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15 05:42:30

2025年话剧男儿如山剧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知青精神与人生价值

2025 年 3 月 10 日上午,话剧《男儿如山》剧本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此研讨会由宁夏演艺集团出品,且是 2025 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会议由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俞海涛主持。研讨会邀请了宋宝珍等相关专家学者,其中包括姜志涛、武丹丹、刘玉琴和汪守德。该剧的导演是宋国锋,编剧是孙浩。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艺术总监是宋官林,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的院长是蒋全洲,宁夏演艺集团话剧院的副院长是李瀚林。他们都出席了会议。

会上,话剧《男儿如山》的编剧是孙浩老师。孙浩老师介绍了该剧剧本的创作情况。

该剧以七个同学四十多年的友谊作为切入点。它讲述了七个同学在社会生活发展变化过程中,精神面貌的变化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武向前和贺斯玲等是普通的下乡知青。艰苦生活的磨砺使得他与农民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主人公武向前历经人生磨难,始终坚守信念。他不畏惧自身残疾,不计较过往之事,不惜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曾忘记初心。他用自己的一生专注于做一件事,最终将人人都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成功办成了。就如同主题歌所唱:站起时是一座山,躺下时是一道岭!

https://img2.baidu.com/it/u=1441096627,382196306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45

与会专家针对话剧《男儿如山》的剧本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对剧本主题也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还对艺术表现形式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姜志涛老师是《中国戏剧》原总编,也是知名戏剧评论家。他表示这部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含,同时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这是一台根据宁夏一位植树造林模范人物事迹创作的戏。剧作家没有被原始材料所束缚,没有直白地为主人公堆积大量好人好事。而是展开了丰富的艺术想象,构建出具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编织出生动感人的细节。

武丹丹老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剧本》杂志的主编,她表示这部作品聚焦于宁夏北部农村知青点的几位知青 40 年的命运变迁,描绘了在历史背景下个人命运的起伏,通过 40 年中人物的成长来呼应时代的背景,这部作品内容丰富,完成度颇高且流畅。

宋宝珍老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也是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说:“《男儿如山》这部话剧是孙浩编剧、宋国锋导演,由宁夏演艺集团出品。它以 1975 年至 2015 年这 40 年间的 5 次老知青聚会为依托,通过对时代横切面的刻画,以及 7 个人命运的起伏,展现了个体生命在时代潮流中对人生目标的选择。围绕环境保护、乡村振兴的主题,展开了非线性叙事,塑造出了剧中人物具有现实感和独特性的形象。””

人民日报社文艺部的原主任刘玉琴老师说,该剧结构看似简单,通过回忆引出全剧。并且主线和副线交织并行,主线清晰可见,副线则若有若无、隐隐约约,双线一起推进,在主基调下形成了独特的悬念。该剧注重营造象征性和意象性,在精神层面和题旨辐射面上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挖掘功力。人物形象比较鲜明,通过群像式的展示,呈现出温暖向上的正面力量,具有较好的观赏性。

https://img0.baidu.com/it/u=522357576,232198784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汪守德老师表示,该剧的创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也具有时代气息,比较贴近生活实际,有着生活的质感,包含着文化的含量,还带有幽默感,是一部质量非常好的剧本。

此次剧本研讨会效果很明显。与会的专家既对该剧本给予了肯定,又表达了赞美。同时,他们还针对剧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语言风格等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专家建议,在刻画人物情感关系时应多费笔墨,以增强主角人物性格的立体感,让人物关系更加明晰。同时,语言风格要贴近西北地域特色,加强对地域性文化的描写。此外,最好能有一些能让人痛彻心扉的内容和情节,从而形成更重要的剧情冲突。

主创团队依然由我区精品话剧《千秋景岳》的主创团队构成,其中包括编剧孙浩老师、导演宋国锋老师、舞美设计王纪厚老师以及宁夏话剧院的优秀演员们。

下一步,宁夏演艺集团会依据此次研讨会专家的意见,安排宁夏话剧院仔细地对剧本进行雕琢。预计这部剧在今年 4 月初会开始正式组建团队,6 月初能在宁夏人民剧院进行首次演出。

主创团队共同努力,相信话剧《男儿如山》定能成为宁夏话剧的又一精品力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5年话剧男儿如山剧本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探讨知青精神与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