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形成原因与治疗方法详解:从微观到宏观的全面解析
很多人认为,结石就像是身体长出了“石头”。在武侠小说中,结石与“舍利子”有联系。现代医学已经查明,结石实际上是这样的:它被称为石头,但并非真正的石头,而是体内的块粒状沉积物。它多发于肾、胆、膀胱、尿道、前列腺等部位。把结石置于微观环境中进行分析,可知其核心部分是由废弃的细胞、入侵的细菌块或者虫卵等物质沉积而成,接着体内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盐等会一层层地附着上去,从而逐渐形成。这个形成过程历经了从没有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聚集、从点到面的发展历程。
结石形成需要一定时间,在不出现疼痛、尿血、感染等症状时,人们往往不会重视它。然而,一旦发作起来,就会比较痛苦。结石的出现,从主观方面来看,与饮食不当、饮水少、排尿少以及排汗多有关;从客观方面来看,与水源、疾病、异物、气温等因素有关。但归根结底,是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结石的产生。
现代治疗结石,大多沿袭“碎”“破”“取”的思路。将结石震碎,这样便于其排出体外;或者通过开刀将结石取出。在短时间内,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病痛,然而却存在复发的风险。
中医在对付结石方面,研究起步较早,且药方众多。在对结石进行辨证论治时,也有一些自身的体会,例如:
症状诊断方面,常见舌苔呈现腻的状态,舌尖颜色发红,舌底有静脉怒张的情况,存在舌体胖大和有齿痕等问题。患者怕热而不怕冷,出汗较多,有夜间尿频的现象。容易动不动就心烦焦躁,容易发怒,压力较大。太阳穴有时会出现跳痛的情况,腰部疼痛,腹部胀满,还有尿血的现象。
辨证论治多见于4种:
湿热蕴结时:舌头发红且胖大,舌苔呈现黄色且腻,腹部会有疼痛并伴有烧灼感,小便时痛感较为强烈,或者胸腔位置会有闷痛且感觉不适。
有时尿液中会有血块。
https://img2.baidu.com/it/u=3071474543,182298010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脾肾两虚表现为面色晦暗,舌头发红且舌苔厚腻,排尿时感到乏力,小腹部有胀痛感,腰腹部有隐隐作痛之感。
正虚邪陷多见于胆类结石。其症状表现为皮肤黄暗且泛紫,舌下呈现黑紫之色,小腹部有胀痛感,大便秘结不通,腹痛持续不断等。
排石的方子,因为结石部位存在差异,治法也就有所不同,有八正散、三金排石汤、血府逐瘀汤、猪苓汤加减、石韦散、肾气丸等。现在来说一个由 6 味中药组成的排石方。
全方由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玉米须、金铃子、郁金组成。
金钱草性寒,味甘淡,归肝、胆经,清热、利水、通淋。
海金沙性寒且味甘淡,它归属于小肠和膀胱经。海金沙具有利水、清热以及止痛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海金沙并非沙,和海也没有任何关联,它其实是一种草,人们取的是其孢子部分。
鸡内金的性质平和,味道甘甜。它归属于脾经、胃经、膀胱经和小肠经。具有消除积滞、化解结石、通利小便的作用。
玉米须有消肿的作用。
它能够化湿。
有利胆的作用。
6味药分三路:
https://img2.baidu.com/it/u=4199750158,1461700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8
利水通淋一路:金钱草+海金沙
理气止痛一路:玉米须+郁金+金铃子
排石消石一路: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
其中,鸡内金是很多排石消石方的核心组合之一,因为它能清热、通淋、排石。
如果患者患有尿路结石,那么就使用 6 味药排石方并加上石苇和穿破石;如果是肝胆结石,就加上柴胡、赤芍、甘草和枳壳;如果有绞痛症状,就加上元胡、白芍和甘草等。
该方主要是寒凉药,所以脾胃虚寒的人不适合使用。同时,如果与其他药物有反作用,也不适合使用。因此,用药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嘱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