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18 20:35:22

中美民间大对账:新洋悟运动引发文化复兴与观念更新

这次民间自发进行的中美“大对账”,引发了新的民间大觉醒。中国人看到了更加真实的美国,美国人也看到了更加真实的中国。

这样的一次“大对账”,对于世界而言,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对于我们自身的观念来说,也是一次更新。

“激情总是会退却的,如何保持这种行为的持续性?”

前段时间,中美网民在网上展开了关于两国生活细节的“大对账”活动,此活动令人惊叹,人们亲切地将其称作新“洋悟”运动。在 3 月 3 日东方卫视播出的第 273 期《这就是中国》节目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一同探讨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同时,也来看看普通网民怎样解构美国主流媒体构建的叙事。

张维为:

今年新年刚开始,有几百万自称美国“难民”的人涌入小红书。他们与从未见过面的中国网友开始了关于两国生活水平的“对账”。这突如其来的“流量”一下子开启了两国普通民众直接对话的通道,大家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水电煤网、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都进行了交流。真的是不比较不知道,一比较就很惊讶。多数中国网民开始对美国人抱有同情之情,多数美国网民开始对中国人心生羡慕之意。也有人进行调侃,在这波中美“大对账”的过程中,感到最为高兴的必定有张维为,事实确实如此。

《这就是中国》节目从 2019 年 1 月开始开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六年多的时间。在中美各个方面的比较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在海内外大力培养亲美反华的势力。他们毫无底线地吹捧美国,丑化中国。还企图在中国发动“颜色革命”,想要将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洗劫一空。我们绝对不允许这样的局面发生。

一是中国人心态高,若不比则已,比就要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相比。确实,没有进行比较,就难以做出鉴别。通过国际层面的比较,尤其是中美生活水平之间的比较,从而形成更为坚定的中国自信,这种意义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其实我一直持有这个观点,中国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诸多需要提升和改进的方面。然而,就当下中国所处的这个水平而言,是能够经得起与美国进行比较的。我曾多次阐述过这样的观点,“只要你有过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你就会明白,很多中国人的生活状况要比美国人好,这是一个基于常识的判断”。

我是为数不多的学者。我考察完了所有西方国家后,就不再使用“发达国家”这个概念了,除非必须引用文献。我也不会用这个概念去形容美国。我个人更认同特朗普总统常说的“美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以及“美国是个走向失败的国家”。

六年来,我们实事求是地对中美各方面进行了比较,这影响了众多受众。中国人口众多,总有一部分人长期被西方话语洗脑,到现在还没有敢于平视美国的勇气。然而,这次民间自发的中美“大对账”,引发了新的民间大觉醒。

中国人看到了更真实的美国,美国人也看到了更真实的中国。数百万人直接沟通后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的,不会说谎。西方媒体长期构建的信息茧房瓦解了,中国公知的谎言被揭穿了,他们再也没法凭借信息差来欺骗两国人民了。中国人民因此变得更加自信,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结果。

一位美国网友发布了“中国最令美国人感到震惊的事情”:其一,中国的商品价格较为便宜,去餐馆就餐的费用也不贵;其二,中国的医疗保健是能够负担得起的;其三,中国的救护车费用较为便宜;其四,中国的大学学费较为便宜,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几乎接近免费;其五,中国的地铁发展得十分发达;其六,中国的城市呈现出十分现代化的面貌;其七,在中国以很便宜的价格就能够买到质量很好的车。

一位中国网友制作了“中美对账精简版”,此精简版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为工作收入方面,若按照美元的官方汇率来进行计算,会发现美国的收入要比中国更高。其二是生活成本方面。其三是医疗开支方面。其四是教育费用方面。中国人通常只需做一份工作,偶尔会有加班的情况。然而,相比之下,美国人的收入情况更多是账面上看起来较高,但扣除各种税费后,实际购买力并不强。很多美国人需要做两三份工作才能维持生活,抱怨相关情况的人也不在少数。

网友整理的中美“大对账”精简版

从生活成本方面来看,中国人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成本要比美国低许多。而美国的水电煤等费用常常会占到收入的 20%。有一位纽约的用户表示,他早上 4 点去送快递,下午在超市进行收银工作,晚上还开网约车,然而每个月的收入扣除房租和医保后,仅仅只剩下 500 美元。在我们的这个节目中,早就已经指出拜登政府的就业统计数据存在很大的水分,这是因为出于竞选政策的考量,他们将各种零工都计算在内了。

