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赏析:周紫恒老师带你探索中国最早诗歌总集的文学魅力
采桑书坊文化长廊《诗经》赏析
周紫恒·老师/整理
《诗经》在汉族文学史上属于最早的诗歌总集。先秦时期它被称作《诗》,总计有 305 首。它被选为儒家经典并一直沿用至今。汉朝时,毛亨和毛苌对《诗经》进行了注释,所以它又被称为《毛诗》。
《诗经》的作者成分较为复杂,其产生的地域也较为广泛。其中有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还有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同时也有许多原本在民间流传的歌谣。
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并且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含十五国风,这些国风皆为各地的民歌。这部分在文学上成就最为突出,其中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咏,还有对怀故土、思征人以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的表达。它是《诗经》中的关键内容。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它属于宫廷乐歌,总共 105 篇。在《小雅》当中,有一部分是民歌。大多是贵族进行祭祀时所创作的诗歌,有祈求丰年的,也有歌颂祖先品德的。《颂》是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乐歌以及舞歌,一共有 40 篇。
兴是烘托、衬托,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赋”与“比”皆为一切诗歌里最为基本的表现手法。“兴”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较为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为“起”,所以常被称作“起兴”,它在诗歌中对渲染气氛以及创造意境起着重要作用。
[名句赏析]
关关鸣叫的雎鸠,栖息在河中沙洲之上。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配偶。
雎鸠在河中相对而唱,栖息于小岛上。那文静美丽的好姑娘,时刻萦绕在我的心间。
蒹葭呈现出苍苍的模样,白露凝结成了霜。那所说的伊人,在那水的那一边。
河边的芦苇呈现出青苍苍的样子,到了深秋时节,露水凝结成了霜。心中所思念的那个人在哪里呢?就在那河的那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问我在寻求什么。高远的苍天啊,这是怎样的人呢?
了解我的人,能够道出我心中的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会以为我有什么需求。那高远的苍天啊,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皎皎的白色骏马,在那空旷的山谷之中。一束新鲜的青草,那个人就像美玉一样。
皎洁的白色骏马,在那空寂的山谷之中。它正在咀嚼着一捆青草,而那个人如同美玉般美好。
呦呦鸣叫的鹿儿,在野外吃着苹草。我有尊贵的宾客,为他们弹奏瑟,吹奏笙。《诗经•小雅•鹿鸣》
野鹿呦呦而鸣,似在呼唤同伴,于野外食艾蒿。我有诸多佳宾,以鼓瑟吹笙之礼相邀。
普天之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君王的土地;四海之内的百姓,没有不是君王的臣民。大夫们分配任务不公平,只有我从事的事情最为贤能。
广大的天下,皆为王者之疆土。自土地至海滨,皆为王者之臣子。大夫派遣劳役不均,我之事独艰辛。
孔子谈及《诗经》的思想内容时说,“诗三百,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谈及它的特点时则说,“温柔敦厚,这就是诗教的特点”。孔子还说,“不学习《诗》,就没有办法说话”,并且经常用《诗》来教育自己的弟子。这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9 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在其专论《从诗经看中国古代的风俗民情》中明确指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的非常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它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社会生活;还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发展程度。
《诗经》是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它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融入了华夏文明的血液之中。
采桑书坊写作宝典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沟通
