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3 06:22:03

中国乒乓球为何无敌?揭秘国乒常胜将军的秘诀与历史

原创 SME SME科技故事

说到中国乒乓球,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无敌”。从 1996 年到现在的所有奥运会期间,我们仅仅丢失过一块金牌,那是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韩国的柳承敏获得了男单冠军。国乒无疑是我们最常胜的将军。

中国乒乓球为何如此强大呢?有人称是因为国人体质适合小球运动;还有人解释为中国从事打球的人口基数较大,所以要找到高手自然也就更加容易了。

前乒乓国手王励勤 这体质有啥运动不适合嘛

你到中国去瞧一瞧,在他们的学校里,在他们的公园中,在村头的那处地方,在巷尾的那个角落,到处都能看到乒乓球桌,到处都能听到“乒、乒、乓、乓”的声音。这样一个仿佛充满恐怖氛围的乒乓帝国,谁能够有实力去挑战它呢?这个梗是由上世纪苏联人对美国篮球的吐槽改编而来的,并且还有不少人真的相信了。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美国打乒乓球的人数未必比中国少。19 世纪末期,英国人把网球移到室内,开始出现“Table”(桌上网球)这个词。接着在二十世纪一直到现在,很多美国的人都喜欢在自家的储物间安置一套乒乓球桌来进行娱乐消遣。

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中国留学生是随便就能击败外国球队选手的“大魔王”。

如果要统计人均占有球桌的数量,或许美国的数据会更突出一些。然而,除了中美乒乓外交这一影响全球局势的事件外,从技术层面去看乒乓球的发展历史,几乎与美国人没什么关联。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英美民众未将乒乓球视为一项竞技比赛运动。对他们而言,“桌上网球”就如同“桌上足球”那样,属于小游戏,他们更倾向于用其来进行娱乐消遣。

从这点来看,我们不难理解。杂物间的地方非常小,根本无法跑动。然而,他们却能在这样的地方用来打乒乓球,还能推来推去,玩得特别开心。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上多次夺冠,其凭借的从来都不是“体质优势”,也不是人海战术。

回顾国乒的发展历史,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我们要抓住机遇,因为这带来了国家的重视;要坚持天道酬勤的训练方式;还要依靠一代代领军人物的奇思妙想,从而获得技术领先优势。这些才是我们最关键的制胜法宝。

我们常打趣说这样的场景已经看腻了,然而对于国乒队员而言,这意味着一场都不能输,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中国乒乓球队于 1953 年首次在国际赛场上亮相,当时是第 20 届世乒赛。我们初次参赛获得了男团第十名的成绩。仅仅过了三年,在第 23 届、第 24 届和第 25 届世乒赛上,都取得了男团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但最重要的,还是中国第一颗乒乓巨星的出现。

https://img0.baidu.com/it/u=3499772381,215292502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9

1959 年第 25 届世乒赛期间,中国队的主力选手容国团在男单决赛里将前世界冠军西多击败。这不但成为中国乒乓球的首个世界冠军,而且他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位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

国乒第一人:容国团

当时,日本刚发明出贴着厚海绵的球拍不久。那时,球的旋转变化强度很低。并且,乒乓球的打法也在持续被发掘和创造。

容国团是一个很擅长总结经验且研究开发“新招式”的人。他在香港出生并长大,小时候自创了“直拍四法门”,从而成为街头球王。来到大陆后,他从广州体育学院开始,一路打到省队,最后进入国家队,还立下了“三年夺取世界冠军”的豪言壮志。

参赛前,容国团针对当时欧洲和日本主导的打法。这种打法注重花巧,容国团研究出一套全新的打法。这套打法是快速抽击。当时国际上都还在慢慢推拉打精准落点,运用“巧劲”。而容国团首创了直接发力的打法,以高球速击败对手,形成了“暴力流”。