中国在医疗开支方面表现极为出色。中国实现了普遍医保,而美国的看病费用极高,看不起病是普遍现象。美国妇女没有产假,生育孩子的费用从五千美元到五六万美元不等。中国网友分享的医保年费为 400 元,骨折手术能报销 60%到 80%,这样的案例让美国用户感叹美国的“医疗体系就像在抢劫”。

教育花费的差别极为显著。中国实行“义务教育+大学生免息贷款”。而美国的大学生大多都要借贷读书,在 40 岁之前能够还清债务的是少数。有一位女生对比了中美两国念法学院的学费,她痛哭流涕地表示,中国法学院一年的学费仅仅是 800 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还不到 6000 元。“但我为了接受同样的教育,却背负了高达 45 万美元的债务,约合人民币 330 万元。”她哭诉道,这完全就是一份如同奴隶般的合同。那巨额的贷款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息,让她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可能还清。

许多对账的细节让人感慨颇多。美国人从中国网民的照片里看到,中国人家的冰箱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新鲜果蔬以及冷链产品,然而美国人的冰箱往往是填不满的。他们察觉到,中国家庭很少食用预制菜和罐头食品,而美国家庭食用这类东西却很普遍。此外,美国人还对中国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都是全款付清这一现象感到惊讶。

当年中国研究院的陈平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即“中国 2000 元人民币的生活质量不亚于美国的 3000 美元”,这个观点曾被许多人调侃为“陈平不等式”。然而,经过这次“大对账”之后,多数网民认为“陈平不等式”是可以成立的。

我看到一个名为“真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的帖子。此梗起源于十几年前,当时我前往国内一个工地进行调研,看到农民工正在享用香喷喷的午饭。我随口说了一句玩笑话,说“你这个盒饭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我所说的是他此刻正在吃的这顿饭。然而,这句话被国内的“公知”夸大其词,说成是张维为认为中国普通人都比美国中产阶级吃得好。然而,有意思的一点是,这次对账过后,多数网民都认为,普通的中国人确实要比多数的美国中产吃得更好。

这个帖子下方有一个带有浓厚 1450 气息的跟帖,内容是询问地沟油的情况。然而,接下来的帖子却很能体现我们网民新的觉醒,比如询问“你的午餐贷还清了吗?”“你家附近有卖血站吗?”以及“狗粮断了你怎么还不与时俱进呀?”

许多美国网民不经意的表述透露了诸多信息。他们说,中国人并不穷,照片里的生活比他们的更加精致;他们还有双休,有医保,叫救护车不会倾家荡产;他们并非死板,而是拥有一种独特的幽默。

同样,中国网友在对账之后感叹,未曾想到美国会存在“定期卖血来支付房租和学贷”这种情况,也会有“要么买不起房,即便买得起每年也要缴纳昂贵的房产税”的状况。美国网民看到中国城市中到处都有的公园、超市、地铁以及免费的公共厕所,都会深受感动甚至感到惊讶,并且承认“都比我们这里要好”。

一位网友总结道:小红书完成对账之后,就好像在一夜之间春风吹起,千树万树如同梨花盛开一般。在网上,对国内的不满情绪明显减少了,而开始同情美国人的人越来越多。美国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近 40%的美国人拿不出 400 美元的额外支出,全国人口中大约七分之一的人吃不饱饭;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2023 年,美国因营养不良而死亡的人数约为 2 万人。过去很多人都对其持怀疑态度,但经过此次“大对账”,大部分人最终认可了这些数据。

可以说,这次“大对账”引发了一场“洋悟”运动,即洋人觉醒的运动。网上有人作出如下点评:历史常常充满讽刺;美国政客企图通过禁令筑墙,却意外开启了民间对话的大门;中国未耗费一分外交预算,仅凭借一个社交平台的算法,就实现了数十年未能达成的叙事突围。”它最大的意义就是美国长期构筑的舆论霸权开始式微。

一位法国企业家叫阿诺德·贝特朗,他说:美国企图通过封禁的方式来遏制中国的影响力,然而这种做法却让美国民众自己主动去亲近中国的数字生态,从而形成了一种与“柏林墙倒塌”相反的情况。

有一位好心的网友发文称:不能再让外国人随意在小红书上闲逛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愈发深刻。一开始是中美日常生活的比较,这就已经让美国网友“破防”了。之后又研习中国菜谱,一道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就让美国人惊为天人。接着开始欣赏中国的传统武术、刺绣、戏曲等。最后开始感悟中国史书上常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哪吒 2》的箴言“我命由我不由天”。文章发出感叹,要是他们达到这样的觉悟程度,那么在美国将会掀起怎样的巨大波澜呢?