白菜老师
这句话源自《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学年习作目标的首个目标。此句所展现的,不只是一个习作目标,还清晰地向我们表明,学生写作的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自我表达以及与人交流。
然而在现实教学里,我们常常忽视了从这个高度来展开作文教学。试问:当你让学生写作文时,学生真的是因为“自我表达”的需求而写吗?看看那些绞尽脑汁、抓耳挠腮的学生就应该明白,很多时候,他们写作仅仅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罢了。
从笔者的角度来看,要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热情,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去尝试。
https://img1.baidu.com/it/u=2513346619,77907020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一是作文题目尽量保持开放状态。如果作文题目的写作范围过于狭窄,那么学生可选择的空间就会变小,要激发他们自我表达的热情就会变得较为困难。与之相反,当学生的选择空间变大时,他们自我表达的积极性就会更高。这正是话题作文比命题作文更受学生欢迎的缘由。
一是用好范文,以激起学生自我表达的需求。像《一件难忘的事》里的《阿姨送我上医院》这篇范文,让学生通过读文品句,能够深切体会到阿姨那种“不是妈妈又似妈妈的热心助人”的品质。接着,让学生讲述自己内心深处那些难以忘怀的事情。我认为,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表达的热情。
三是在进行审题讲评作文时,要谨慎使用“写作文”这个词。不能一进教室就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写作文。”因为学生听到这句话后,兴趣会至少减少一半。我认为,我们应该经常用类似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例如:“你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行不行呢?”“你这里的表达不太清晰,老师和同学们很难理解啊!””……这样的引导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
这样的引导引出了学生作文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即学生作文是给谁看的。大人作文有许多现实需求,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每一次作文只是完成一项无法逃避的任务,那是非常糟糕的。表达通常是有目的的,要么是自己写给自己看,要么是为了与人交流。更多的时候,自己写的文章是要给别人看的。学生若能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那么笔者相信,他们“自我表达”的热情会提升很多。所以,教师应当清楚地向学生传达,作文不只是供自己观看的,同时也是要给他人看的。
采桑书坊园丁随笔
姚大帅
文/宋雪蕾·老师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最为可爱。他们的脸上稚气未脱,那脸上写满了真诚,也写满了亲热。他们既有两年的读书经验,又对老师特别信任。
上课了,他们都在大桌子两旁。他们一律侧着半边身看着我。他们的模样很整齐,齐刷刷的。他们的眼神明亮,忽闪忽闪的。他们就像一群从南极来的小企鹅,正等待着发新鲜鱼儿来喂他们。
小姚是位老学员,具备写作基础。他在回答问题时喜欢夹杂几个成语,以此显示自己语文功底深厚。那天我提及春天,他立刻急切地说:“我知晓春天的好词好句,比如阳光明媚,还有春暖花开,以及春意盎然,以及春风扑面……”哇,他能一下子拎出这么多和春天有关的成语,看他那一本正经的神情,着实让人忍俊不禁。由于他文章写得不错,经常被老师表扬,同学还封他为“姚大帅”。他对这个称呼挺满意,自己会称呼自己为“大帅”。当遇到我时,他会故作姿态地挠挠头皮,然后说当大帅是很劳累的。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嘴上说着累,但脸上却满是乐滋滋的神情,内心其实是挺享受的。
课间他询问:“老师,您现在为何不打五角星了呢?”在暑假班时,我曾通过在好句子上打一个小五角星的方式,来表示对他们的鼓励和赞赏。他很看重这样的五角星,肯定回家数过每篇文章上五角星的个数。我对他说:“你们要是喜欢,我就打五角星。”那芝麻般大小的小五角星,让学生心中充满了欢愉。那就满足他们那美好且向上的愿望吧!他是个爱说话的小男生,他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你真小气呀,背出段落才敲一个章。”他们把自己和别的老师一比较,发现到我这里拿章不太容易。他说:“好啊,我要做既有标准又很大方的老师。从今天起,背熟段落就奖励三个章。”接着,“啪!啪!啪!”一下敲了三个章,他捧着本子,脸颊上胖乎乎的肉鼓得更高了,脸上洋溢着笑容。
