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胃还是肝胆问题?中医解析病因与防治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胃的问题还是肝胆的问题?集千年智慧,守百姓健康。大家好,我是中医何医生。
西医角度而言,正常情况下胆汁分泌是肝脏分泌胆汁进入胆囊,经胆囊收缩再次排出胆汁。胆汁经由十二指肠壶腹部的括约肌,最终进入肠道以助消化。
正常情况下胆汁不会到胃。然而,一旦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就会逆流。胆汁会从幽门逆流至胃,从而对胃造成烧灼和腐蚀,导致出现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若逆流情况再往上,胆汁就会到达食管,引发反流性食管炎,可能会出现前胸后背的灼烧疼痛、食管堵塞感等症状。
有些人会有疑问,胆囊已经被切除了,是不是就不会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这种情况呢?确实,胆囊虽然已经被切除了,然而胆汁的分泌依然存在,只是缺少了经过胆囊这一过程,所以仍然会有胆汁反流的现象。
中医觉得胆汁反流性胃炎大多是因为情志失调,或者是饮食不节制,又或者是脾胃虚弱等这些因素所引发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会注重对整体进行调理,并且依据辨证来进行论治。
肝郁气滞型的患者常使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常采用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中药,如柴胡,可用于缓解患者因肝气郁结导致的胃胀等症状。还会用郁金,能缓解因肝气郁结引发的胃痛等症状。同时也会用到青皮等中药来达到此目的。
脾胃虚寒型的患者主要以温中健脾为治疗方法。常用的中药有人参,它能起到一定作用。还有白术,对病情有帮助。干姜也在常用之列。通过这些中药,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进而改善胃脘的冷痛症状,以及喜温喜按等表现。
胃阴不足的患者会采用滋阴养胃的策略。会选用麦冬、沙参、玉竹等中药来滋养胃阴。这样能缓解胃脘部的隐痛以及口干口燥等症状。
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提高生活质量。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再见。萃取中医之道,还原无恙之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