小红书这次取得的突破,我认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给我们的互联网治理带来了许多启发。在我们活跃的网民群体中,“80 后”“90 后”“00 后”占了很大的比例,他们总体上都很自信,三观也很正。他们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最自信的一代,他们能够自信地与海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并且交流的效果非常好。

关于网络治理,可能会有新的挑战出现,不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要以应对的态度去面对,就像兵来了有将领抵挡,水来了有土去掩埋一样。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就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打仗中学会打仗。我之前就说过,最终必然是我们的门逐渐敞开且越来越大,墙逐渐变矮;而西方的门则会越来越窄,墙会越来越高。

我们已经颁布了 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现在,又颁布了针对更多国家且时间更长的免签政策。小红书平台是开放的,而开放的平台会越来越多。要让外部世界真正了解中国,现在证明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成百上千万的中国人能够直接与成百上千万的外国人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这就是最好的国际传播方式。

过境免签时间由144小时增加到240小时央视新闻

https://img0.baidu.com/it/u=255307250,188716064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6

我一直强调,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能够经受住任何国际层面的比较。一旦走出国门,人们往往就会产生爱国之情;而一旦来到中国,人们往往就会爱上中国,这是很常见的情况。通过这样在网络上的互动,一种之前我们未曾完全预料到的中外互动模式已经显现出来了。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种模式逐渐变得更加完善。

2020 年时,我们的节目曾说:“一个中国模式的幽灵在西方世界游荡。西方有许多势力都想要驱赶这个幽灵,然而他们却发现自己几乎是没有能力做到的。”

现在全国进入了备受瞩目的“两会”季节。今天,“两会”已然成为中国民主模式中一道亮丽的景观。中国模式的特点在于聚焦于改善民生,正如国家领导人所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就去讨论、去解决,并且这些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两会”的各种决议中一一得以体现。中国今日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是与这种以民本主义为导向的民主模式分不开的。

我多次讲过,我预感到中国国内的年轻一代,凭借他们如今的眼界、三观以及才华,有可能借助互联网等方式,开启一场源自中国文化且能震撼世界的文化复兴。从某些事物的横空出世,到宇树机器人的出现,到《黑神话:悟空》的展现,到《哪吒 2》的惊人表现,再到这次中美民生的“大对账”,似乎都在表明这种伟大的文化复兴正在加快到来!

谢谢大家。

【圆桌讨论】

主持人:刚才张老师的演讲让我们回顾了小红书上中美网民的“大对账”。我在那段时间一直观察着整个事件的发展。我在网上看到范老师写了一篇文章,您在那段时间也有围观吗?

范勇鹏表示:在“大对账”期间,他也每天都在刷。他感觉这是对他们节目六年来的一个最好的诠释,也证明了他们过去所讲的很多内容都是正确的。

实际上这并不让人意外。我的中国研究院有很多老师,在十几、二十年前就开始在国内讲述一些客观信息,然而在那个时候,他们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因为大家通常觉得情况不会如此糟糕。但如今我们发展得越来越好了,美西方确实在走向衰落,这就更加凸显了这种对比。

所以我认为这次“大对账”,如同刚才张老师所讲的那样,它既是对世界的一种文化复兴与启蒙,也是对我们自身观念的一次更新,并且会让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变得更加客观。

主持人说他们的节目过去讲过很多美国社会各方面的细节,有些朋友能理解,可有些观众觉得情况没那么严重。所以当看到这次中美“大对账”时,觉得有当事人出来为节目证实了。因此请张老师回到制度层面,去分析为什么美国中产阶级以下的普通老百姓在医疗、教育以及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困境。

从理论层面稍作阐述,即相较于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美国的资本力量处于独大的地位。举个最为简单的事例,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此役耗费了 23000 亿美元,并且导致了无数的人员伤亡。