走出课堂后,大厅中弥漫着诱人的披萨香气。他从妈妈刚买的一盒披萨里拿出一块,热情地说道:“老师,您吃一块吧!”我含笑对他的好意表示感谢,不想在家长和学生面前展现吃相。他大声嚷着,豪爽地分给那些小馋猫同学每人一块,他不愧是有气度、有侠义心肠的“姚大帅”。
上完他们班一个单元后,很久没再见面。那天,他一见到我,就惊诧地脱口说道:“老师,你变了!你的头发剪短了!”接着又问:“现在这样好呢?还是以前好呢?”我回答:“以前我的头发是卷卷的。”他接着问:“那你是喜欢我以前的卷发吗?”然后,他咧开那红润的小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一个老师给学生上过几节课,在课堂上,他不仅讲授作文,还与学生进行生活方面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彼此在情感上的距离缩短了,陌生感也消除了,进而能够走进对方的心里。只有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才能够收获这样亲和的附加值。我舍不得不经意间失去它,于是用文字将它珍藏起来。因为师生情是无价的。
上海市作家协会有一位会员叫宋雪蕾,她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新民晚报·夜光杯》的专栏作家,现在她是采桑书坊的金牌作文教师。从事儿童文学写作与教学工作时间较长。在《娃娃画报》等刊物发表作品,其中有《小青蛙报》《好儿童》《少年报》《童心周刊》《小学生拼音报》《嘟嘟熊》《小朋友》《幼儿园》《妇女家庭》《新闻晚报》《幼儿智力世界》《年轻妈妈之友》等。发表的作品近百万字。
采桑书坊第一推荐
我眼中的好老师
李熹涵[复兴初级中学·八年级]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位老师就如同一个旅行者,他背着装满学问的行囊,在我的世界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我称呼他为“菠菜”老师,这是亲切的称呼。原因之一是他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波”(取谐音)。原因之二是他与生俱来的热情,让人感觉莫名的亲近。“菠菜”老师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很有大学者气的黑色圆框眼镜。由于度数很深,那眼睛总是不知疲倦地在“滑滑梯”。他的习惯动作是抬抬眼镜,耸一下肩。
上“菠菜”的作文课,能感受到和其他老师有所不同。有一次写山茶花的时候,他将手背在身后,然后神秘地对我们笑了笑,接着就问我们知道他要上什么吗?还没等我们回答,他立刻伸出手,只见他的掌心里躺着一朵深红色的山茶花。他从花蕊开始观察,接着和我们一起一片一片地观察花瓣。我们口中说出的每一个词,像“娇艳”,像“妖娆”,像“如仙女的晚礼服”这样的,都逐一变成了他的板书。
学校的语文老师教我们写关于“爱”的作文,其板书是通用版的。“生动”“创意”之类的要求,至少被重复了几百遍,不用思考就能背下来。然而,最后的结果却是,总是“雨中送伞”“雨中送伞”“雨中送伞”!仿佛这是唯一能够表达“爱”的主题。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老套的选题竟然很得老师的赏识,还被批为“优”!“菠菜”老师对这类没有新意的习作极为厌恶。在这方面,我与他的看法是一致的,我们站在同一立场。
上“菠菜”老师的写作课期间,我的作文一直处在“巅峰”状态。富有灵感和创意的词句不时注入我的笔墨,在字里行间流淌。像“风游离于草丛中”“那辆漆着绿皮的老式火车缓缓带我驶向广袤的天边”等,这些让现在的我依然觉得自得的字句,都源自他的循循善诱。我写得越有劲头,他批改得就越有力。常常是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突然一拍案,举起我的作文纸,大声叫道:“好文!”那激动之情难以言喻,接着猛地灌一口咖啡,在同学们专注的目视下走到我身边,轻轻拍拍我的肩膀,说道:“写得好!”然后把那划满红笔批注和波浪线的作文纸交到我的手中。每每到了这个时候,我的心里就仿佛被涂上了厚厚的一层蜂蜜,甜得让我几乎透不过气来。
印象中那节作文课,他如同往常一般讲得很生动。我们听得也很有兴致。下课的时候,他拿出手机,装作很平静的样子说:“我要被调回总部去了……”之后他说了什么,我完全没听进去。只感觉天瞬间就阴了,仿佛还刮起了风,心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
后来,他把临别合影的照片给了我。照片里的我没有笑,大家也都没有笑。然而,他却摸着我的头,手搭在我的肩上,咧嘴笑得十分坦荡,就像平时那样热情和爽朗。再之后,我和他通过几封邮件,他还帮我修改过几篇习作,之后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
三年时间里,他的课堂作文我一篇都没扔掉。不久前在整理箱子时,从箱底又翻出了那些习作。我用手抚摸着纸上的红笔和黑笔留下的轻轻淡淡的痕迹,仿佛就像是在昨天,不,就像是前一秒,刚刚还在上他的作文课。他那激情澎湃的声音,就如同海燕一样,长久地在我的心灵上空盘旋。他这位旅者,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一行行看似平淡却令人难以忘怀的印记。狂风和海水只会让它们刻得更深、更有份量。
致心灵的旅者——我的“菠菜老师”。
采桑书坊真情实感
给父亲的一封信
敬爱的父亲:
您好!很久都没有给您写信了,过得怎么样?
