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画全景展在比利时成功举办,展现20世纪中国生活与文化魅力
展览在美学风格上也能表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特征。中方策展人罗一平介绍说,此次是“中国漫画全景——漫画中 20 世纪中国人的故事”的展览。他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也是广东美术馆原馆长。这次中比合作办展,让中国百年漫画首次以系统完整的形式在欧洲亮相,打动了众多观众,这是中国在欧洲重要博物馆主导策展的又一成功范例。展览在 9 月 9 日结束。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对策展团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解析了这次国际大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成功原因以及示范意义。
比利时在欧洲是漫画的重要之地。蓝精灵以及丁丁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名的漫画形象是在这里诞生的。位于布鲁塞尔的比利时漫画博物馆被人们称作“全世界漫画爱好者的天堂”。
今年2月13日至今,这个博物馆里的主角是中国漫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给予支持,中国美术馆、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与比利时漫画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国漫画全景——漫画中 20 世纪中国人的故事”在此引发轰动。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赵宏本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 150 余件(套)中国 100 年来的经典漫画作品和动画电影作品,在连续半年的时间里,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参观。
中国百年漫画经典走进世界级漫画殿堂
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比利时漫画博物馆内陈列着世界各地的作品,其数量超过 670 位卡通画家的作品。今年 2 月 13 日,也就是农历春节前的腊月二十八,“中国漫画全景——漫画中 20 世纪中国人的故事”在此处开幕。150 余件(套)中国百年经典漫画作品成为了这个世界级漫画殿堂的主角。
2014 年时,比利时漫画博物馆就有了策划举办一个中国百年漫画大展的计划,并且向中国寻求帮助。中国有关部门重视来自这样一座在欧洲享有声誉的重要博物馆的邀请,期望将这个展览打造成中国对外文化输出的精品展,于是选定了罗一平担任中方策展人。
2017 年 6 月,罗一平等抵达布鲁塞尔。随后,中比双方的策展团队进行了第一次正式的沟通交流。比利时漫画博物馆的策展团队详细地介绍了他们的策展思路。他们拟定的展览题目是“中国漫画全景——来自异国不间断的影像”,其理念是将中国漫画视为一种“异国想象”,并站在欧洲人的视角来对中国漫画进行叙述。在比方最初的理解中,中国漫画有很多是“红色漫画”。
罗一平提出,中国百年漫画展现了中国社会巨变的各个方面,它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在漫画作品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思想精髓,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中国人的智慧与幽默。可以说,一部中国的漫画史就如同一部中国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https://img0.baidu.com/it/u=271063842,40218089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83&h=437
他代表中方策展团队提出,要用 150 余件(套)的漫画经典原作,还有数十部历史文献,以及十余部经典动漫影片,加上一本高质量的中法英三语画册,再配上一部 8 分钟宣传短片,与比方共同主办中国百年漫画大展,并且筹备在欧洲进行巡展。
听完这一系列策展构想之后,比利时漫画博物馆的馆长让·奥奇耶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展览的主导权交给中方,并且让中方的策展人罗一平担任主策展人。
“那些漫画场景简直是一场大戏”
策展过程体现了中比双方对漫画的不同理解以及相互尊重。为尊重比方的策展方案,在展览海报上保留了中方和比方的两个标题。
策展团队经反复研究,划分出五大展览板块。第五板块是“当代漫画”,以青年漫画家的作品为主体,展示中国当代漫画丰富多元的面貌。
策展理念确定之后,展览的形式也得以进一步确定。通过展示 150 件套经典漫画、连环画原作,将数十本经典连环画输入 10 部 IPAD 以实现全本阅读,借助珍贵动漫文献来拓展展览的深度,提升展览的学术高度。罗一平介绍道,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西方观众能够欢愉地阅读东方故事,尽情地享受中式漫画。
展览中,中国 20 世纪的漫画家们一一亮相。其中有叶浅予,他的漫画作品《王先生》,将 1930 年代上海市民的喜怒哀乐刻画得细致入微,把他们的心理和欲望等也刻画得十分深刻。比如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把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民族抗战救亡的背景相联系,把中国人的幽默与乐观展现出来……在展览中呈现的中国漫画,极大地突破了西方人对漫画的理解,中国漫画不像唐老鸭、米老鼠那样是滑稽幽默,它的幽默沉淀着强烈的儒家文化色彩,中国的漫画家总是把生活中的幽默与国家、时代联系起来进行创作。罗一平认为,展览希望西方观众能从中感受到中国人具备将苦难转化为平和生活智慧的能力,能体会到中国式幽默所蕴含的大国情怀。
