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性教育正式纳入未成年人校园学习
近年来,未成年人以及幼儿遭遇性侵、性骚扰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近日,教育部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印发了出来,该《指南》指出要把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地融入到中小学的课程教材当中,并且要求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对“性骚扰与性侵害”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应对。中国在儿童性教育方面一直存在相对缺失的情况。在学校里,人们羞于向孩子提及相关内容;在家庭中,也是如此。《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性教育将正式进入校园,被纳入未成年人校园学习的范畴。这样,未成年人就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光明正大地接受正规的性教育,既能学会用正确的方式保护自己,又能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https://img0.baidu.com/it/u=2336401361,629016479&fm=253&fmt=JPEG&app=138&f=PNG?w=1080&h=472
2007 年时,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此纲要首次把“性侵害”以及自然灾害和校园暴力等一同纳入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的范畴之中。但儿童性侵相关案件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在 2017 年至 2019 年 6 月期间,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犯罪案件达到 8332 件。同时,有公益组织发布的调查报告表明,2020 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有 332 起,受害儿童超过 840 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为 1 岁。小学和初中学龄段的儿童受侵害比例较高。熟人作案的比例超过七成。校园和培训机构是案件高发的场地。并且,由于案例具有特殊性,再加上受到社会认知、风俗习惯、传播规律、搜索规则等因素的影响,性侵儿童案例经大众媒体报道而进入公众视野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实际上发生的案例可能远远超过现有的数字。
可见,仅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会儿童正确的性知识,并且教会他们正当的防卫方法,他们才能够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
https://img0.baidu.com/it/u=2370744448,111043194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0&h=400
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是将性教育写入教材,这一步极为关键。各个学校需高度重视这一教学工作,配备专门老师进行讲解,把生命安全教育提升到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程度。尤其学校要依据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性侵害教育,切实做到“授之以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