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无限生长繁殖的秘诀:详细培养料配置与播种步骤解析
平菇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能够不断地进行生长与繁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平菇的种植方法,一起来看看吧。平菇的种植方法
步骤一: 配置培养料
准备配料时,采用棉籽壳 72%的比例,采用木屑 15%的比例,采用麸皮 10%的比例,采用石膏粉 1%的比例,采用过磷酸钙 1%的比例,采用多菌灵 1%的比例。
将棉籽壳用 2%的石灰水浸泡 12 到 24 小时。然后捞出并沥干。接着把它与其他辅料拌匀。要注意培养料的湿度,配料的含水量需在 60%到 65%之间,以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但不会滴下为准。将 ph 调为 7 到 7.5 较好。拌料后进行堆料 3 到 5 天,在这期间温度约 70°时应进行翻料,以防温度过高。
步骤二:播种
先在床架底部铺上一层农用薄膜。接着把培养料铺在床架上,并用木板拍紧实。培养料的厚度为 10 至 15 厘米。在气温高的时候,培养料的厚度稍微薄一些。在气温低的时候,培养料的厚度稍微厚一些。每平方米床面使用的干料约为 15 至 20 千克。
铺完后就可以进行播种,播种采用穴播方式,穴距在 5 到 8 厘米之间,穴深为 3 到 5 厘米,每平方米需用菌种 4 到 5 瓶。接着再撒上一层菌种进行覆盖,播完后在床面上铺一层报纸,之后盖上薄膜就可以了。
步骤三: 发菌管理
播种之后,要把菇房的温度控制在 15 到 20 度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 70%左右。要是气温比较高,就把薄膜揭开进行通风降温。播种 10 天之后,每天可以揭开薄膜 1 到 2 次,每次持续 20 分钟。
步骤四:出菇管理
播种 30 到 40 天后,菌丝会将培养料长满。在这个时候,会出现类似葡萄状的平菇子实体原基。此时就可以揭去覆盖在料面的薄膜,把菇房温度控制在 15 度左右,进行喷水以保持湿度,将湿度调至 90%左右,同时加强菇房的通风换气。经过大约一个星期,就可以进行采收了。
平菇栽培技术
菇房建造
可以将现有的空房以及地下室等进行改造,使其成为菇房。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新建菇房。菇房的朝向应当是坐北朝南,并且要设置在地势较高、靠近水源且排水方便的地方。菇房的大小以房内的栽培面积为 20 平方米较为适宜。屋顶和墙壁需要较厚,门窗的安排也应当合理,这样有利于保温、保湿、通风和透光。内墙以及地面最好用石灰进行粉刷,并用水泥抹光,以便于进行消毒。另外,可以建造简易菇房,这种菇房是从地面向下 1.5 至 2.0 米的半地下式。为充分利用菇房空间,能在菇房内设置床架用于栽培。床架南北排列,四周不能靠壁,床架之间要留 60 厘米宽的走道。上下层床面相距 50 厘米,下层离地 20 厘米,上层不要超过窗户,以防影响光照。床面宽不超过 1 米,这样便于管理。床面铺木板,竹杆或秸秆帘等。
菇房消毒
https://img1.baidu.com/it/u=3070427425,375911056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菇房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消毒。尤其是旧的菇房,更要进行彻底的消毒。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杂菌的污染以及虫害的发生。消毒的方法如下:
100 立方米的菇房使用 1 公斤甲醛和 0.5 公斤高锰酸钾,将其加热并密闭熏蒸,熏蒸时间为 24 小时。
(3)喷洒5%的石碳酸溶液。 (4)喷洒敌敌畏800倍液。
养料配制
木屑可以栽培平菇,棉籽壳可以栽培平菇,废棉可以栽培平菇,稻草可以栽培平菇,甘蔗渣可以栽培平菇,玉米芯可以栽培平菇,玉米秸秆可以栽培平菇,花生壳可以栽培平菇,豆秆粉可以栽培平菇。任用这些原料中的任何一种,都能够栽培平菇。但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栽培效果,就应当添加适量的麸皮、米糠、石膏、过磷酸钙等辅料。下面是几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
棉籽壳占比 99%,石灰占比 1%。把石灰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接着将其均匀地淋洒在棉籽壳上,在淋水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踏踩以及翻拌的操作,一直到棉籽壳的含水量达到合适且均匀的程度为止。
稻草占比 99%,石灰占比 1%。把稻草铡成大约 5 厘米长。将其沉入 1%的石灰水中浸泡 5 到 6 小时。等稻草吸足水后捞起来并沥干。然后就可以进行压模播种了。
木屑占比 89%,石灰占比 1%,麦麸占比 10%,将这些干料进行混合,然后加水并翻拌,使其均匀,最终达到含水量约 60%的状态。
玉米芯粉占比 90%,米糠占比 9%,石灰占比 1%。将干料进行混合,接着加水并翻拌,使其均匀,一直搅拌到含水达到适量的程度为止。
玉米芯或玉米秆需先将原料压破,接着把压破后的原料放在清水或 1%石灰水中浸泡 1 至 2 天,等到充分吸水后捞起来沥干水分,之后就可以平铺成菇床,然后进行分层播种。
花生壳和花生秆占比 78%,麸皮占比 20%,石膏占比 1%,糖占比 1%。首先把花生壳与花生秆进行晒干处理并粉碎。将糖溶解在少量水中,然后与干料充分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清水继续搅拌均匀,使含水量达到大约 58%左右。
甘蔗渣的比例为 50%至 69%,木屑的比例为 30%至 49%,石灰的比例为 1%。首先把干料进行混匀,接着再加入清水并翻拌均匀,一直到含水达到适量的程度为止。
