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代购孙小姐美国行遭遣返,5年内禁止入境,代购风险大揭秘
媒体有报道称,上海有一位孙小姐,她一直从事代购(人肉)业务,其中主要代购的是澳洲的奶粉,还有德国的商品以及美国的保健品类。澳洲,欧洲经常往来都没事,然而。。。
上周,她由上海飞洛杉矶,盘算着正好人肉背回点货品回国卖。
在临行前的几天,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声称要去美国,有需要代购的就在群里留言。
孙小姐的代购群刚建立,就有许多朋友加入进来。其中有人列出了自己想要的物品以及相应的数量。
孙小姐觉得这次去美国,一方面机票和旅游的费用都被解决了,另一方面还能够赚到一笔钱。
谁知,在洛杉矶机场降落后,入境海关的时候出了岔子。
机场边检人员要求对手机上的社交媒体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孙小姐的这个代购群,并且朋友们列出的采购商品名称以及数量都十分清楚。
美国边检人员二话没说,原机遣返!并且5年内禁入美国~
微信如今对中国人而言,已成为生活工具。许多华人朋友即便身处海外,也都喜爱用微信来维持联系。
https://img0.baidu.com/it/u=244061959,316071568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62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特别是海关人员,这无疑增加了一项能够搜集证据以及遣返你的信息手段。
前段时间有人爆料称,加拿大边境局(CBSA)的官员已潜入到我们的微信以及朋友圈当中,他们在搜集所有可疑活动的证据,并且随时准备下达遣返令。
37 岁的华人女子薛某(化名),她的朋友圈截图和照片如今静静地存放在边境局的档案柜中。她被怀疑在加拿大从事组织卖淫活动,而这些截图已然成为将她驱逐出境的有力证据。
当然,之前让大家保持警惕的内容涉及一些聊天记录、朋友圈以及表情包。
其实存在一个潜在的危险区域,并且这也是你容易忽视的,这个区域就是微信群。
下面有几种群聊类型,都属于危险范围:
1、有“买买买”的代购群
2、涉“经营私厨”的美食群
去年,有加拿大英文媒体的记者混入了一个专门售卖海鲜的微信群。这个群里有 120 名成员。群主每天都会更新出售的食品信息。食品种类最多的时候能达到 30 多种。这些种类包括海鲜、饺子、干货、甜品、奶粉等。成员直接通过微信进行下单。之后群主按照数量从货源处拿货。接着与客人进行“面交”。并且只收取现金。
另外,这名记者还发现各种活跃在微信朋友圈的“私厨外卖”。
这事儿还一度惊动了政府、警方和卫生局。
群里存在明显的交易行为,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学签的范畴。所以,有多位同学被移民局直接遣返回国,在这些同学当中,有即将毕业的人。只能说这真的很令人惋惜,不过确实已经没有可以挽回的余地了……
3、内容涉淫秽色情微信群
https://img1.baidu.com/it/u=372026914,374362762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去年,有位高先生从中国返回加拿大。在此之前,他已在加拿大生活多年,经历过不少过关安检。然而,这次被没收手机后,他被关进了“小黑屋”。
高先生顿时懵了。平日里对于违禁品的注意事项等都已十分清楚,本应不会有问题。可这次究竟是何种情况呢?高先生尚未想明白,海关就把警察叫来了,原因是在高先生的手机中发现了疑似色情的视频,他们有理由认为,高先生可能在境内进行不法活动……
高先生听到后简直一脸懵。他拿到手机一看,发现原来是“淫秽视频”来自已经被屏蔽的群聊。并且,这个群还是高先生被拉进去的,他觉得自己简直比窦娥还冤。
警方最终认为高先生没有犯罪。然而,海关已经将他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微信群和朋友圈中频繁出现各种可疑活动。由此想来,越来越多边境局官员以及记者潜伏在其中,这其实是一种大势所趋的情况。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对于表情包微信群这类的东西,都可以进行清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