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15 15:37:08

短剧顶流何健麒塌房事件:从爆红到微短剧劣迹演员的转变

作者 / 向 向

运营 / 狮子座

去年年初,锦超凭借《东栏雪》《长公主在上》等快手爆款短剧,跻身短剧顶流。在综艺《无限超越班》里,他说:“短剧演员的商业价值与我想成为长剧演员、专业演员之间存在矛盾,且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因此我选择放弃短剧市场。”

一年过去了,锦超还没有沉淀出结果。新一季的《无限超越班》正在进行录制。有一位参演短剧的演员先登上了热搜。不过这次,是内娱观众们更为熟悉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想爆红,先塌房。

这一届短剧的顶流演员是何健麒,他被自称为“榜一大姐”的前女友控诉存在出轨行为以及遭受精神折磨,还被讽刺为“时间管理大师”。此事在热搜上挂了一天之后,何健麒被行业协会定位为“微短剧劣迹演员”。

至此,短剧顶流已走完了我们熟悉得近乎麻木的“成名”预制路线。它拥有爆款在手,上桌的时刻即将到来,然而却出现了劣迹艺人,先有塌房之事发生。

一、短剧顶流也有“上桌学”

短剧市场中的“火”属于相对论。在短剧赛道,人均拥有十几部播放量过亿的代表作是基本的情况。然而,走出短剧的这个花花世界后,是否能成为“顶流”,这显然是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确定的。

“上桌”是一门有着深厚内涵的学问。在如今影视市场中,待爆作品都需要排队,在这种情况下,复制前人(秀人)曾经走过的道路,似乎是短剧顶流们所选择的较为安全的做法。

爆款如同爆了的直拍舞台或出圈神图,它所完成的仅仅是原始流量的积累。若想走红,首先得刷脸。综艺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在有潜力的剧集作配能更上一层楼,再抓住杂志或代言能证明商业价值,这三方面同时进行,待爆咖列表就能新增一行单元格了。

https://img1.baidu.com/it/u=1562817373,269205544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201

新晋顶流柯淳凭借在短剧春节档的《好一个乖乖女》涨粉超 100W。晋升为顶流后,他拍摄的《费加罗》杂志卖出 8000 本,销量约 50 万。他不仅拿下了《青年视觉》的个人杂志封面,还获得了方里、满巍明两个品牌的商务合作,并且与何健麒一同官宣将参与综艺《无限超越班》的录制。

在塌房新闻出现之前,不仅柯淳,《时尚男士》还为何健麒、马小宇与申浩男这三位顶流短剧演员以及柯淳拍摄了专刊。

与我们熟知的流量路线声量不一样,不过好在品类是齐全的。在上一波顶流 F4 登场之前,除了前文提到的上一届顶流锦超登上上一季《无限超越班》,短剧女王徐艺真也在《开播吧!短剧季》《超星运动会第五季》等多个综艺中露面,并且张集郡曾在高热度时进入《星光闪耀的少年》尝试跨领域发展。

因为短剧爆款的缘故而正式踏入长剧赛道的有很多。腾泽文、刘擎等与欢娱影视签约并和欢娱剧集深度绑定;属于头部的舒童、何健麒、马小宇,在这次塌房热搜之前,因被于正的《玉茗茶骨》启用而受到关注。

“秀人”的路径对于短剧而言并不具有全面性。在我们所熟悉的古偶“上桌学”里,其中最值得详细书写和大力宣扬的,自然是嗑 CP 这件事。

短剧赛道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因为短剧更新速度快,要在海量内容中突围,大前辈徐艺真和孙樾已经试验成功了。捆绑 CP 并强强联手,这是一种能够积累基本盘、稳定人群并迈向顶流的道路。即使两位前辈已经解绑进入寒冰期,依然有后辈选择在合作捆绑的道路上积累人气。

但拜师秀人也好,师从古偶也罢,本质上,短剧演员们并未走出一条清晰的“破圈”之路。也就是说,短剧的爆款,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出圈”,成为一部影响力广泛的作品,还存在一定距离。