但是仔细算一下,如果这笔钱没有花在阿富汗战争上,而是按照中国的模式去做,那么大致能够消除美国所有的贫困情况,能够解决所有的大学贷款问题以及医保债务等各类问题。然而,美国政府就是不愿意将这笔钱花在国内,不愿意花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而是要让庞大的军工利益集团去占有这笔钱。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的死亡人数超过 2300 人,伤员人数超过 20000 人,这一数据来自路透社。

长期以来,美国社会所创造的文化是认为资本主义好而社会主义不好。这种资本主义文化渗透至各个角落,例如在美国的任何一个机场,其推车是要收钱的。当出去乘坐出租车时,倘若没有给小费,司机就会对你十分凶悍。在餐馆吃饭也是如此,不付小费就不让你离开。因为餐厅给的工资少,员工依赖小费收入,这种情况几十年前就已存在,一直持续到今天。

资本进行宣传,让大家觉得这些制度是合理的。我们创造了最好的条件,没有致富是自身的原因。因此,很多美国人轻信了这些宣传。然而,一对账后,他们就知晓了真实的情况。

主持人:这一次为何大家称其为新的“洋悟”运动呢?许多美国朋友在小红书上逛了一圈后,有不少人还留了下来。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确实看到了全然不同的世界。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人开始进行反思,为何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是这般模样?他们实际上也开始朝着您刚才提及的制度方面去进行思考了。

范勇鹏指出,本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一切都将牟利当作最高目标。正因如此,社会不会提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会以人民为中心。资本主义的所有事情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

主持人:中美两国的制度截然不同。在美国资本处于一家独大的状况下,是否有可能为社会主义因素提供一些生长的空间呢?又或者即便有这种可能,也会被扑灭吗?

张维为称:2008 年的金融危机给美西方带来极大打击。老百姓的净资产减少了约四分之一,大概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都未能恢复元气。如今或许账面上比 2008 年要高一些,但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当下首次出现了这样的状况,即美国年轻人中认同并赞成社会主义的约占 50%。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过去在美国,“社会主义”这个词曾是一个贬义词,然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并不反感。我们与一些认同社会主义的美国人进行了一些对话,其中一些年轻人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些都表明这个世界正在发生变化。就如同我在 2020 年所说的那样,“一个中国模式的幽灵在西方徘徊”。他们会攻击你,这是为什么呢?美国认为社会主义是贫穷的等义词,这是因为他们太害怕了。然而,当他们来到中国一看,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社会主义是可以成功的。

主持人说,除了对细节进行比较之外,在美国网友所做的诸多总结里,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们察觉到了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魅力以及优势。

范勇鹏称,美国社会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面临着极大的阻力。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所预设的整个框架已被锁死,无论是选举还是代议制,基本上都由金钱主导话语权。毫无疑问,这种“马太效应”会进一步提升金钱在政治中的权重。

央视新闻截图

美国自身的社会文化具有慕强且崇尚自由的特点。因此,即便有些美国人的生活极为凄惨,他们也不会将此视为问题。在自由主义的语境与背景当中,贫穷被视为是个人自身的问题。所以,从文化层面来看,这会形成一种阻碍力量。

另外有美国真正掌握权力的这些集团,像金融集团、军工集团等。这些集团所掌握的大量财富已经与这个国家脱离了联系。所以,即便如今美国老百姓要求重新分配财富,然而实际上,已经没有可供分配的东西了。

主持人说:没有人会在意你的诉求。资本主义不会挖出自己的一部分既得利益并分配给你。

张维为称,从数据方面来看,美国最发达的地区洛杉矶发生了火灾,成千上万栋房子被烧掉了,然而却很少有人提及这件事,此事就这么过去了。每年有 4 万到 5 万人因枪击案死亡,也就是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有 100 万人因此丧生。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这些情况都非常恐怖,但美国却并不把它们当回事。所以说美国那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会让人们觉得一切问题都只是自己的。

