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约翰逊新冠肺炎康复后首次公开讲话,强调疫情风险仍在
当地时间 4 月 27 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再次于唐宁街 10 号门口向公众和媒体发表讲话。此前他因新冠肺炎入院,此次是时隔 22 天后再次站在这个位置上。他表示,政府不会过度放宽封锁限制,不会冒着引发第二次感染高峰的风险,以免“让民众的牺牲白费”。
3 月 27 日,约翰逊被确诊患上了新冠病毒。从那之后,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到 4 月 5 日,他住进了医院进行治疗。接着在次日,由于病情恶化,他被转入了重症监护室(ICU)。
英国在 3 月 23 日宣布全国“封城”,此时约翰逊尚未确诊。此前,英国应对疫情表现不力,政府遭到封锁过晚的批评,还被质疑企图靠群体免疫应对疫情而不顾及人命。
约翰逊重回唐宁街时,局面相较于他离开时并未更好。当下,英国新冠疫情依然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战胜病魔为约翰逊提供了一个重塑自身形象的契机,然而,尚未结束的疫情仍有潜在可能会侵蚀他被英雄化的形象。
约翰逊归来,仍毁誉参半
约翰逊患病住院期间,几乎所有英国人的心都被牵动着。与此同时,人们察觉到,他们对首相安危的担忧程度超过了自己原本的想象。
《金融时报》4 月 15 日发文指出,这场疫情危机原本有可能毁掉约翰逊,然而却使他变得更强大。他康复之后,或许会有一个重塑自身形象的契机。文章称,尽管约翰逊最初的抗疫计划已偏离轨道,但随着他开始谋划接下来的重建行动,他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极为紧密。
此前,约翰逊政府的抗疫政策遭人诟病。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和《卫报》等媒体有报道称,在疫情暴发初期,约翰逊 5 次未参加关于新冠病毒的紧急会议。到 3 月 2 日,即疫情暴发 5 周之后,英国确诊病例增至 40 例,此时约翰逊才首次出席“眼镜蛇会议”(编者注:英国在国家重大或紧急情况下召开的紧急内阁会议,因其英文缩写正好是英文眼镜蛇一词而被如此称呼),这让英国错失了一个多月的宝贵时间。英国在早期由于沟通方面的问题,没能及时收到参与欧盟 4 项联合采购计划的邀请。这使得之后出现了防护装备短缺的情况,在应对疫情时也显得捉襟见肘。
约翰逊入院 20 天后,每日新增确诊和死亡病例呈现放缓态势。英国已成为继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之后,第五个死亡人数超过 2 万的国家。此数字未包含英国疗养院、收容所和社区中,未能确定是否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
英国面临持续增多的确诊和死亡病例。英国各界对政府应对疫情不力的批评声在不断增加。英国日均病毒检测人数落后于德国等国家。英国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英国医护人员防护装备存在不足。英国养老院逐渐成为“重灾区”等问题都受到了广泛诟病。
约翰逊康复归来之际,民众对政府仍难言满意。从最新民调来看,英国民众对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表现的支持率降到了 52%,并且连续第二周呈现下跌态势。
英国《卫报》批评一些媒体和约翰逊的支持者,他们把约翰逊的健康比作国家的福祉,把他的康复说成是国家恢复力的体现。事实上,是约翰逊早先的领导以及政府准备不足,导致英国处于目前的弱势地位,可他的声望却在上升。报道指出,约翰逊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事迹,被精心设计成了漫画中英雄的超能力。
4 月 17 日,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表明,英国政府在应对新冠疫情时,在多个方面的反应都显得较为迟缓。并且,英国有可能会有大约 4 万人因此而死亡。
复工后的考题:遏疫情还是保经济
英国政府遭到各方批评,同时也在逐步调整抗疫策略,以弥补之前的不足,就像亡羊补牢一样。
全国“封城”已取得初步成效。美国政治新闻网站于 4 月 12 日有相关报道,指出英国每日新增感染病例数量逐渐平稳下来。并且,英国的病床数因新建的“方舱医院”而快速增加,同时每日因新冠肺炎新增的住院患者也呈现出放缓的态势。
英国卫生部在 4 月 20 日表明要加快扩充检测能力。他们将在英国新设立 3 个大型实验室,用于检测大量样本。英国国家新冠病毒检测项目的协调官约翰·牛顿教授称,这些实验室会与已有的相关实验室一同构成英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诊断检测网络。
英国《金融时报》在 4 月 18 日有相关报道。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称,当下社区里的感染率已降至“R1”以下,这意味着平均一名感染者传染的人数不足一人。不过,养老院的感染率目前依旧较高。但总体来讲,瓦兰斯表示,全国的感染曲线正趋于平坦,或许正在下降。
政府释放的信号对民众关于疫情的判断产生了影响。英国抗疫政策每一步都较为缓慢,然而看到欧洲部分国家疫情趋于稳定且正考虑逐步放松防疫措施,已封锁一月有余的英国人开始心动。同时,全国“封城”后英国经济遭受重创,一些预测数据表明英国正面临和平时期最严重的经济下滑。
如何在持续封锁的情况下与重启经济之间进行权衡抉择,这成为了约翰逊归来之后必须要面对的一道考题。
约翰逊在 27 日的讲话中未给出英国何时能够解除封锁的具体答案。他称现在无法确定何时能解除封锁,政府会在未来几天就此事透露更多相关消息。
