am928 发表于 2025-3-9 20:00:30

掌握逆旋转发球技术:10种形式全解析及实战应用技巧

逆旋转是近几年较为盛行的一种发球技术。这种技术对技术的要求较高。然而,因其具有旋转特性,对于反手能力好且习惯反手先上手的球友而言,在实战运用中效果十分明显。那么,你是否还在因没有一手好的逆旋转发球而感到困扰呢?

逆旋转发球种类多样,但综合来看,不外乎10种形式:

1、前搓内勾式(格林卡)

2、前搓外摆式(波尔)

3、右侧内转式(王浩)

4、右侧外挑式(斯米尔诺夫)

5、后外前搓式(施拉格)

6、右外高砍式(高难)

7、左右急奔式(高难)

8、翻转抖动式(自创高难)

9、晃动外搓式(郝帅)

10、背面逆旋式(马琳)

https://img2.baidu.com/it/u=544071404,83872134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081

下面,着重介绍下逆旋转发球的技术要领:

【站位】

一般情况下,身体需与端线保持约 30 厘米的距离。身体靠近端线左侧的三分之一处。身体与端线的夹角大概为 90 度。击球的高度和网高差不多。

【姿势】

身体微微前倾,双脚前后分开站立,左腿处于实的状态,右腿处于虚的状态。在击球的时候,身体向左旋转 90 度。击球结束后,左手臂要快速地离开“三角区”,这个“三角区”是由球网两柱的延长线与击球点所形成的。离开时,向左内(扣在胸前),向右外(甩到左大腿前)就可以了。

【板形】

引拍需在右髋附近并向前平伸,球拍角度约为 45 度,击球时会有略微内旋动作。无论是发上旋球还是发下旋球,都必须保持动作的一致性。发上旋球时,手腕上弓且球拍略下垂,借助球拍上半部摩擦球;发下旋球时,手腕下弓且球拍略抬起,通过球拍下半部摩擦球。

【发力】

发球时主要依靠摩擦。球靠自身的弹力过网。用力的部位主要有腰、臂、腕、指这四个。发力主要体现在“转、送、带、压”四个字上。

转:就是用转腰的力量,转腰要快,是一种爆发力;

送是用小臂向前送手腕。发上旋球时,大臂略下沉且小臂略下垂,然后用小臂向前送手腕;发下旋球时,上臂要吊起,接着用大臂向下、向前送小臂。

甩,指的是向前甩动腕子。发下旋球时,会有用拍子向前切球的那种感觉;发上旋球时,会有用拍子向前掴送球的那种感觉。

压球时,在触球的瞬间握拍手需紧握一下拍子,并且拍子后面的手指要向下施加压力。对于“转、送、甩”这种发球的顺序,必须通过腰带臂,再用臂带腕,如此才能发出力量。

【出手】

https://img0.baidu.com/it/u=3617212545,87959875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8&h=456

发球时需出手快,使对方难以准确判断。实行无遮挡发球后,拍与球的接触处于明处,对方能清晰看到。因此,发球时要出手快且多抖动,给对方带来模棱两可的感受,一旦稍有迟疑,就容易出现失误,从而达到发球制胜的目的。

【多变】

这一环节十分重要,需要掌握多种类型的发球技术,并且要把球发得很转,上下旋的反差要大。在实战运用时,要根据对方的不适应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发球种类。例如,若对手不适应强下旋球,那么就以发强下旋球为主,偶尔发一两个上旋球或不转球,这样往往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之,要做到灵活多变,将各种旋转相结合,长短相结合,左右相结合。

【落点】

发短球时,身体需收紧,球的第一落点在靠近球网的半台。发台球时,球的第一落点靠近端线的半台。发左右两个小三角球,其一身体要收紧,其二靠完全磨擦,其三力量要小,如此球方能从边线出台。

【还原】

完成发球动作后,需立即进行还原。此时重心应落在两腿之间,并且身体要向后退半步到一步,这样做是为了让正反手进攻能够保持连续。

以上介绍了反向磨擦发球的技术要领。熟练掌握其要领之后,能够演变出更多不同姿势的发球。这样做可以造成对方接球的难度,也能增强这种发球的实际效果。

精彩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掌握逆旋转发球技术:10种形式全解析及实战应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