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登记的重要性与法定程序:保障婚姻自由与家庭和谐的关键步骤
结婚除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之外,还得履行法定的程序。依据本条的规定来看,结婚登记属于结婚的必经程序。结婚登记是国家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与管理的一种制度。登记制度能够保障婚姻自由,能够贯彻实施一夫一妻原则,能够保证婚姻当事人及其子女的身体健康,能够避免违法婚姻,能够预防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同时它也是在婚姻问题上进行法制宣传的重要环节。认真执行关于结婚登记的各项规定,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有着重要意义。
・婚姻登记机关
国务院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有规定,其中明确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主管全国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并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要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在城市,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市辖区、不设区的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则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
婚姻登记机关的职责是:
(1)办理婚姻登记;
(2)出具婚姻关系证明;
(3)依法处理违法的婚姻行为;
(4)宣传婚姻法律,倡导文明婚俗。
・结婚登记程序
结婚登记大致可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一)申请
1.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申请结婚
双方需要亲自前往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去申请结婚登记。在申请的时候,应当携带以下这些证件和证明:
(1)户口证明;
(2)居民身份证;
所在单位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居民委员会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离过婚的,需要持有离婚证。离婚的当事人若要恢复夫妻关系,就必须由双方亲自前往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去申请复婚登记。
在有婚前检查实行的地方,申请登记的当事人需前往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查,并且要向婚姻登记机关递交婚前检查证明。而对于申请复婚的情况,是可以不再进行婚前检查的。
中国公民在国内与外国人(包含长期居住在我国的外国人、临时来到我国的外国人、具有中国国籍的外籍人、定居在我国的外国侨民)申请结婚。
男女双方当事人需一同前往中国公民一方户口所在地。该所在地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机关。双方需到这里申请登记。申请登记的中国公民以及外国人,各自需持有相应的证件。
(1)中国公民须持有:
①本人户籍证明;
本人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所出具的证明,内容包含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等信息;本人工作所在单位的县级以上机关、学校、事业、企业单位出具的证明,同样包含本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未婚、离婚、丧偶)、职业、工作性质等信息,且需注明申请与何人结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