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州打造本地培训与州外培训相结合的新时代干部教育体系
本地培训保持常态化。各级党校被当作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并一直坚持,“新时代大讲堂”等教育培训基地得以打造。通过本地培育、柔性引进以及互帮互惠等途径,党校师资力量得以培育和壮大。积极促使“一市(县)一基地一市(县)一特色”的党员教育基地进行优化升级,设立了 262 个“新时代学习所”,以此点对点地开展基层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从而打造出了“家门口”的学习阵地。高标准打造黄南州党群服务中心,通过党员活动基地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让干部教育工作融入日常并抓在经常。州外培训成为常态。积极拓展省内外的培训阵地,与青海省委党校、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党校、青海农村干部学院、两弹一星学院等优秀培训学院进行对接。有 1090 余人次获得了专业化培训,760 余人次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了教育。这推动了广大干部拓展思维视野,丰富了工作经验,创新了方式方法。
网络培训一直持续。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开展各级干部网络在线学习,推动形成“网络培训+集中学习+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既有线上学习,也有线下学习。举办黄南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等各类专题网班依托青海干部网络学院平台。2000 余人次接受了网络教育。实现了干部教育不松懈、不断档、不掉线的目标。
以党的建设等重点内容为抓手举办新任职县级干部培训班,培训 123 人次;以乡村振兴等重点内容为抓手举办州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党内法规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 111 人次。把年轻干部的培养纳入培训计划之中。每年会在全州范围内选调 45 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来开展集中教育培训。从今年开始,各个市县都开设了副科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这样就形成了州县两级相互联动,以及多方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组织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理想信念培训班。这些优秀年轻干部前往贵州遵义、海北原子城、循化红光村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中青年后备干部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