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9 04:53:02

明四家沈周与文征明:细沈粗文的师徒情谊与吴门画派艺术成就

关于本文中出现的人物和吴门画派:

写文章之前要简明介绍一下出现的人物,否则是“不道德”的。

文征明师从沈周。师生两人均名列明四家,这在史上较为少见。他们之间亦师亦友。沈周擅长青绿山水,最终在史上以粗笔闻名,其细笔山水也很不错。

《独乐园图》局部02

沈周的高徒文征明,不仅学到了沈周的技艺,还深受其风骨的影响。师徒二人品性都很谦和,且都有少量的青绿山水和粗笔山水。因此,收藏家将这师徒两人的画中最珍贵的称为“细沈粗文”,意思是说沈周细笔作品少,文征明文粗笔作品少。

明四家中,他们之间的实际私交是不错的。不仅是明四家,整个吴门涌现出的书法绘画大师,无论是身处高位的,还是隐居的,都对新起之秀非常包容和提携,这也是吴门能涌现出大量书法绘画文学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征明的书法绘画和文学成就无需多言。唐寅和仇英是吴门另一位著名人物周臣。周臣虽不属于明四家,但在吴门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他培养出了唐寅和仇英这两位弟子,这也证明了他的水平并不低。

仇英不像前面几位出自书香之家或文人之家。然而,他凭借自身努力,从漆匠转变为职业画家。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也表明当时的吴门并非仅仅看重出身,而是更注重才华。可以证明的是:文征明时常在仇英的画作上题字。这表明文征明风格高尚,没有门第之见。同时,文征明的书法成就极高,在明四家当中处于领先水平,他具备兼取并长的风格。此外,这也说明当时吴门书画界相互交流十分频繁,书画前辈们很愿意给后生们指点,毫无保留之意,周臣能收仇英为徒就可以作为佐证。

仇英虽然进入了书画界的主流。从一些史料的只言片语来看,他有时会被当时的一些所谓文人群体所边缘化。这是因为仇英出身贫寒,尽管在书画方面有一席之地,但他在文学方面的修养肯定不如文人群体。然而,这并不影响风格高尚的文征明和仇英成为至交。仇英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目的是拉近同文人出身的书画家的差距。从他根据陶渊明《桃花源记》绘制的《桃花源记图》,根据苏东坡《赤壁赋》绘制的《赤壁图》,以及根据司马光《独乐园记》绘制的《独乐园图》可以看出,他十分努力。

《独乐园图》局部03

仇英擅长设色山水和人物,在工笔和写实领域有专长,他的绘画更侧重于写实,例如《汉宫春晓图》。同时,他的青绿山水在书画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文征明与唐寅是至交。沈周虽不是仇英和唐寅的老师,但对他们进行过指点。

《独乐园图》局部04

《独乐园图》局部05

https://img1.baidu.com/it/u=4071110468,197033309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15

司马光自然是知晓这些的,他砸缸救人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尽管有一些“吃饱没事干的人”在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他字君实,号迂叟,是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文学领域的造诣不可否认,最为著名的当属《资治通鉴》。他与北宋另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是政敌,并且反对变法。然而,我们不能否定司马光这个人,从品德方面也无法对他予以否认,只能说他属于顽固的保守派。

《独乐园图》局部06

《独乐园图》局部07

《独乐园图》局部21

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因反对变法被贬。熙宁六年(1073 年),司马光被贬为西京(洛阳)御史台,之后购地二十亩并筑园,《独乐园记》由此诞生。司马光遭遇被贬,这有些类似隐居生活。然而,朝中仍有许多与他志同道合之人。王安石变法失败,一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朝中反对变法的大臣们也形成了角力之势。后来,随着神宗的去世,司马光再度重回朝政的巅峰。

《独乐园记》就是他因为反对变法被贬,

《独乐园图》:

仇英擅长依据历代名文进行绘制。他的绘制手法与其他画家不同,其他画家注重神,而他更注重写实,做到了形神兼备。他绘制的画作精细精美。以他根据古文绘制的画为参照,再阅读原文,能更易加深理解。这便是仇英的独到之处。

https://img2.baidu.com/it/u=10210766,316485478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025

仇英的这幅《独乐园图》能够作为研究中国园林史和景观史的重要史料。它虽是依据宋代的文章绘制,或许会带有明代时期的痕迹,但不能否定其价值,至少可以作为研究明代园林和景观的参考史料。

书法

画卷内容依据司马光的《独乐园记》进行绘制。它依次描绘了弄水轩这一园林景观,接着描绘了读书堂,然后描绘了钓鱼庵,再描绘了种竹斋,之后描绘了采药圃,接着描绘了浇花亭,最后描绘了见山堂等园林景观。

画成之后,文征明在《独乐园图》后进行了题跋,题跋的内容是《独乐园记》和《独乐园七咏》,这两篇都是司马光的作品。从这些题跋能够看出,尽管文征明已经八十九岁了,但他的行书依然行云流水,充分展现了他笔法的老道,这可以说是他的巅峰之作,也可以被称为文征明人生最后一年的代表作品之一。后面还存在苏东坡的《司马君实独乐园》以及其他人的题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四家沈周与文征明:细沈粗文的师徒情谊与吴门画派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