从儿时到长大,我始终在您的严厉之下成长,仿佛一直承受着这样的“煎熬”。很快,对您不满的哀怨便涌上我的心头,占据了我幼小的心灵。即便事后母亲会竭尽全力地安慰我,把您的好处都说尽,有时我会被说服,但没过多久,“折磨”又再度出现,让我对你的怨恨越来越深。
不知从何时起,你开始对我格外好,好得异乎寻常。你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将我从家庭中的“社会最底层”提升到了“高高在上的位置”。对于我的想法和需求,你总是“很特别地”顺从我,满足我,仿佛摘取天上的星星月亮都不是难事。
一个早晨阳光明媚,我在小窝里悠闲地看着最近才出的新书,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享受着书籍带来的乐趣。这是个愉快的时刻,然而,一阵刺耳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我不情愿地接起电话,极不耐烦地喂了一声,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带着哭腔的声音:“你赶紧到医院来,你父亲快不行了……”瞬间,我愣住了。安静持续了几秒钟后,我将电话扔下,不顾一切地冲向医院。刚奔到手术室前,身着白大褂的医生缓缓地走出,在看到我们的那一瞬间,平静地摇了摇头。我的手心变得冰凉,泪水渐渐涌起。医生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已经尽力了,请节哀。”“不要!”母亲惨叫一声后晕倒在地,医生和护士赶忙一拥而上,我的双脚无力地抬了起来。
来到你身旁,缓缓揭开那刺眼的白布。我的心瞬间变得冰冷至极,你静静地躺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就好像只是在沉睡。仿佛你睡一觉之后,还能够起身,陪我一起肆意发疯,一起欢快游戏。
这些天非常枯燥。我们很快办完了你的葬礼。有一天,回家去收拾你的遗物,然后发现了一个长长的盒子。打开这个盒子一看,竟然是一个最新款的苹果手机。在手机屏幕里面看到了一些黑色的字,上面写着:致我亲爱的孩子,祝你生日快乐!生日,这是一个我自己都快要忘记的日子,然而你却还记得。接着是一段录音,我轻轻地按下播放键,你那熟悉的声音就在我的耳边回响起来。
https://img2.baidu.com/it/u=3075291159,111074099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25
亲爱的孩子,祝你生日快乐。这是我陪伴你度过的首个生日,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生日。实际上,我很早之前就被诊断出患有绝症,存活的时间不会太长了。我利用最后的这段时间来弥补你,希望你能够原谅我之前对你过于严厉的行为,好吗?我坚信,你还有妹妹,一定会拥有幸福的,一定会的,对吗?
我握着那个手机,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我说道:“爸爸,没错,我们会幸福的。因为我们听到了你的声音,你又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依然是一家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非常幸福。”
可是,你再也听不到我们的欢声笑语了。祝你永远快乐,幸福。
您的孩子:焦方雯
2013.11.17
(指导老师:宋雪蕾)
采桑书坊创新作文
意外的生日礼物
张禧越[虹口第六中心小学·四年级]
十岁生日的这个晚上,我的一大家子以及我的好朋友们,在 KTV 为我举办生日 party。我的家人中,爸爸在欢快地唱歌,妈妈也在欢快地唱歌,姑姑在欢快地唱歌,姨妈也在欢快地唱歌,同时大家还有的在跳舞。大家玩得非常尽兴,真的很 high!
突然,有一阵敲门声响起。接着,一位服务员叔叔走了进来。他面带微笑地说:“小朋友,这是一个神秘的人送给你的生日礼物。祝你生日快乐哦!”然后,我们小伙伴们开始了各种猜测。有的小伙伴说:“它扁扁的,像一本书。”有的小伙伴说:“不会是笔记本电脑吧?”还有的小伙伴说:“难道是一封信?”