检测与疫苗:解除封锁的现实障碍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称,目前放宽管制需满足五个条件。其一,要确保医疗系统能够应对疫情;其二,每日死亡率需“持续稳定”下降;其三,要有可靠数据表明感染率下降到“可控制水平”;其四,要确保检测和个人防护设备的供应可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其五,要确信任何调整不会带来第二波感染高峰。
《金融时报》表示,政府将大规模社区检测当作当前解除封锁的一种策略是极为重要的。如此一来,在限制解除之后,任何新出现的病例都能够被迅速地隔离起来,其接触者也会被进行隔离。
《卫报》有报道称,英国卫生部长马特·汉考克在上周作出了宣布。他将招募 18000 名志愿者,用于追踪新冠肺炎病例以及这些病例的接触者。
英国目前每天能够检测的人数不到 1 万。这与解除封锁所需要的规模存在差距。在没有大规模检测的状况下,剩下的唯一解除封锁的策略就是疫苗。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瓦兰斯称,不要对疫苗抱有过高的期望。他指出,任何新疫苗都必须确保其安全性,而不能仅仅关注其抗疫疗效,所以往往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
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此前表示,他们研发的疫苗有望在今年 9 月投入使用。然而,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吉尔伯特教授向 BBC 指出,尽管该疫苗的前景良好,但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能否成功投入使用。
英国内阁对于应该持续封锁还是重启经济这一问题,在约翰逊住院期间就已经分成了两派。
左右为难的约翰逊将如何抉择?
约翰逊缺席唐宁街事务期间出现了“权力真空”。首相职务暂由外交大臣多拉布代理。政府官员们遵循着约翰逊入院前制定的封锁方针。内阁对于是否延长封锁措施意见不一。7 日撰文指出,约翰逊的缺席使政府在关键时刻失去了方向感。
4 月 16 日,拉布进行了宣布。他称英国的封锁将持续到 5 月 7 日。拉布还强调,他支持约翰逊的封锁令,并且认为在现阶段不松懈是“至关重要”的。
一派包括卫生部长马特·汉考克认同继续封锁的决定。他们希望延长封锁期,以保障 NHS 不会不堪重负。汉考克觉得放松禁闭限制或解除禁足令并非当下急需之事。英国将进一步扩大新冠病毒检测规模,同时加大综合措施力度,让死亡率持续降低。约翰逊彼时还未复工,他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他经历过新冠肺炎的生死考验,最为关切的是解封是否会带来第二波疫情高峰。
一派持相反意见,其中有财政大臣里希·苏纳克,还有内阁办公厅大臣迈克尔·戈夫以及国际贸易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他们表示,长期封锁会致使经济衰退,应该尽早解除封锁,以此避免英国经济危机进一步扩大。
苏纳克称,预测显示,三个月的封锁或许会致使英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灾难性的下降,幅度达 35%。政府的其中一位顾问法拉尔爵士表示,期望政府能在三到四个星期内解除封闭措施。他同时警告,疫情的第二波无论怎样都会到来,并且呼吁政府应对此做好准备。
政府面临着来自部分保守党议员的压力,这些议员要求政府放松封锁措施。同时,政府也面临着党内捐款人的压力,他们也要求政府放松封锁措施。
有人建议要谨慎对待过早解除因新冠疫情而实施的封锁。英国央行总裁贝利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指出,在解封之后再采取措施进行限制,对经济造成的损害会更大。他还表示这种做法会严重打击民众的信心。
有人态度相对中立。英国天空新闻 26 日报道称,拉布在受访时指出,英国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的“敏感和危险”阶段,此时制定如何放松“封锁”的举措是“不负责任的”。不过,学校、企业以及运动场所能够以一种“新常态”的方式恢复正常。
BBC 报道称,工党领袖斯塔莫在 25 日给约翰逊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敦促约翰逊制定出关于何时以及如何解封的计划。斯塔莫还表示,如果不讨论解除封锁这件事,那么英国将会落后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
莱斯特郡议员安德鲁·布里德根认为,对于未来的这些重大决定,只有首相能够完成。
彭博社 4 月 21 日的一篇文章称,在生病之前,约翰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他肯定会时常把“解除封锁”挂在嘴边。然而,当他经历了重症之后,他将会拥有一种使命感。
26 日返回唐宁街,27 日就上岗复工的约翰逊确实顾不上召开每日疫情简报和内阁会议。他在唐宁街 10 号门口匆匆发表公开演讲,既忐忑又矛盾地表示,当下不会冒风险重启英国经济,也不会过度放宽封锁限制,同时建议民众遵守限制令,以避免出现第二次感染高峰。
我知晓这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我内心也期望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坚决不会放弃英国民众所做出的牺牲。约翰逊如是说道。
做出决定保持封锁或许并不困难,然而对于约翰逊来说,如何保住经济将是他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