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一年内用户突破8000万,电商市场新星崛起背后的秘密
前些日子(2016 - 11),笔者在广州游玩。在地铁站中,笔者看到了一个广告海报,上面写着:拼多多,八千万人都在拼的购物 APP!这让笔者一下子愣住了?竟然有 8000 万?!我的天呐,我之前都没听说过拼多多,现在就已经有八千万用户了?!
回去进行查询,再次令人震惊:2015 年 9 月底开始上线……这意味着,刚刚上线才一年,就有八千万用户?!
在电商市场呈现一片红海的态势下,拼多多在一年时间里从淘宝、京东等巨头处强行获取了 8000W+的用户,这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截至 2016 年 11 月 11 日,安卓市场的下载量为 8000W。你没看错,这里没有算 App Store 的下载量,仅安卓市场就有 8000W 下载量了。
厉害了我的哥!笔者赶紧下载下来体验体验,开开眼~
一、产品使用流程
简单来说,拼多多宣称自己是一款以电商加社交为主要特色的产品。电商比较容易理解,因为拼多多主要是做团购的。然而,电商加社交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首先来查看一下拼多多 App 的主要使用流程。
团购的参与者接触拼多多的过程通常是这样的,并且下面有图展示:
朋友在群里发了个链接,卧槽,好便宜,点进去看看!
进来后,看到了商品以及价格,我感到很懵,心想真的这么便宜吗?但是什么是拼团呢?在这个 H5 里面有一个关于拼团的介绍,点开来看一看吧?
懂了~原来是这样~参团!
支付。
过两天接到了快递的电话,然后去收货。发现商品的质量挺不错的,而且这个价格真的很实惠呢!接着就打算下个 App 来看看。
团购的发起者使用拼多多的主线流程是这样的(下有图示):
在拼多多当中找到自己想买的商品,点击进入商品详情页面。
在商品详情页面里,能看到平常电商产品中那种立即购买的按钮,在拼多多里变成了“X 人团”按钮,我点了它。
支付。
开团啦。是 10 人团呢,我得去找人跟我一起拼团呀,要把它分享到朋友圈,还要分享给好友!
再到APP上发现拼团成功了~好,我等着货到就可以了~
收货!
二、场景及用户画像
https://img1.baidu.com/it/u=2078967462,102872243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59
这样一分析就很简单,我们能够看出,在买家这一方面,拼多多主要的用户以及其使用的场景可以分为两类:
A 用户有了剁手的想法,打开拼多多后,找到了符合自身需求的商品,接着开团或者参团,之后将其分享到微信,以便寻找朋友一同拼团。
用户类别:主动用户
需求:购买商品
痛点:希望以最低价格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
场景二:B 用户在逛微信时,看到一个朋友将一个链接发到群里。这个链接表明,参与拼团就能以很低的价格买到一件不错的商品。B 用户觉得不能错过这次优惠,于是点击链接参与拼团。
用户类别:被动用户
需求:遇见想买的商品
痛点:不知道买什么,寻找的话需要付出大量时间
三、产品分析
从上面的用户画像可知,拼多多是一款平台类产品,其用户群体有三类,分别是主动用户、被动用户和商家。围绕这三类用户,拼多多的核心业务逻辑如下:
各电商平台本质上属于购物平台,重点在于买家与商家的关系。买家会主动去寻找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这样一来,流量的中心就是各个平台。因此,淘宝、京东等平台会开展活动、投放广告,想尽各种办法来获取更多流量,因为流量对它们而言至关重要。
拼多多是不一样的,走出了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我们要打造社交式购物平台,注重买家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每个人都成为流量的中心。
拼多多把每次购物的用户划分成了主动用户与被动用户这两部分,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主动用户的职责是寻找商品,在开团之后将其分享给朋友;被动用户则是在微信上看到主动用户发送的一个链接,一看,觉得商品非常好,价格也便宜,于是就购买了该商品。
而拼多多这个业务逻辑中最重要的核心点就是:
用户为何要分享?他正常地购买一件物品,你提升了他购买该物品的成本,他会乐意吗?
一个最简单的理由是贪便宜。当然,仅仅只是贪便宜是不够的,不然那些各种转发可降价的公众号早就都发展成平台了。拼团不仅是帮助朋友,我看到一个实惠的商品,分享给朋友看他是否需要,这也算是帮他一个忙。他省去了挑东西的时间,还买到了实惠,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为什么被动用户会参团?而不是使用淘宝京东来购物?
被动用户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东西,也不知道自己想买的东西。在淘宝京东上逛半天才能找到想要的,这很麻烦。有了拼多多后,情况不同了,偶尔朋友在群里发一链接,东西物美价廉,自己不用花时间去挑选了,这太好了,于是可以尽情买买买。
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每个用户都成为了流量的中心,这自然使得拼多多具备了以下两大竞争优势:其一,其二。
1. 社交流量获取, 极易触达用户。
https://img1.baidu.com/it/u=2713063701,123104153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10&h=500
用户通过分享到微信上凑人数来买实惠,以此形式达到了吸粉和团购的双重目的。拼多多无需像其他电商平台那样思考如何获取流量,而是直接借助超级应用微信的流量,借助社交链的传递迅速获取用户,其流量获取成本较低。
. 拼团模式, 商品价格低廉。
与团购相似,能把更多用户凝聚起来,提升用户与商家的议价能力,所以能极大程度地获取商品让利,用更低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而且,因为流量成本不高,拼多多上的商家需支付的广告费用随之降低,自然就能以较低价格出售商品,借此吸引用户,获得更多交易量。
在电商领域中,具备这两大特点就已经能够让其他竞争者远远落在后面,难以企及了。
四、产品前景
1.巨头之间的互相掣肘。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得知,拼多多是重社交关系链的产品,且目前依赖微信生存。我查看拼多多资料时,注意到一个信息,即拼多多 B 轮融资领投方包含腾讯。
张小龙日前揭露小程序的情况中,首批微信小程序里有拼多多的位置。
腾讯在社交领域是无可争议的霸主,这很耐人寻味。就如同阿里在电商领域是领头羊一样。那么,拼多多会不会是腾讯在电商领域布下的一颗钉子呢?它会不会用社交+电商的方式,对阿里电商的发展斜插一脚呢?
那么有几个问题需要思考:腾讯爸爸会对拼多多产生怎样的影响?拼多多会怎样利用爸爸给予的资源?拼多多能否完成重任对阿里的电商帝国有影响吗?
. 电商领域的残酷厮杀。
拼多多一年便拥有了数千万用户,从其成长曲线来看,依然有着十足的后劲。今年(2016 年)7 月,它获得了 B 轮融资,9 月又并购了拼好货,在拼团的社交电商领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在此情况下,前方的对手仅剩下淘宝、京东、唯品会、美丽联合等几大电商巨头。拼多多将会如何与各方展开博弈呢?是会折戟沉沙、昙花一现,还是能够杀出重围、惊艳四方?
3.拼多多面前的难题。
在拼多多诞生至今的一年多里,已经暴露出不少的负面新闻:
买家收到烂水果,也就是说拼多多品控存在问题;
买家收到假货,这是电商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肯定会出现的问题;
首页抽奖存在欺骗消费者的现象。这或许是因为产品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未能协调好。
……
在快速的产品发展和迭代过程中能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会直接决定拼多多到底能走多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