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界噪声监测指南:遵循国家标准与地方要求,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厂界噪声监测是工业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目的是要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噪声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标准。这样做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干扰。并且还能为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助力企业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 监测依据
1.1 国家标准
厂界噪声监测需严格依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此标准明确了噪声排放限值。此标准规定了测量仪器的要求。此标准规定了测量条件。此标准规定了测点的选择等内容。
1.2 地方标准
企业要遵守所在地区的地方标准。如果地方标准比国家标准更严格,那么就应该优先执行地方标准。
2. 测量仪器要求
测量仪器可以是积分平均声级计,也可以是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这些仪器的性能必须符合 GB 3785 和 GB/T 17181 对 2 型(或 2 级)仪器的要求。
2.2 测量35dB以下的噪声时,应使用1型声级计。
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校准设备应当符合 GB/T 15173 对于 1 级或 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仪器需要具备防风的功能,这样才能适应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测量需求。仪器也需要具备防雨的功能,以此来适应不同气象条件下的测量需求。
3. 测量条件
3.1 气象条件
https://img1.baidu.com/it/u=2355539698,354682103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81&h=931
测量需在无雨雪且无雷电的天气下进行,同时风速要低于 5m/s。倘若风速超过了 5m/s,就必须采取防风措施,例如使用防风罩。在特殊气象条件下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明气象情况。
3.2 工况条件
测量需在被测声源正常工作的时间进行,并且要注明当时的工况情况。如果声源存在周期性变化,那就需要依据其工况周期来合理地安排测量的时段。
4. 测点选择
4.1 一般厂界测点
测点被选在厂界外 1 米的位置,且在高度 1.2 米以上,同时距反射面不小于 1 米。
4.2 有围墙的厂界
厂界有围墙且周围存在噪声敏感建筑物时,测点要选在厂界外 1 米处,并且要高于围墙 0.5 米以上的位置。
4.3 特殊情况下测点
声源位于高空或者厂界设置有声屏障时,需要在受影响的噪声敏感建筑物的户外 1 米这个位置另外设置测点。
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测点要设置在距离反射面 0.5 米以上的位置,同时要距离地面 1.2 米,并且是在窗户开启的状态下进行测量。
4.4 多声源厂界
厂界若存在多个声源,就需要在每个声源的附近分别设置测点,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估各个声源的噪声贡献。
5. 测量时段
测量要包含昼间和夜间这两个时段,其具体的时间是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来确定的。其中,昼间的时间是从 6:00 到 22:00,夜间的时间是从 22:00 到次日的 6:00。
https://img0.baidu.com/it/u=1171742922,286606129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70&h=500
对于噪声排放不稳定的企业,需要提高监测的次数。如果有必要,要进行持续的监测。
6. 数据处理与报告
监测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包含等效声级(Leq)这一指标,同时也包含最大声级(Lmax)等指标。
监测结果需要定期向环保部门进行报告,并且在出现超标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报告的内容包含监测时间、监测点位、测量条件、仪器校准情况以及数据统计结果等。
若使用自动监测系统,那么数据需要实时传输给环保部门,同时要保存至少一年的时间。
7. 自动监测系统要求
自动监测系统要符合 HJ 907-2017《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它具备远程传输的功能,还具备数据备份的功能,同时具备超标报警的功能。
系统具备声源识别功能,能够联动摄像头去追踪超标声源,这样做便于快速找到噪声超标点。
自动监测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同时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
8. 企业责任
企业需要建立起完备的噪声监测制度。要明确监测的频次是多少。还要明确测点的布局情况。同时也要明确数据处理的流程等。
企业必须及时整改噪声排放超标的问题。
企业应当加强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其一,可以优化设备的布局;其二,要安装隔音设施;其三,需采用低噪声的设备等。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从源头降低噪声的排放。
企业需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
厂界噪声监测属于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企业严格遵守监测要求,就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污染,还能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编辑|中南检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