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6 12:32:01

麦当劳弹性成本管理:金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与成功策略

管理会计的“楷模”是麦当劳。2009 年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给全球企业带来了深远影响,对很多企业而言甚至是致命打击。然而,有一些企业并未受到很大波动,反而表现得越来越好,麦当劳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它凭借弹性成本成功脱困金融危机。麦当劳是如何在全球面临金融困境、人人自危、草木皆兵的情况下杀出重围并独树一帜的呢?从麦当劳的经验可以看出,它强调降低运营成本和进行弹性管理。在金融风暴产生的时候,除了持续进行经营管理之外,其体系组织还具备很高的弹性。日前,在高顿举行的一次管理会计实践活动上,前渣打银行台岛区的财务总监程凯发表了这样的看法。别等到吃得特别胖了才开始考虑减肥。减肥瘦身这件事要从平时的每一个细节做起。如果等到吃成了一个大胖子才去健身,那个时候就已经跑不动了,并且还会给自身的心肺带来负担。企业的成本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如果把各部门都养得“过于肥胖”,固定成本过多,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企业就会四处陷入困境,资金运转也会出现问题。就算之后努力去应对,最终也难以逃脱企业大厦倾覆的厄运。程凯提及,企业的成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成本,这种成本会持续地耗费。另一种是变动成本,它与固定成本不同,具有很大的弹性,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出现。麦当劳方面,房租以及管理人员等属于固定成本。而直接带来利益的汉堡和鸡腿则是变动成本。它在金融危机来临之际能够成功摆脱困境,很大一部分缘由在于对固定成本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缩减,从而让经营更具弹性。

麦当劳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首先,它对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间的转化极为重视,并且竭尽全力让固定成本转变为变动成本。为达成此目标,麦当劳推行了外包、外购的政策。程凯提到,麦当劳的主要产品有面包和汉堡,而汉堡的生产是由外包来完成的。其次,麦当劳在人力成本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台岛有近 400 家餐厅,而市场部门仅 4 人。那么它的市场推广是怎样进行的呢?是外包出去的。麦当劳将所有的市场推广工作都交给外部公司去做,在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做麦当劳业务的情况,大家都会把最优秀的销售促销计划提供给麦当劳。麦当劳在中国很多省份开放加盟,将运营交给加盟经理,这并非是因为它缺钱。其实,这恰恰是它的精明之处。全球有这么多店面,如果都由自己来管理,人力成本将会是惊人的。而选择加盟商后,情况就会有所不同。拿薪水的人和加盟者的最大差别是什么呢?拿薪水的人下班就结束工作了,要是晚上让他做事就得给加班费,周末也和他没关系。然而对于加盟商而言,他们自己就是老板。所以麦当劳开放加盟并非是因为缺钱,而是希望能有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加入它的系统,从而协助它进行管理。麦当劳的加盟体系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这样做既节省了自身的人力成本,又能招揽并留住管理人才。在麦当劳体系中,提升的难度相对较大。当开店速度放缓时,员工会产生顾虑,比如“成为店面经理后,何时能被提拔?若我上面的经理一直不离开该怎么办?”为消除这一顾虑,防止人才被竞争对手挖走,麦当劳选择了加盟的方式,即“不再领取薪水,将这个店交给你”,通过让员工成为老板,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核心人才的流失。

中国有句古话叫“强龙不怕地头蛇”,但也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而麦当劳在全球范围的“开枝散叶”似乎打破了这一传统。它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得益于它“共享”概念下的全球战略伙伴政策。麦当劳很多东西是通过外包手段来处理的,并且涉及到很多合作伙伴。麦当劳的合作伙伴并非仅仅是厂商,在很多时候,它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全球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麦当劳逐步培育出了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伙伴,这些战略伙伴在众多国家与麦当劳展开合作。麦当劳的资源会与这些伙伴共同分享,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供应厂商的关系,而是战略伙伴的关系。麦当劳能做到“强龙不怕地头蛇”,加盟带来的战略伙伴起到了重要作用。程凯提到,到一个地方时,需要结合当地最有力量、最具优势的经营伙伴,借助当地的人来进行合作。借助当地人的优势,一方面能使成本得以转移,另一方面可以依据当地人的喜好创造利润,从竞争策略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另外,所谓的经销商模式是一种风险分散的方式。美国的公司有规定,员工在海外若发生法律纠纷,回到美国后需受美国法律的制裁。通过这种代理商模式,一方面能够分散法律经营方面的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将成本降至最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麦当劳弹性成本管理:金融危机中的生存之道与成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