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电商大促季先用后付新玩法引发消费者吐槽,上海市消保委强调知情权与选择权
一年一度的“双 11”电商大促季再度来临。然而,一些平台所推出的“先用后付”这一新的“玩法”,却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很多消费者反映,据报道称,自己默认的付款方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先用后付”,并且在下单时无需输入密码、刷脸或刷指纹进行确认,就直接完成了下单操作。
有些消费者只是想要收藏商品,或者先将商品添加到购物车,以便于进行比价和统一结算,然而他们却直接下单了;还有一些消费者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以“先用后付”的方式购买过商品的,在驿站中看到的都是自家的包裹,并且之后还产生了违约金以及逾期费用。
11月9日上海市消保委在文章中表示
“先用后付”应当保障消费者
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
平台应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开通“先用后付”;
平台需借助服务协议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详细告知,同时要充分阐释“先用后付”的优势,以及逾期可能带来的后果和相关风险等。
平台设置了取消方式,这种方式简单便捷。当消费者不再需要“先用后付”时,就能够很方便地将其关闭。
风险隐患分析
消费者可能会忘记付款,也可能会忽视付款时间,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逾期付款,进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这就是信用风险。
财产可能会出现逾期费用和财产损失的情况,这可能是由该功能导致的。同时,不法分子有可能会利用该功能来进行诈骗。
商家有可能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样就会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过度消费:可能导致冲动消费和过度消费,增加财务压力。
多平台关闭教程
淘宝平台
step 1.我的淘宝
step 2.右上角设置
step 3.先用后付设置
step 4.关闭服务
step 5.确认解除
拼多多平
step 1.个人中心
step 2.设置
step 3.先用后付设置
step 4.关闭先用后付
京东平台
京东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并非默认开启。在付款页面中,消费者具备自主选择付款方式的权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