范勇鹏称,过去曾有观点认为美国文化的核心是自由,然而实际上它是自由却又残忍的,这种文化其实非常残忍,对人缺乏应有的保护和温情。

主持人认为,有些事情我们难以忍受,而在美国却已被习以为常。或许有人会讲,中国存在一些低收入群体,他们会面临困境与挑战,但这与美国普通百姓所遭遇的难处在本质上截然不同,这确实是制度方面的差异。节目中曾提及,多年来,美国的非政府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去赞助反华媒体,去编造一个美国,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最近,马斯克一直在对美国国际开发署进行抨击。他完整地向我们阐述了这个产业的运作方式。

央视新闻截图

张维为称,很多中国观众可能会对此感到非常震惊,这些机构忙活了许久,然而却从未进行过审计。

https://img2.baidu.com/it/u=3509542994,406388153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65

范勇鹏称,马斯克将那些黑幕全都揭露了出来。美国的舆论机器存在低效且腐败的问题,因为其原本所做的工作就是那些脏活、累活。制造一套谎言本身是一件极为昂贵的事情。而传播真相实际上是成本非常低的,我们只需打开窗户让你去看便可以了。

我们难以想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耗费了多少资金来构建起这样一个充满谎言和假象的大坝。如今,中美在进行对账,马斯克也在进行查账,这将把编织谎言的阴谋和机制进行解构。因此,从现在往后看,美国可能会暴露越来越多的东西。

主持人指出,此次对账让大家直接察觉到,非政府组织以及一些反华媒体确实是在拿着美国政府的钱开展工作。这一情况,无论是对于美国网民,还是对于众多中国网民而言,都堪称是极为震撼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普通网民能够在一个正常的渠道中进行对话,其重要性也就得以体现了。

张维为认为,最好的传播在于真实,并且有大数据的加成。个别一些人,甚至一两百人,可能会存在偏见,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也会有特定的倾向性。然而,百万人级别的对话是无法被人为遮盖真相的。因为这种对话所得出的综合数据是基于大数据的,所以一定是可靠的,这对社会科学研究有着很大的帮助。过去需要做各种民调,还需要收集各种案例。如今,大数据能够反映出更多的问题,我们借助大数据就可以更好地看清许多问题。

范勇鹏称,这种“大对账”以及与世界的直接对话,能够有助于消除误解和敌意,推动团结合作。同时他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味的现象,那就是这些“难民”进入之后,在小红书上形成了一种充满温情的氛围,仿佛展现的就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我认为这给我们带来了启发,在我们自身的互联网领域中,是否也要能够保持这样的理性呢?之后大家能够以理性的态度相互探讨问题,并且实事求是地传递信息。这次许多外国网友来到小红书之后,都说在这里感受到了友谊和善意。我觉得在全球的互联网环境中,理性、善意、客观都是一种极为优秀且稀缺的品质。

主持人询问:有很多朋友提到,来到“大对账”的美国网友在能够继续使用之后,是否又回去了呢?实际上或许有一部分人回流了,而还有一部分人非常认真地把小红书这个新平台当作他们的一个社区花园而留了下来,对吗?

范勇鹏称,从活跃度方面来看,存在一个高峰期,大约在 1 月 20 日特朗普上台之后,之后出现了下降,并且还叠加了中国春节的影响,因此是由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导致的,确实没有当时那波活跃度最高潮时的活跃度高。

但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如今处于网络时代,所有的舆论热点都有其自身的周期,过了一段时间就会相对平静下来。此外还有平台的推送机制,以及语言、时差等方面的问题。在大家的激情消散之后,需要进入这种长期的关系当中。

很多外国网友开始依据小红书平台的逻辑,沉淀到一些小的兴趣圈子和社区中。刚开始有同频共振的现象,现在不像那样了。不过确实有很多网友留了下来,当然也有一些流量较大的大 V 离开了,原因是确实缺少变现和带货的渠道。

总体上我觉得这是一个理性的发展,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

主持人:很多网友选择留下来并融入中国网络社区生活。爱钓鱼的聊钓鱼,喜欢做木匠的做木匠,还有些朋友喜欢分享音乐,就在这里分享音乐。这样的朋友越多越好,因为能在这里看到活泼、立体的中国。

范勇鹏称:就如那句话所言,只要曾经开启过一次门,不论那些人是否留下,实际上在他们心中都种下了一颗种子,即中国不是之前所认为的那样,此后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并且特朗普给该禁令的延期仅有 75 天,当下很多人仍处于观望状态,既想着回到过去,又同时留在小红书上。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推迟Tik Tok禁令生效时间

主持人:也许等禁令的时间到了,我们发现 “难民”又来了。

范勇鹏:也有可能。

张维为认为总书记讲得有道理,即中美关系的基础存在于民间,而未来则在青年。此次小红书对话的主体正是这基础、民间、未来以及青年,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问答环节】

观众向主持人和两位老师问好,接着提出自己今天的问题,即怎样才能保持中美民众直接交流的持续性呢?