短剧演员被这决定了,即便处在最热门的赛道上,手里握着“代表作”,播放量动不动就有数亿,然而距离“主流演艺圈”好像依然很遥远。

二、预制的演艺梦

“上桌学”反复折腾,然而当短剧的顶流面孔实际出现在综艺和剧集当中时,似乎原本的一些优势,比如美貌以及演技,都变成了只有在短剧里才能看到的东西。

这样的故事一年又一年地在发生,前言不断变化。起初是徐艺真与孙樾的联手逆袭,接着变成锦超在精美的古风叙事中创造出新的态度,之后又变为免费模式下流量爆发而一夜爆红,随后的剧本大家都已熟悉,无非就是飞升、上综艺以及在横屏剧里刷脸。

https://img1.baidu.com/it/u=1603098882,211080423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95

一年接着一年,主角在不断变换。那些曾经处于“顶流”地位或者曾经“上桌”参与过的演员们,由于新一轮作品暂时缺失,便又暂时沉寂了下来。

从“体制”方面来看或许更为直观。去年的锦超与徐艺真所处的领域,还是由抖音、快手所主导的付费短剧占据天下。而今年的顶流 F4 则是在免费模式下,由红果高调入局后所推选出来的。

火热的赛道向来是人才辈出。然而,一波又一波的顶流洗牌,本质上是平台在建设短剧的过程中,试图对优秀案例进行“抓典型”,同时让演员借此借光上升到更高的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少部分幸运儿抓住了机遇,至少上升通道在前人的试验中开始逐渐变得清晰。

为什么短剧顶流都忙着转型呢?或者说她们的路径为何都出奇地统一呢?无非是在考虑到长剧演员的片酬、地位甚至工作内容之后,进行了职业择优。就如同拔尖的应届生总是喜欢进入大厂一样,短剧演员的职业规划是想要迈向更大的舞台,这是无可厚非的。

这种短剧海量生产且快速换代的模式,显然对演员本人的业务能力要求没那么高。业内已经把精品化当作共同建设的口号。但抛开平台主推的代表作,放宽眼界到整个市场来看,短剧生态依然是场景重复,生产模式化,人设和故事相似,遵循着流量至上的制胜法则。

每个短剧行业的演员,他们的职业似乎早就被预制好了。如果目标是成为专业演员,那么真正想要打破横屏与竖屏之间的那道高墙,并非易事。

看似成功的是丞磊和柯颖,他们双双从短剧中杀入正统影视圈。丞磊曾主演芒果 TV 出品的横屏短剧《虚颜》,在《云之羽》中凭借二番人设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柯颖在经历了几番沉浮之后,参演了群像剧《五福临门》中的主角团一员。不论脚步快慢如何,两人都凭借短剧实现了一轮职业上的弯道超车。

在出演短剧之前,两位演员原本就在横屏网剧中历经磨练。柯颖的出道作品是一部电影,然而横屏短剧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真正凭借草根短剧进入横屏市场的演员,大部分获得的仍然是戏份较少的配角。

即使有机会参与综艺,在大部分情况下,仍然只是“短剧”热词的代表人物。同时,这也是长视频平台和制作公司纷纷在短剧赛道中寻找新机遇的一个缩影。

但就如同有着“长对短”的这种执着,短剧的顶流们一直都有着想要参与主流市场“上桌”的这种执着。就像在去年播出过的那档综艺里,锦超与影视行业前辈们对话所呈现出的那样,短剧演员觉得演戏的终点是在长剧里,他们认为短剧演员的商业价值和自己想成为长剧演员之间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长剧市场对短剧的价值有所展望,曾志伟、宁静、郝蕾这些身为评委的人都肯定了短剧演员的发展前景。

在真正打破长短剧创作的壁垒之前,也许大家会继续以相互给予希望的方式进行探索,并且会一直探索下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短剧顶流何健麒塌房事件:从爆红到微短剧劣迹演员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