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功能特征、技术内容及建设意义全面解析
7. 技术的发展。1) 具备配电数据通信的网络。4) 有着高级配电自动化。6)DER 并网技术包含两部分技术内容,一是 DER 在配电网的“即插即用”,二是微网(Micro Grid)。https://img1.baidu.com/it/u=290629588,47282173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30&h=500
8)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是指借助电力电子和高温超导技术来对短路电流进行限制的技术。建设智能配电网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SDG 能够促使配电网从传统的供方主导、单向供电且基本依赖人工管理的运营模式,转变为用户参与、潮流双向流动且高度自动化的模式。随着我国 DG 建设不断推进,会产生越来越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其一,能够实现配电网的最优运行,达到经济高效的状态。DG 运用先进的监控技术,对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及优化管理。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容载比,同时提高了其负荷率,使得系统容量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就可以延缓或者减少电网一次设备的投资,进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它还能够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SDG 能够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为用户提供符合其特定需求的电能质量。它不但可以克服以往因故障重合闸、倒闸操作而导致的短暂供电中断,还能够消除电压骤降、谐波、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为各种高科技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 3) 推动新能源革命, 促进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https://img2.baidu.com/it/u=2931028405,101935000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8&h=500
传统配电网的规划设计、保护控制与运行管理方式通常不考虑 SER 的接入。为了不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行,现有的标准或运行导则对接入的 DER 的容量以及并网点的选择都进行了严格限制,这种限制制约了分布式发电的推广应用。SDG 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接入大量的 DER 并降低并网成本,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降低化石燃料使用和碳排放量,在促进环保的同时,实现电力生产方式和能源结构的转变。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容易出现两点或多点接地短路的情况,这会进一步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及时查找并排除故障。随着配电网规模持续扩大以及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需要能够快速、准确且自动地确定故障分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