张维为认为这样的“大对账”具有里程碑意义。正如勇鹏之前所说,一旦睁开眼看过之后,这一印象便会永远留存。“洋悟”运动这一概念非常好,它会产生长尾效应,会带来诸多影响,尤其会对年轻人产生影响。我估计到下一次大型民调时,美国年轻人认同社会主义的比例会有所提高。

范勇鹏称,要维持中美对账的热度需从更高维度去看待。小红书实际上是国内的一个平台,并非国际平台。或许未来我们应产出更多国际平台,让中国成为全世界人民交流互动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者。他认为,为世界人民提供和平、理性、客观友善的平台,是更有意义的事。

观众向两位老师和主持人问好,并提出问题:在中美民生的比较中,我们的网民常常会用静态的结果对比来代替动态的制度演化分析,那么这种认知简化存在着怎样的风险呢?同时,中美民生对账又该如何避免陷入话语的极端呢?

主持人说这个视角很重要,并且希望大家在考虑问题时能做到全面,不要是扁平化的。

张维为指出:学术研究首先需要规范化。然而对于并非那么规范化的真实世界而言,这种对账的益处是大于弊端的,并且对双方的相互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至于是否会走向极端,至少在中方这边,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中国文化的特点是谦逊且好学,它更注重实事求是,愿意去学习他人的长处。虽然个别极端情况肯定会存在,但总体上中国人是讲求平衡的,讲究把握一个度的。我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网民会更显理性。因此,我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担忧。

范勇鹏称:对大众的认知要求是比较高的。通常在大众的认知当中,能够看到静态的事实已然是相当不易的,而要做到基本的实事求是更是困难。至于事实背后的逻辑,这种动态的、演进的以及理论化的东西,就需要从事学问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进行解读。

实际上从中美网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有一些富有思想的美国网友已经在开展这样的工作。有很多美国人的思维非常清晰,他们能够明白中国发展到如今这一步的原因,是因为你们所走的道路、所实行的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们是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的。

我们观察整个西方思想史以及西方主流的社会科学,它们呈现出的是一套静态的、孤立的且形而上学的知识体系。正因如此,这个东西能够存在,必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们进行这种事实的交流,并且在事实基础上进行思想的加工,我认为这样能够提出中国社会科学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也能够解构和推翻西方二战后建立起来的这套社会科学体系,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张维为称,拥有如此众多新鲜的素材。无论是处于静态状态,还是处于动态状态,都能够形成一种针对中国、针对美国,以及针对各种不同社会、不同国家的较为可靠的整体把握,并且可以逐步构建起一些新的指标体系。

我们的节目多次进行比较,有上海与纽约的比较,还有新疆与密西西比州的比较;比较涉及基础设施方面,比较人均预期寿命,比较中位家庭净资产,比较婴儿死亡率等等,以此来构建一个新的指标体系。倘若你能够将中美比较得清晰明了,这本身就能够体现出很多问题。

范勇鹏称,西方政治学中的自由民主理论这套体系,其整个理论模式呈现出静态的特点。因为具备自由民主,所以就认为会有和平;因为拥有自由民主,所以就觉得会发达、先进,进而会有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现在中美之间的基本事实对照呈现出颠覆性的情况。如今我比你更为发达,我比你更加先进,我比你更加和平,我比你更具进步性。若用你的理论来进行对照,反而能证明你的制度是存在问题的,这是一个极为显著的现象。

2021年美国国会大厦骚乱BBC

张维为说:我们的节目之前对美国的政治人物进行过调侃。比如,我们中国的老百姓都明白,会说“一方面”“另一方面”,然而美国却没有这种思维,我们对此感到很奇怪。这是我们应该引以为豪的,拥有这种思维就不会走向极端,并且看待问题能够保持动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美民间大对账:新洋悟运动引发文化复兴与观念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