豆秆粉占比 33%,棉籽壳占比 33%,木屑占比 32%,碳酸钙占比 1%,糖占比 1%。将糖溶解在少量水中,然后与干料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清水进行翻拌,直至含水达到适量的程度。
在这 8 种配方里,拌料的时候加入 0.1 到 0.2%的多菌灵以及 0.1%的敌敌畏,这样能杀灭一部分杂菌和害虫。特别是在温度比较高的时候进行播种,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增产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播种
https://img1.baidu.com/it/u=1236268113,318000875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5&h=500
平菇的播种方法较为多样,包含混播、穴播、层播以及覆盖式播种等。接下来重点介绍层播这一方式。首先在床面上铺设一块塑料薄膜,接着在塑料薄膜上铺上一层约 5 厘米厚的营养料,随后撒上一层菌种,之后再铺一层营养料,接着在上面撒一层菌种,最后将床面整平并压实。并且床面需要保持平整,呈现出龟背形。
一般每平方米床面的用料大概在 20 公斤,其厚度为 10 到 15 厘米。在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先把菌种从瓶内或者塑料袋内拿出来,接着放入干净的盆中,然后用清洗干净的手将菌种掰成枣子大小的菌块,之后再把这些菌块播入料内。播种完毕后,在料面上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做既有利于保持湿度,又能够防止杂菌对其造成污染。播种的时间,通常是从 8 月末一直到第二年的 4 月末,这段时间都可以进行播种。春播需要早进行,秋播需要晚进行,平菇栽培适宜的气温时期是在 15℃以下。
管理
发菌期的管理包括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工作有调温、保湿以及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 10 天内,要防止杂菌污染,室温需控制在 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这时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把料温控制在 30℃以下。料温如果过高,就把薄膜掀开,进行通风降温,等温度下降之后,再把薄膜盖上。料温稳定下来后,就不需要掀动薄膜了。10 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且向料层内生长,在这个时候可以把室温提升到 20—25℃。要是发现杂菌污染,就可以把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的地方,或者用 0.3%的多菌灵进行揩擦。在这期间要把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 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当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体时,倘若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以及光线等条件,就会扭结成许多灰白色小米粒状的菌蕾堆。这时可以向空间进行喷雾操作,让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维持在 85%左右。一定不要向料面上喷水,因为这样会影响菌蕾的发育,导致幼菇死亡。与此同时,要把塑料薄膜支起来,这样做既能实现通风的目的,又能保持湿度,使得室内温度可以保持在 15 到 18℃之间。菌蕾堆形成后,其生长速度较快。在 2 至 3 天内,菌柄会进行延伸。当顶端形成灰黑色或褐色的扁圆形原始菌盖时,可以向料面喷洒少量的水,以保持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90%左右。同时,温度要保持在 15℃左右。
追肥
食用菌处于出菇旺期和出菇后期时,培养料里的养分已经消耗完了。在这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就能够让食用菌的产量明显提高,并且能改善其品质。
将猪、牛粪晒干后进行粉碎,用石灰水上清液预先湿润并堆制 15 天,接着加入 50%的肥泥以及少量草木灰并搅拌均匀,当食用菌产量急剧下降或者出现死菇的情况时,清理床面,剔除老根,然后把粪土肥撒施在床面上。
用腐熟且晒干的草料,将其加入 100 倍的水中进行煎煮,从而取得汁液,待汁液冷却后进行喷洒,这样就能使食用菌生长得健壮。
棉子汁 将棉子加10倍水煎汁,冷却后加3倍清水施用。
在 100 公斤水中加入 1 公斤固体葡萄糖,使其溶化,这样就得到了 1%的葡萄糖液,可直接进行喷洒。
菇根汤的做法如下:取 5 至 10 公斤菇根,将其洗净。接着加入 10 至 15 公斤水,煮沸 15 分钟。然后取其清液,再加入 50 公斤水,搅拌均匀后进行喷施,这样便可促进菇蕾生长。
上述提到的各种追肥液每平方米用量0.5公斤左右。
采收
平菇菌盖基本展开后,颜色从深灰色变成淡灰色或灰白色,且孢子即将弹射时,就是平菇的最适宜收获期。此时采收的平菇,菇体较为肥厚,产量高并且味道鲜美。采收的方法为:用左手按住培养料,右手握住菌柄,轻轻旋扭取下;也可以用刀子在菌柄基部紧贴料面的地方割下。要采大朵的留下小朵的,一般情况下,播种一次能够采收 3 至 4 批菇。每批采收之后,需把床面残留的死菇以及菌柄清理得干干净净,这样能防止下批生产出现烂菇的情况。接着盖上薄膜,暂停喷水 4 至 5 天,之后再少量喷水,让料面保持潮湿。大概经过 10 天左右的时间,料面会再次长出菌蕾。并且依然按照第一批菇的管理方法来进行管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