终于到了可以打开包装的时刻,大家都急切地往我这边聚拢过来。哦!在这小小的包装里面装着的竟然是一部(某种物品),并且,还有人给我发来了一条对于我们小朋友而言已经算是很长的短信。大家都让我登上讲台去读这条短信,那好吧,我就读了。
亲爱的张禧越:
你好。今天是你的十岁生日。从你的表现能看出,你们玩得很开心。因为你十岁了,意味着长大了。我们一致同意送你一部手机。你要努力学习,快乐地成长。最后,祝你生日快乐。
你们当中的一个
这是一份意外的生日礼物。大家都热烈地鼓起掌来,包厢内的气氛达到了顶点。我立刻开始了“严刑逼供”。究竟是爸爸送的呢,还是妈妈送的呢,亦或是姑姑?还是姨妈?我挨个询问过去,居然没有一个人承认。
到现在,我们都没能猜到谜底。然而,这封短信必定是一位大人所写。尽管我不将生日视为很重要的事情,但他却给予了我最温暖的祝福。究竟是哪个亲人送给我的,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我已经体会到了亲人们深深的爱,并将其铭记于心,同时还把这件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采桑书坊课堂写生
取月
王乐山[兰生复旦中学·七年级]
月明亮且清澈,如同山林中荡漾的潭水,在波动着,还叮叮作响。然而,月虽明,却不如家乡的好。家乡的月亮,仿佛是心中那坚固的城墙,有了它,即便风雨再大也无需害怕。但如今,已过去几十年,物是人非,亲人都成了记忆,缥缈着向远处飞去,再也无法追回来。
诗人喝醉了。他开始吟唱,吟唱时而委婉细腻,那婉转的声音如同童年那美好的时光;吟唱时而低沉悲伤,仿佛在倾诉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生的不如意;吟唱时而高亢激昂,奏出了胸中的热血。然而,到头来,他也只能滚下老泪。他的那双手,早已失去了光泽,变得干瘦,上面布满了刀刻般的辛酸。他用手去捞月,酒坛中的月亮是那般美丽,他张开手,搅动着这天池。月亮打着旋儿,他忽然心中一凉,担心月亮会丢失。他发疯似的去捞,去舀,还用袖子浸着……但最终什么也没捞到,一场空。他双眼蒙眬,更加无助。他又喝了一口酒,心灵变得空落落的,忧愁把一切都带走了,毕竟“借酒消愁愁更愁”。
昔日好友皆已离世,今生境遇这般凄苦。数十载光阴,恰似这轮月;如今依旧是那轮月,却再也不会相同了。
他朝着窗口走去。此时,水雾四处弥漫。接着,一阵风吹过。之后,就只剩下几条在风中飘舞的白丝带了,而窗边也只剩下这独有的景象……
纸月
周嘉皓[新北郊初级中学·七年级]
夜,在山顶的树林里。这里除了黑暗和寒风,没有一个人。黑夜仿佛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在人间肆意妄为,吞噬着光明。树林发出瑟瑟的声响,无人能知晓其中蕴含着什么。
草丛开始捣乱,发出隐隐约约的声音,把林中的一切都给打扰了。它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黑影在山顶缓缓挪动,一位书生出现在了黑夜之中。他手中的白纸就像一盏明灯,在这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他感叹道:“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今日在此游玩一番,更加思念故乡,感伤离别。月兄,你说该怎么办呢?”林间开始发出声响,被一缕烟云遮挡住的月亮,仿佛在拒绝与时间有任何联系。
书生的脸色更加阴沉了,接着絮叨道:“你要是今天不回话,我肯定会在这儿等一天。”随后,他端坐在草丛边。此时月亮更暗了,仿佛生气了一样。寒风与书生对抗着,然而一切都被书生挡住了。他掏出那盏“明灯”,灯光映衬着月亮时隐时现,他静静地剪下一轮纸月,不禁流下了清泪,说道:“我的弟弟和我分别多年了,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月亮已再也看不见,留下书生独立林中,与寒风无尽的怒吼……
留月
焦方雯[北虹初级中学·八年级]
黑夜笼罩下的皇宫里,仅有卑贱的太监以及威武的侍卫在那地形复杂的宫路上进行打更和巡视。单调的宫殿,就好像一个极为可怕的地狱一般。一旦进入其中,就难以再回来了。有传闻说深宫里十分可怕,是非根本无法分辨,有众多怨鬼亡魂在此丧命。因此,皇宫一方面是富丽堂皇的,另一方面也是邪恶恐怖的。
宫妃,在贫民眼里,是华贵且高尚的象征。宫外,有一双双满是羡慕、嫉妒、恨的眼神紧紧地盯着她们,然而谁能知晓她们所经历的辛酸与艰苦呢。抬头能看到四方的天空,低头能看到四方的大地,她们就如同金牢里的金丝雀一般。她们内心渴望着自由,渴望能够展翅飞翔,可往往现实却与她们的期望相违背。倘若时光能够倒流,她们宁愿舍弃生命,也不愿将青春白白浪费在这深宫中。
在一个雪夜,一位宫妃来到庭院。她缓缓抬起头,望着月亮。接着,她轻声呢喃道:“月啊,你能否在此多停留一时呢?等我心中的冰霜被这炽热的月光融化后,你再离去吧……”她心中的月也轻声低唱着:“错过了花季,又能去怨谁呢?花是不会应允怨悔的。”她笑了,那笑容如同惨淡的月色,映照出了她的憔悴,但她却不能后悔。
采桑书坊同题精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