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趋势:多元化需求与务实策略
原先主要围绕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近两年数字化程度稳步提升,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中企的数字化转型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快速调整,同时也展现出了不足以及新的需求与趋势。9 月 13 日举行的《2023 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媒体发布暨圆桌会上,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总裁哈亿辉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变得越来越务实。企业在关注降本增效的同时,其需求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它们既会谈论战略方面的内容,也会关注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可以说,“数量增多了,内容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哈亿辉向第一财经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中企在过去的五年间投入了大量资源。然而,去年整体投资出现放缓的情况,这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思考的时间。“之前存在一些为了科技而进行投入的情况,现在则是真正开始思考到底该往何处前行,以及如何推动业务中最核心的创造价值的能力。之后才会真正着手推动下一步,即明确转型该如何去开展。”
需求的变化,对应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指数》称,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在持续攀升。遭受多方因素挤压的“挤压式转型”,使得企业面临的窗口更短,挑战也更多。这给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高要求和多维度的挑战,让更多中企更深刻地理解了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它们开始将数字化作为企业整体转型战略来进行讨论,而不再仅仅停留在技术革新的层面。中国企业渐渐明白,数字化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概念或者技术选择,而是与企业的生死存亡紧密相关的整体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企数字化转型也呈现出不足。
https://img1.baidu.com/it/u=112996592,365367480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埃森哲最新发布的《2023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以下简称《指数》)表明,挤压式转型以及行业颠覆的程度在不断增强,仅有一小部分中国企业能够持续且从多个维度深化转型战略,从而为下一阶段的转型和增长做好准备。
埃森哲连续六年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第一研究所)合作完成了《指数》,目的是持续跟踪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今年的研究包含五大关键维度,分别是开创竞争新前沿、进行全局性拉通、打造数字核心、融入可持续发展以及释放人才力量,一共覆盖了来自八个行业的 550 余家中国企业。
《指数》提出,受访企业中仅有 2%通过打造数字核心能力来重塑各业务和各职能,并且致力于开创竞争新前沿,从而成为企业变革道路上的“重塑者”。同时,技术在重塑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 46%的受访中国企业表明会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领域增加投资。
中国企业在关键数字化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均衡。例如,在优化运营领域,中国企业进行了精耕细作,其得分仅为 58 分(以未来理想企业的满分 100 分来计算)。同时,在打造数字核心以及释放人才力量等指标上,中国企业的得分偏低,低于 40 分。另外,大部分中国企业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业务转型上,还没有意识到企业重塑是一个持续且动态的过程。其中,只有 22%的受访中国企业对转型部署进行了全面的考量,认可数字化转型需要持续进化的企业不到三成,仅为 28%。
为此,《指数》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勇于做先行者。要将重塑战略延伸至企业的全部业务以及各个职能领域,以此来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当下,仅有一小部分中国企业制定了新的行业目标,所占比例为 14%;还有 66%的企业仅仅将目标限定在当前的市场以及竞争者范围内。
https://img2.baidu.com/it/u=3436898361,267267164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07
其次,要具备全局视角,致力于建设全企业协同的局面,以实现整体转型所带来的多维价值。研究表明,有 20%的中国企业开始持续着力于跨部门或跨职能的能力建设,然而,仍有 37%的中国企业在对单一职能部门进行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工作。
第三,要把数字作为核心,达成业务的敏捷性与技术的韧性。一方面,要以云作为首要选择来构建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要搭建大语言模型(LLM)所需要的现代化数据平台,实现能够扩展的技术平台和应用,并且要能够有效应对安全风险。《指数》表明,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有 37%的企业打算投资云技术,36%的企业期望投资安全领域。
第四,要借助绿色升级这一方式,强化可持续创新业务。并且,可持续将会逐渐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首先,要引导全体人员参与进来。接着,构建未来型的人才资产。人才战略对于企业的重塑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和全球平均水平(52%)相比,当下只有百分之三十(33%)的中国企业认同这一观点。
哈亿辉认为,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投入方向有待确定,机会需要重新确认。市场存在诸多机会,而战略意味着做出选择。他会鼓励客户把握平衡,不能只专注于运营优化,必须在核心业务上思考如何推动产品销售,同时也需要有创新的想法和业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