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8 19:30:04

董强教授在上海举办讲座庆祝蓬皮杜艺术中心开馆40周年

讲座现场

主持人谢定伟



12 月 17 日下午 2:30 举行了一场讲座,这场讲座是为了庆祝蓬皮杜艺术中心开馆 40 周年,地点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三楼。讲座的主题是“我心中与眼中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中法文化比较专家、翻译家,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教授为我们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董强

蓬皮杜艺术中心对我意义特殊。如今我能在法国文化领域做事,很大程度得益于它的存在。所以今日我想借“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之时,与大家分享我对法国特有文化机构的感受和一些相关经历。

他续写了20世纪的法国梦

提及蓬皮杜艺术中心,必然会想到法国总统蓬皮杜。我认为蓬皮杜是极为杰出的人。他出身于贫穷的农村家庭,凭借自身的聪慧与勤奋,逐步考入了法国最好的学校。接着,经他人引荐进入银行工作。在经济上彻底摆脱贫困之后,他便开始收藏艺术品。之后,他受到戴高乐的器重,成为了戴高乐最得力的助手。戴高乐在全民选举中最后一次遭遇败选,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之后,蓬皮杜成为当时威望最高的人,于是他便成为了法国总统。

乔治·蓬皮杜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的艺术中心转移到了纽约。美国在那个时期涌现出了众多大型的艺术馆和博物馆。然而,当时的法国相对而言较为落后。蓬皮杜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决定创建蓬皮杜艺术中心。它是一座新型且现代化的宝库,将知识、艺术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人们在这里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方式,汲取知识、欣赏艺术以及丰富生活。

他一直生活在戴高乐的阴影之下,也许是因为戴高乐太伟大了。不过幸好蓬皮杜建立了蓬皮杜艺术中心,这让他在法国的整个政治生涯中能有一席之地,也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我的巴黎岁月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图书馆对我意义重大。20 世纪 990 年代初,我还是个穷学生,而法国的书价格不菲。买不起书该怎么办呢?幸好它的图书馆免费开放,还能悠闲地待到晚上十点钟,所以我时常沉浸在那浩瀚的书海中。我惊奇地发现,这个图书馆里关于中国书的介绍少得可怜。在这么大的图书馆里,中国的书籍仅仅只有一小排。然而,周边关于日本的书籍很多,尤其涉及非洲、地中海等地区的书籍更是不少。那时候,这种情况对我刺激极大,于是我就萌生了要创办出版社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想法。

蓬皮杜艺术中心图书馆

与艺术的偶然邂逅

https://img2.baidu.com/it/u=1315398679,196227310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21&h=347

蓬皮杜艺术中心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有一次,我从图书馆出来,偶然在楼上遇到了马蒂斯回顾展。看完之后,我十分震惊。因为它最具刺激人的地方是能告诉你一位艺术家的演变过程。从那之后,我开始接触艺术,去感知艺术的独特魅力。

《日本制造·大宫女》,雷斯,1954

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位侧首回望的宫女。他把宫女的肤色变为翠绿,背景变为红色。接着剪取了宫女底片效果的放大照片,将其染成绿色,贴在红色底板上,还绘上头巾。头巾末端的流苏是用真的物品粘贴上去的。同时,鬓上的头饰也是用实物粘贴的。最有意思的是,画幅顶端停着的那只苍蝇,是艺术家特意画上去的。

前些时候,我翻译过一本书,名为《我们什么也没看见》。在这本书中提到了这个细节。所以我很感谢那本书,要是当时没有仔细研究它,就不可能发现这幅作品里的苍蝇。

《部分幻觉——在巨大钢琴上的六个列宁的幻影》,

达利,1931

1931 年,达利在美国创作了一幅画。这幅画把六个列宁的头像放置在一架钢琴的琴键上。它展现出了达利那极为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

