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版幸运咖试营业:5元美式咖啡引爆低价咖啡市场,小店盈利模式揭秘
自从去年幸运咖被报道开始,质疑和赞同就分成了两派。争议中,已经有人认真学起来了。
近日,沈阳有了“幸运咖”并开始试营业。这里的美式饮品每杯价格是 5 元,拿铁饮品每杯价格是 8 元。在饮品市场发展情况不太好的东北,这家店的生意究竟如何呢?
“低价咖啡”的时代已经来临了吗?小店参与其中能够赚到钱吗?我专门对这家店的老板进行了采访。
美式5元/杯,一天能卖80杯
被称为沈阳版“幸运咖”的这家店,名叫“干咖人”。
远远望去,门头是红白配色的。漫画 logo 是低头拉花的。海报、菜单、吊旗、柜台贴纸、水牌色彩丰富。店内热热闹闹,售卖氛围十足。
这家店的选址很接地气。它位于沈阳太原南街的步行街上。左边与蜜雪冰城相邻。右边与甜啦啦并肩。和喜欢闹中取静的咖啡馆不同。
菜单给人一种很像幸运咖的感觉。价格相近,产品框架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总共有 38 个 sku,其中含有咖啡的有 17 款,不含咖啡的饮品有 21 款。
店内有一台设备,是意大利的半自动咖啡机,还搭配了两台磨豆机来出品。差不多一分钟的时间就能出品一杯。
干咖人刚刚试营业了半个多月,还未被大众点评收录。那么它的销量情况如何呢?它能够卖得过隔壁的蜜雪冰城和甜啦啦吗?
https://img2.baidu.com/it/u=247933671,65397015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97
前段时间沈阳出现疫情,导致步行街的人流有所下降。在没有外卖,仅仅依靠街边自然人流的这种状况下,一天的出杯量达到了 80 多杯,并且平均客单价为 11 元。佟威龙进行了分享。
当我第一次听闻这家店时,我推测老板必定是“饮品老炮”,因为他拥有一定的行业背景或资源,所以才敢去尝试学习低价模式。
事实上,经过采访得知,老板仅经营过一家茶饮店。干咖人是他的第二家门店,这就意味着是从无开始起步的。
没有规模来支撑,没有供应链能带来溢价,也没有强大的资金实力,那么老板以这样的方式开店能够赚到钱吗?
房租近20万/年,毛利60%
这家店能赚钱吗?
以卖得最多的现磨冰美式为例,它的售价是 5 元一杯,每杯的毛利能达到 60%,而其他产品的毛利大概在 55%到 60%这个范围之间。老板佟威龙向我透露了这些情况。
能做到这个毛利水平,原因在于豆子成本低。老板未使用精品豆,而是采用拼配的商业豆,其平均价格为 60 元/公斤,一杯美式的豆子成本是 1.1 元,再加上杯子、吸管、打包袋等物料,成本为 2 元/杯。
我没有使用精品豆,但是我严格按照精品咖啡的标准操作流程(sop)出杯。我每天都会询问顾客的意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顾客的口感反馈都很积极。因为我们所在的地方咖啡行业不发达,顾客对口味没有固定的认知,他们把我们的产品当作入门级咖啡来饮用。佟威龙对自己的产品口感很有信心。
这家店的毛利和复购数据都还不错,然而实际上它目前是处于不赚钱的状态。这家仅有 20 多平的小店,每年的租金将近 20 万。只有每天卖出 100 杯以上,也就是达到 1100 元的营业额,才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不过,佟威龙对未来并不担心:
一条街有很多奶茶店,它们对咖啡店形成了围攻之势。而这条街上的咖啡店只有一家,并且价格也不贵。基于这些情况,没有理由不去尝尝这家咖啡店的饮品。
咖啡的成瘾性比茶饮要大。只要第一杯咖啡的口感能够吸引人,那么生意就有可能做成。
后期,当产品的口味和标准化测试都完成且达到良好状态后,就会全面启动线上营销。外卖平台、大众点评以及抖音等渠道都会陆续上线。作为沈阳唯一一家采用低价模式的咖啡馆,老板充满了信心。
https://img1.baidu.com/it/u=1592304634,4017076073&fm=253&fmt=JPEG&app=138&f=PNG?w=889&h=500
在我们当地加盟一个品牌茶饮店,准备的资金至少要 40 万。不过以“干咖人”为例,首期投入大概 30 万,这里面包含了将近 20 万的首年租金。
如果不选择这种商业街的店铺,在下沉市场租金较低的地方开一家店,其整体成本大概是 20 万多一点。
第一家店站稳脚跟之后,“干咖人”会前往大学城附近选择店址,打算开设第二家店和第三家店。老板认为,学生有咖啡方面的需求,并且这个价格他们是能够负担得起的。
“低价咖啡”的风口来了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分别概括我以及周围同行对“低价咖啡”的定义。
价格大概在 10 元左右,比较便宜。豆子不一定是精品,但口感比较稳定。它不以第三空间作为卖点,而是以量来取胜。(也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所认为的“低价咖啡”。)
观察国内的咖啡消费情况,下沉市场有市场,一二线城市也有市场。单杯价格在 10 元左右,甚至更便宜的“低价咖啡”是有市场的。
1. 下沉市场的租金优势,让“低价卖咖啡”天然有空间
上个月写过一篇观察咖啡消费的稿子,其传送门为:咖啡加速“向下”:县城小店 5 年销量涨了 10 倍!在这篇稿子中,多个位于县城的咖啡馆,它们的销量都比几年前翻了 10 倍。
建小咖
建小咖位于福建县城建瓯,它用唯品的鲜牛奶制作拿铁,拿铁一杯售价 14 元,美式一杯 10 元。店里有常规活动,满 12 元减 5 元,或者有 2 至 5 元的抵用券。这样一来,一杯咖啡的价格甚至不到 10 元,一天的出杯量稳定在 200 杯以上。
幸运咖目前门店数接近 300 家。很多县城都有它的门店。这些县城门店的营业额达到了 6000 至 7000 元。并且还培养出了忠实顾客,这些顾客会稳定复购。
2. 一二线城市,以“零租金卖咖啡”的形式出现
全家的湃客咖啡,美式定价 10 元,拿铁定价 12 元。店内有常规活动,周一拿铁第二杯 1 元,还有 10 套餐,即一杯咖啡加上饭团或面包。去年,一个单品的销量就能超过 50 万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