赛场上的容国团

中国乒乓球队在国际赛场上表现极为出色,凭借这一优势,我们成功地拿下了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举办权。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这样的:西方主流国家对我们进行排挤,在奥委会的引领下,国际上的各大体育组织根本就不与中国进行互动。而乒乓球成为了我们仅有的突破点,这次是新中国首次举办国际级别的体育赛事,这对我们国家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为了这次活动,中国人民手头的资金并不宽裕,他们勒紧了裤腰带。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建设了北京工人体育馆。以容国团为主力代表的中国乒乓球队,也没有让全国人民失望。在 1961 年的北京世乒赛上,中国首次夺得了男子团体冠军。

落成于1961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

中国第一代乒乓球队的辉煌,持续到了1965年。

在之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一场文化风暴在整片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然而,与那些仅仅被禁止参赛,被调到农村劳作的队友们相比,出身香港的容国团所遭遇的是更为可怕的质疑、侮辱以及毒打。

1968 年,容国团遭受了难以承受的屈辱,选择了上吊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之后,同样来自香港的第一代中国乒乓名将傅其芳和姜永宁,也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被称为乒坛三英的他们,其实分别是广东、北京和上海人

1985 年开始,中国每年会依次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或者澳门举办一场乒乓球邀请赛,名为“三英杯”。这是为了纪念三位在乒乓界有着重要地位的“开国元勋”。倘若没有他们,就不会有中国乒乓球队后续的所有故事。

傅其芳的女儿傅美莲、容国团的夫人黄秀珍和姜永宁的女儿姜小英

https://img0.baidu.com/it/u=3388302320,161252501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容国团离世后,国乒的情况是不幸中的万幸,因为冒出了一撮由老前辈们留下的火种。其中有一位后来知名度更高的国手,他就是庄则栋。

傅其芳先生担任国乒男队总教练期间(1958 - 1965 年),庄则栋紧随容国团的步伐。在 26 届世乒赛、27 届世乒赛、28 届世乒赛上,庄则栋连续获得男单三连冠。1965 年,在国乒制霸全球的第一波浪潮中,庄则栋一人包揽了男团冠军、男单冠军、男双冠军。

庄则栋本身极具天赋且十分努力,然而他取得的这些成绩与他遇到的好教练紧密相关。傅其芳先生当年提出了“练为战,不为看”的原则,到现在这依然是中国乒乓球队的训练传统。并且他当年研究出的对付欧洲悍将的“前三板”快速压制进攻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乒乓球的技术特色。

1963年中日乒乓球比赛前教练傅其芳(右)、谷川互换队旗

1971 年重返世界乒乓球赛场之后,国乒遭遇过 1979 年被匈牙利和日本击败的情况,这就像是遭遇了滑铁卢一样。同时,国乒也经历过 1984 年被瓦尔德内尔领衔的瑞士队以 5:0 的比分全面横扫的超级低谷。

国乒的一代代教练和队员把精神传承得极为出色。教练不断地绞尽脑汁去创新打法,队员则竭尽全力地进行训练,这些努力最终使得我们一次次地重新登上了巅峰。

国际大赛上,许绍发打出了第一颗“高抛发球”。他发掘的“直板反打”技术,被刘国梁发扬光大,刘国梁凭借此技术击败了“大魔王”瓦尔德内尔。此外,还有中国队专属的正反胶台下切换的“骗术级”打法,以及掩盖球拍接触球时发出声音的“跺脚发球战术”……

国乒在这一运动领域展现出了“魔术师”级别的表现,这种表现如此出色,以至于联合国都邀请他们前来现场展示技术。

在 2000 年正式确立世界乒坛霸主地位之前。我们每次重新亮相。都能带来乒乓球技术的全新突破。

所有人都在研究你去年大赛的打法,当他们终于掌握了这种打法的时候,你又拿出了全新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不赢呢?

1965年世乒赛后国乒队伍合影 感谢前辈们

从这点来看,体育竞技与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竞争是相似的。需要有人才,并且要有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的技术制霸,这样才能确保一步抢先之后就能步步压制。

所以说,想要接着赢?让懂球的人来就行了。

中国乒乓球协会官方网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乒乓球为何无敌?揭秘国乒常胜将军的秘诀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