《斯大林》,毕加索,1949

毕加索画了斯大林的肖像,这可以说是极具颠覆性的。当时,阿拉贡前来拜访,他让毕加索画一幅斯大林的画像。毕加索按照要求开始工作,之后阿拉贡也按时过来取画。然而,当他看到毕加索递给他的作品时,他愣住了,露出了目瞪口呆的神情。

艺术即感知

蓬皮杜艺术中心使我结识了现代艺术的各类流派,知晓了每位艺术大师所独具的价值。艺术着实奇妙,它在无形中甚至激发了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就是直觉,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知识能够被查到,然而感觉却是在持续与艺术品交流的过程中才得以形成的。我们与艺术的对话是永恒的。随着自身阅历不断增加,你能够不断发现新的事物。西方艺术实际上有许多能够触动你的方面。一旦被触动,就应该珍惜它。这是法国文化所教给我的。

你问我答

七嘴八舌

Q1

作为老师,若我们带领孩子和家长前往法国参观卢浮宫、奥赛美术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您能否给我们推荐一下相关线路呢?

董强

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小孩去对世界进行感知。感知各种材料、色彩、形状以及线条等。不要让小孩过早地接触艺术史以及一些流派。因为那些都是成年人所进行的归纳游戏。实际上人生是具有阶段性的。有些东西,只有当你到达那个阶段时才能理解。所以不要提前给小孩强加任何东西。首选蓬皮杜艺术中心。大皇宫也会举办一些展览。小孩应该前往这些地方。在这些地方能让小孩感知空间与自己的关系。能激发小孩的创造力和想象能力。

谢定伟

https://img0.baidu.com/it/u=3861839012,278716356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你不要将暂时还不能被小朋友接受的东西先灌输给他们。我们现在过于注重以按部就班的方式去教育小孩。其实,对于小朋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尽情玩耍,让他们体会童年的乐趣。应该让他们拿起笔,随意地去画,不要告诉他们必须画成什么样才是正确的。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我们这次举办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有 72 位艺术家,每位艺术家都有不同的介绍。当时法国的策展团队来后,要求我们在所有正面展墙上,除了放置展品外,不能有任何文字。他们称要先让观众自行欣赏画作。然而,我们中国人看展,怎能不看文字、不看介绍就能读懂艺术家的画呢?若设想一下,有 72 位艺术家,就会有 72 个介绍。你看完一幅作品后接着看别的作品,看完一段文字后再看别的文字,这样会让你感到很混乱,并且你也无法惬意地欣赏一幅幅作品。然而,我们又觉得没有文字的话,会不太贴近实际情况。所以后来我们与法方进行商量,选取一些主要的艺术家并做了他们生平的介绍,而大部分的艺术家则是一段引用,并且决定将这些引用放在展墙的背面。观众看完作品后,如果想要进一步理解,就能够绕到展墙背面去读文字,就如同小朋友那样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自我解读。

Q2

您能否推荐一些好书呢?有没有什么平台能够让您知道美术馆在同一时期会举办什么展览呢?

董强

为了构建一部新的绘画史,大陆现在有简体版的《云的理论》,它原来在台岛是以繁体版的形式出版的。

谢定伟

你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天协艺文展览”,也可以关注类似于此的 app。

Q3

如果我是您的学生,有幸接触到了法语和艺术。现在以及未来我都想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那么您对我们的期待是什么呢?

董强

我希望你们能在中法文化间起到桥梁作用。中国文化有其博大精深之处。我在研究法国现当代事物时,重新发现了中国古代的东西,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学习的最大乐趣也在于此。你有比人家多的眼光,有比人家多的经历,有比人家多的见识。你更应该培养自己的眼光,提升识别价值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你要发挥沟通、交流、传播的作用,让别人能看到真正好的东西,而不被价格、潮流、时尚等完全浮夸的东西左右。

展览周期:2016.10.7-2017.1.15

展览时间:11:00-19:00(18:30停止入场)

展览场馆: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一楼

场馆地址:南京西路1333号(上海展览中心6号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董强教授在上海举办讲座庆祝蓬皮杜艺术中心开馆4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