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逃税案件中的税款追征期、行政处罚时效与刑事追诉时效详解
在偷逃税案件当中,对于税款追征期的适用,与税法相关;对于行政处罚时效的适用,与行政处罚法相关;对于刑事追诉时效的适用,与刑法相关。下面就来讲述具体的应用方式。- 然而,要是属于偷税、抗税、骗税的情况,追征期则不受限制,税务机关能够一直追征税款和滞纳金。在偷逃税的案件当中,税务机关对于追征税款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同时,需要结合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追诉时效来进行处理。
https://img1.baidu.com/it/u=57121760,392351523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12&h=408
行政处罚时效方面:依据《行政处罚法》第 36 条以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86 条,对于一般违法行为,其追究时效为 2 年;而对于偷税、抗税、骗税等特殊违法行为,追究时效则延长至 5 年。倘若违法行为处于持续状态,那么时效从该行为结束的那一天开始计算。倘若偷逃税行为超过 5 年仍未被发现,便不再予以行政处罚,不过税款追缴不受时效限制。
《刑法》第 87 条和第 201 条规定了刑事追诉时效。逃避缴纳税款的数额达到 5 万元以上并且占应纳税额的 10%以上时,会被处 3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当数额为 50 万元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的 30%以上时,会被处 3 至 7 年有期徒刑。法定最高刑为 3 年以下的,追诉时效是 5 年。法定最高刑为 3 至 7 年的,追诉时效是 10 年。司法机关立案后,若嫌疑人逃避侦查审判,那么就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逃税案件存在“行政前置程序”,当纳税人补缴税款、滞纳金,并且接受行政处罚,若是初犯且无故意抗法的情况,就可以免除刑责。如果没有达到刑事立案标准,那么就只适用行政处罚;刑事追诉时效按照量刑幅度来计算,在立案后逃避侦查的情况下,时效会无限延长。
https://img0.baidu.com/it/u=146976002,229916600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1
某企业在 2015 年存在偷税行为,偷税金额为 100 万元,占应纳税额的 15%,该情况在 2023 年被发现。由于是偷税行为,税务机关有权无限期追征税款以及滞纳金;然而,因为已经超过了 5 年,所以不再给予行政处罚。逃税金额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法定刑为 3 年以下,追诉时效是 5 年。如果在 2020 年之前没有立案,就会超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立案并且企业逃避侦查,追诉时效就会无限延长。
处理偷逃税案件时,需明确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追诉时效是从违法行为终了之日开始计算的;税务机关一旦发现存在涉嫌犯罪的情况,就要及时将其移送至司法机关;纳税人如果能够及时补缴税款以及滞纳金,并且接受处罚,在符合相应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的。总之,税款追缴是没有期限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诉会受到时效的限制。刑事追诉时效与量刑是相互挂钩的。如果能够及时补税并且配合调查,那么就有可能减轻或者免除刑事责任。如果存在相关风险,建议尽早咨询专业人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