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13 13:36:21

L7试驾体验:与L9、L8大不同的驾驶感受,老司机详细分享换车经历

我是一个准车主,在 L7 发布之后很快就进行了小订。到了 2 月 8 号,L7 上市并开始试驾,之后我就进行了大定。

试驾前观看了几个车评人的评测视频,他们说驾驶感觉与 L9、L8 相近且都比较晃,当时心中有些失望,因为我已经试驾过 L9、L8 了,对于喜欢驾驶的人而言,不太喜欢过软且晃的感觉。然而,试驾 L7 之后发现,并非是差不多晃,而是差别很大,接下来我们慢慢详细说说。

先来几张实拍帅照

我来讲讲自己的换车经历,以此来证明我并非菜鸟小白,而是一位老司机啦。不能说我开车的次数多得数不清,但也绝不是很少的。我从小就对机械、数码感兴趣,也很喜欢开车呢。

拖拉机:手扶拖拉机、中型拖拉机,对,你没看错

拖拉机是城市长大的大部分人未曾开过的车。先说一下农用手扶拖拉机,嗯,在初中的时候我经常开它。

12匹马力,边刹转向

再说这个大家伙,它在当前的农村很流行且很实用。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农村地区,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而用牛耕田的情况越来越少了,这大大提高了效率。它低扭强大,从轮胎就能看出其抓地力。

前有扒地动作,后有蹬地动作,且是四轮驱动的拖拉机。若要说它的越野能力,无论是城市中的越野车,还是那种比较硬朗的越野车,在它面前都只能算是弟弟,嘿嘿。

下面城市开的车就不用配图了,大家基本都见过

轿车:菲亚特派力奥-福克斯两厢-宝马3系-特斯拉

SUV 有魏牌 VV6 四驱,还有魏牌拿铁 PHEV 四驱,(即将要开上的是理想 L7 Max)

我不是新手,这一点可以从换车这件事看出来。在轿车方面,我更倾向于同级中具有一定操控能力的车型;而对于 SUV,只要操控别太糟糕就行。我平时有空就喜欢去试驾各种车,试驾车的数量很多。铺垫了这么多,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驾驶体验】

加速:

急加速时感觉绵软,爆发力不太强,这种车适合家庭 suv 的定位。它的油门行程较短,对于那些喜欢急加速的人来说,很容易就会踩到地板油。

侧倾与CDC+空气悬挂:

变向侧倾对于这个尺寸的 SUV 来说表现较为普通。CDC 加上空气悬挂主要提升的是舒适性,对操控性的提升作用有限,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也不要把 CDC 误解为具有 MRC 电磁悬挂那样神奇的效果。CDC 能够瞬间改变阻尼这是没错的,但它瞬间改变不了所需的强度。我之前在拿铁圈分享过关于这两种技术的普及帖,我还专门去试驾了配置 MRC 电磁悬挂的凯迪拉克 CT5,并且也有分享帖,有兴趣的可以去查看我的老帖。

静谧性:

说实话,开过拖拉机的人,他们对这个事情不是很在意,所以也不是很敏感。哈哈,我只是觉得,在高速上开车时开不开窗,两者的对比很明显,我就不详细说了,不想班门弄斧。大家可以参考那些在这方面比较在意、心思细密的兄弟的分享。

晃悠:

明显能感觉到 L7 的整体性较为突出。它不像 L9 和 L8 那样晃动。那种铁板放棉花糖上、车身和轮子缺乏联系的感觉不存在了。这是我与很多车评人感受差异最大的地方,因为大多车评人都说它和 L9、L8 差不多晃。与试驾小哥交流后,大家一致认为 L7 的舒适程度和 L9 的运动程度差不多。这就是我试驾后就决定大定,而没有等待试驾螺旋弹簧的根本原因。L7 这套 CDC + 空悬的行驶品质达到了我的要求。所以,个人建议一定要亲自去多试一试。

关于驾驶,我想分享一段经历。那是在年前,我去了厦门赛车场参加安驾培训。培训的老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好车手能够迅速地感知到车的特性以及它的极限,并且能够将车推到极限。”

第一次下赛道,还是激动又紧张的,嘿嘿

我认为普通司机也是如此。既然改变不了车,那就持续提升我们的驾驶水平,把这辆车操控好,发挥出它的极限就可以了。希望能早日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无论是硬路况还是软路况,其实都能够适应,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快慢的差异。要相信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嘿嘿。

我买拿铁 PHEV 这回事呢,这车的四驱零百加速时间是 5.2 秒。试驾的时候,感觉它的悬挂比较软。在急加速的时候,车子会发飘,让人感觉脚下没有根基,仿佛要起飞一样。买了之后,开了大概 200 公里左右就逐渐适应了它的特性。很快,我就能开得很流畅,达到人车合一的状态了。

空间:

我主要说后备箱这方面。实车的后备箱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大。它的深度达到 1 米多点,不过由于尾部是溜背造型,并且后排还有后仰角度,这就侵占了很多后备箱的上部空间。我觉得它的后备箱空间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好在我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开车,而在周末假期一家三口出行时,可以放倒后排的一个座椅来扩大装载能力,这样对我来说也是够用的。

二排空间对于我家来说绰绰有余,我家最高的人是 175cm。皇后座的感觉还不错,不过我们使用它的概率应该不会很大,我们不会纠结它设计的好坏。

选装建议如下:如果预算允许,建议一步到位。我原本是灰外白内 20 寸轮毂的 Pro,经过三次改订单,最终决定配置为 L7 Max 白外白内|21 寸灰色轮毂。这样可以避免遗憾后悔。三次改配置时我都分享了个人原因分析,有兴趣的话可以翻阅。

�最终的选择L7 Max 白外白内|21寸银色轮毂�

总结:人并非十全十美,车也并非毫无瑕疵,只要能满足主要的场景需求就可以了。过来人的经验表明:很多配置在刚购买时觉得新鲜,摆弄了几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配置的使用概率非常低。所以不必过于纠结,祝愿大家早日选定自己喜爱的车,早日提到车,嘿嘿。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进行留言交流。关注老陈,这样在买车和用车时就不会迷路,倘若迷路了,还能再被拽回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L7试驾体验:与L9、L8大不同的驾驶感受,老司机详细分享换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