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巍副教授: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传播与媒介素养研究专家
自然情况姜巍为女性,属于汉族。她是辽宁鞍山人。在 2006 年,她在华中师范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如今,她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同时,她还兼任辽宁师范大学网络政治中心研究员以及辽宁师范大学青少年媒介素养中心研究员,并且是辽宁省写作协会的会员。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政治传播。近些年来,在《编辑学刊》以及《中国出版》等这类主要(或者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 18 篇论文,其中有 2 篇被 CSSCI 所收录。还主持了 2 个省级科研项目以及 1 个市级课题。获得了“辽宁师范大学教学优秀”这一称号,参加并取得了“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第二名,还获得了“辽宁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三等奖。并且两次荣获“辽宁师范大学优秀实践指导教师”的称号。
指导了国家级本科生大创项目 3 项,其中有国家级 1 项,省级 2 项。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从城市化的视角来探讨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的海岛祭祀活动作为例子。此内容发表于今传媒 2017 年第 7 期。
2. 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粉丝经济.今传媒,2017(4),
纸媒微信公众号的发展运营对策研究,以多家都市报作为例子。此研究发表于今传媒 2016 年第 6 期。
传统纸媒的微信公众平台发展情况的研究。此研究发表于《编辑学刊》2015 年第 9 期。
传统纸媒的微信平台发展现状以沈阳地区为例进行研究。该研究成果发表于《新闻窗》2015 年第 9 期。
https://img1.baidu.com/it/u=3179476671,177646075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1&h=500
传统纸媒的微信平台运营对策进行研究,此研究是基于对大连某报纸微信公众号的调查,该研究成果发表于今传媒 2015 年第 8 期;
地方突发事件中网络舆论的传播情况以及政务微博所起到的作用。传播与版权,2014 年(11 期)。
地方政务微博的网络舆论引导力研究。该研究发表于《编辑学刊》2014 年第 9 期。
政务微博对于地方政府形象的塑造以及相关策略的研究。发表于《今传媒》,时间是 2014 年 9 月;
再次探讨媒介融合趋势之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今传媒》,2013 年(7 期);
地方政府机构微博的使用情况展开研究,以大连市政府机构微博作为例子。此研究发表于今传媒 2013 年第 5 期。
微博时代的政府舆论管理创新研究,发表于《今传媒》2012 年第 11 期。
传媒再现医疗行业状况的研究,其中涉及残缺的影像。该研究发表于《东南传播》2011 年第 9 期。
从《半月谈》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来审视时政类党刊的发展途径。《中国出版》在 2011 年第 9 期有相关内容。
媒介融合时代,对地方高校的新闻教改问题进行探析。该探析发表于《东南传播》2011 年第 4 期。
https://img2.baidu.com/it/u=3037493624,249140793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在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大背景下,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着一些瓶颈,同时也有相应的破解策略。《中国出版》在 2010 年第 12 期对此进行了探讨。
《纽约时报》“7•5 事件”报道的话语修辞分析包含表达与构建方面。该内容发表于 2010 年第 5 期的《新闻爱好者》杂志中。
校园媒体在当代新闻学教育里所起到的作用。在《新闻爱好者》2009 年(12)期有相关阐述。
19. 近代中西新闻自由观比较.青年记者,2008(5)。
主持或参与的项目
主持了 2014 年辽宁省社科联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是关于辽宁地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现状及策略分析,项目编号为 -18
主持了 2014 年大连市社科联的一个项目,该项目是关于媒体融合背景下大连地区传统媒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项目编号:)
主持 2012 年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该项目是关于新形势下我省各级政府利用微博引导网络舆论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此处未给出具体编号内容)
该项目是关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