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8 14:35:52

胆结石的成因与中医治疗方法详解:胆固醇、胆色素及混合性结石解析

现在有很多人患有胆结石。很多人仅仅知晓胆结石这一病症,然而对其却了解得并不充分。正如所说的“知己知彼”,今日我将为大家阐述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以及与之对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胆汁难以排出,在胆囊里日久堆积,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固体物质,这种固体物质就是胆结石。

胆道结石依据成分来划分的话,有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其中,大部分的胆道结石是胆固醇结石。

胆固醇结石通常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大多与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存在关联。

胆色素结石较为常见。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胆色素结石的形成;胆汁分泌异常也会致使胆色素结石形成;慢性肝病同样会造成胆色素结石的产生。

混合性结石是由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混合而成。导致混合性结石的原因有多种,例如饮食不节制、身体肥胖、长期不食用早餐等。

胆汁为什么会堆积呢?这与它的好兄弟——肝有密切关系。都说“肝胆相照”,肝和胆互为表里,它们相互配合,一起完成人体的一系列生理功能。

https://img2.baidu.com/it/u=3951178328,462523501&fm=253&fmt=JPEG&app=138&f=PNG?w=500&h=666

具体而言,肝具有主疏泄的功能,能够对情志进行调节,还能促进消化,以及分泌和排泄胆汁等。胆的作用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以此来帮助消化食物。肝胆之间借助经络相互连接,并且相互产生影响。

肝出现问题,会致使疏泄功能出现问题,接着会影响胆汁排出。郁积化热后,热气又会反过来对胆汁进行“熬制”,这样胆汁中的胆固醇成分就容易被分离出来,从而形成胆固醇结石。

喜食肥甘厚味的话,体内容易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停留,会蕴结于胆。蕴结于胆的湿热会导致胆汁疏泄出现问题。胆汁疏泄出现问题最终会形成结石。

湿热型胆结石,中医有什么方法呢?

临床上,若遇到因湿热而患胆结石的患者,我都会选用这个方子,它具有清热解毒以及排石化石的功效。

我比较常用“四金”的组合方子。具体来说,就是金钱草、鸡内金、郁金、海金沙的组合。

其中,金钱草具有味苦性寒的特性。苦的味道能够起到燥湿的作用,凭借这一特性可以利湿退黄,对黄疸初起有疗效。就如同《采药志》中所记载的那样,能够“治黄初起”。

https://img1.baidu.com/it/u=2807863033,278313460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金钱草性寒能清热。所以,金钱草可以缓解体内湿热的状况,还能防止结石再次生成。

鸡内金是家鸡这一雉科动物的砂囊内壁,它实际上就是鸡的消化器官。在杀鸡之后,把鸡肫取出来,紧接着就把内壁剥下来,然后将其洗净并晾干。

鸡没有牙齿,平时会进食一些砂砾来帮助磨碎食物。因此,鸡内金作为鸡的消化系统,其化石的效果十分强大。

郁金味道辛、苦且微寒。它主要具备凉血止血的功效,还能行气解郁以及利胆退黄。在这些功效中,广郁金更侧重于行气解郁这一方面,而川郁金则更倾向于活血化瘀这一作用。

海金沙因颜色呈金黄且细如沙而获得此名。《本草纲目》有记载,说它的颜色像细沙一样是黄色的,之所以称之为“海”,是因为很神奇。它具备清热解毒以及利水通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于治疗尿路结石。还可以利用它利尿的作用,把肝胆类结石,使其由大变小,然后顺着尿液排出体外。

综合来看,此方具有排石化石的作用,同时也能清热解毒。它确实是一种极为难得的治疗结石的良方。无论是肝胆类的结石,还是肾结石以及尿路结石,都可以使用此方。

临床上,我通常会加入一些疏肝利胆的中药。这样做是为了给患者调理身体的整体系统。通过加入这些中药,能够消除胆结石生成的根源。不过,具体的用药和配伍,需要依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结石的成因与中医治疗方法详解:胆固醇、胆色素及混合性结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