漫画呈现的中国人生活场景吸引了欧洲观众。欧洲观众读懂了中国故事,对反映中国风俗人情的漫画情节产生兴趣。比如贺友直绘《小二黑结婚》中的结婚场景,戴敦邦绘《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仪式,欧洲观众对这些作品好奇,反复观看,觉得这些场景像一场大戏。比利时华裔艺术家姚逸之表示,在展览中,有大量的漫画作品。这些漫画作品包括《红楼梦》《山乡巨变》等。它们描绘了中国人在不同历史年代的生活状态。这些故事讲得很充实饱满。它们让许多欧洲观众能够更立体、更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特质。
姚逸之认为,展览的陈列设计独具匠心,与欧洲人的审美需求相契合。策展团队对三毛的故事颇为关注,在整个展览中,三毛的作品在展厅中占比较大,有一幅画被放大至一整面墙的大小。策展人告知,三毛的情感浓缩在这三根头发上。欧洲漫画家未曾料到中国漫画家会在这三根头发上进行创作,并且能够将其做得极为精致、十分到位。姚逸之觉得,正是在这种文化差异相互“交锋”的情形下,展览中的一些情节格外精彩。
比利时评论家雅克·施劳文认为,三毛每天都有着诸多冒险或是戏剧性的经历,读者看了漫画之后会感到会心一笑。三毛的经历能够反映出中国的社会发展,漫画里的那些小故事也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中国的连环画创作者能把平淡的生活描绘得富有诗意。他们的作品在内容上有一些展现冒险经历的题材。我们通过这些故事,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也能进一步认识到东方艺术家在漫画中多样的艺术表达形式。
“没想到东方的漫画艺术那么有韵味”
https://img1.baidu.com/it/u=1366614529,2984740898&fm=253&fmt=JPEG?w=920&h=652
比利时漫画博物馆原馆长菲力·沃斯伦是一位漫画家,他在给金城的邮件里说:这次展览很成功。有时候每天能有将近 2000 人前来观看。他特别高兴,因为这是中比两国合作的成果。他也很自豪,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把这次展览办好了。
今年 6 月,展览的策展人德拉瓦耶尔出席了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的一次活动。他说:“中国漫画全景展是我退休前策划的最后一次展览。我感到很高兴,也很意外,因为展览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
这次展览在比利时和欧洲引发了极大的轰动。每天都有数百名观众前来参观,而到了周末,参观的人数就更多了。姚逸之说,漫画在布鲁塞尔市民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由这次展览,比利时观众对中国的漫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未曾想到东方的漫画艺术竟如此有韵味”。当地有很多中小学生组团前往现场进行临摹。美术老师在现场进行讲解。民众对中国漫画所蕴含的东方幽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暑假期间,欧洲其他国家的游客和观众不断前来。留言本上的留言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厚。之前欧洲观众对中国漫画的了解较为有限,然而观看了这场展览之后,他们发现中国漫画是如此神奇。姚逸之说,比利时当地有很多专业漫画家都来了。他们看完展览后对姚逸之说,中国漫画融合了水墨、水彩水粉、素描等多种艺术手法,在笔墨线条中蕴含着极简主义的东方智慧,这让他们非常惊讶,大开眼界。
比利时国家高级美术研究院荣誉院长沃特·维兰已年过八旬,他看完展览后评价道:“中国漫画竟如此精彩。”“中国漫画的层次十分丰富。”“中国漫画的形式极为多样化。”“中国漫画界人才众多。”当地媒体对这次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比利时法语区电视台及电台网站上,施劳文撰文称:“这个展览让我们切实地发现了我们对漫画了解甚少。”它以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描绘出了中国漫画的美丽画像,这种画像值得人们去认识,也值得人们去了解。
姚逸之认为,这次漫画展给中国漫画带来了国际赞誉,同时也为比利时漫画博物馆打了一场“翻身仗”。此前,博物馆的门票价格通常是 2 欧元或 5 欧元,而这次门票卖到了 10 欧元。每天都有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半年的门票收入颇为可观。因为收益良好,所以博物馆展开了大量的宣传。在布鲁塞尔的机场能看到本次漫画展的宣传海报和明信片,在各大五星级酒店的大堂能看到,在各大四星级酒店的大堂也能看到。
目前,展览已经收到了几个欧洲国家发出的邀约。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时间里,中国漫画的故事将会在欧洲以及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回展览。罗一平表示:“我们会持续对展览进行填充和完善,不断增添新的灵感,把中国故事向世界观众讲述好。”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李培宋金绪
编辑|黄叙浩
校对|叶剑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