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9 06:18:17

文征明:明代吴门四杰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与书画传奇

文征明生于 1470 年,卒于 1559 年。起初名为壁,又字征仲,号衡山。他是江苏长洲(苏州)人。在明代中期很有名,是位画家和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一同被列为“吴门四杰”。还和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一起被称作“江南四大才子”。到了晚年,他与老师沈周不相上下,在沈周之后成为了吴门派的领袖。正德到嘉靖年间,根据《吴门画史》的统计,吴派画家有 876 人,人才众多。然而在当时,出类拔萃且声名显赫的只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文征明早期在考取功名和仕途方面不太顺利。明清时期,凡是经过各级考试,被取入府、州、县学的,都被通称为“生员”,也就是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参加生员岁考,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 1522 年),此时他五十三岁,却一直未能考取。到了五十四岁那年,他受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来到京城朝廷。之后经过吏部考核,被授予了翰林院待诏的职位,此职位俸禄低且职务微。他的书画在这时已经很有名气了,有很多人求他的书画。因为这个,他受到了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不开心,从到京城的第二年开始就上书请求辞职回家。在三年里,他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得到批准。他在五十七岁的时候辞归出京,乘船南下,回到苏州定居。从那以后,他就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追求仕途晋升,而是通过挥笔作画来自我消遣。晚年声誉极高,被称作“文笔遍天下”,购买他书画的人把门槛都踏破了,人们说他“四海之内都钦佩仰慕,书画堆积如山”。文征明活到 90 岁,是“吴门四才子”中寿命最长的。他将近 90 岁时,依然勤奋不懈,为人撰写墓志铭,还没写完,就放下笔端端正正地去世了。

https://img2.baidu.com/it/u=2943420868,257358248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475&h=2437

上图展示的是文徵明的《兰亭序》,它属于行书,材质为纸本,纵的长度是二十九点二厘米,横的长度是一百二十点五厘米,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品书写于明嘉靖戊午年的春三月,当时这位书家已经八十九岁了。文征明在书画方面的造诣极为全面,他的诗、文、画每一项都很精湛。人们称他是具备“四绝”的全才。他虽然学习继承沈周,但依然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他具备多种才能,既能运用青绿技法,也能运用水墨技法,既能进行工笔创作,也能进行写意创作。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样样都很精巧。文征明学习书法是从苏(轼)字开始的。之后文征明向李应祯学习书法,李应祯的书法尊崇欧阳询,平稳端正、委婉温和、清新润泽、端庄方正,他虽然不是书法大师,但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同时也是文征明的启蒙老师。他不但把自己学习书法的心得都传授给了文征明,还激励文征明突破传统,自己创立新的风格。文征明 22 岁的时候,李应祯看到了他写的苏体字。李应祯对文征明说道:“花费了那么多功夫,何至于要追随他人的脚步呢?即便学成了王羲之那样,也只是他人的书法罢了!”这些话语对文征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https://img1.baidu.com/it/u=1695403857,18423826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65&h=500

上图是文征明所书的《赤壁赋》,材质为纸本,以剪拼册装形式呈现。其纵为 23.4 厘米,横为 271 厘米。共有六开 12 页,约 59 行,每行 10 字左右,总计 567 字。落款为“嘉靖戊午冬十一月廿日,夜寒不寐,筹灯漫书。纸墨欠佳,笔尤不精,殊不成字。(据著录,下缺 19 字为‘聊遣一时之兴耳,观者其毋哂焉。征明,年八十九。’)”文征明卒于嘉靖三十八年已未(公元 1559 年)二月二十日。此册书作之时距离他辞世刚好三个月。在文氏有年款的传世作品里,这是最后一件,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可惜它已被剪拼,无法让人窥见其原本的样貌。文征明的小楷是他书法艺术中最为优秀的部分,其结构严谨,字形秀美,笔法刚劲,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当然,因为年龄的缘故,这幅作品呈现出了一些不太令人满意的地方,和他中年时所书写的作品相比,远没有那么潇洒流利。文征明在书法史上因擅长多种字体而闻名,尤其在行书和小楷方面很有造诣。王世贞在《艺苑言》中评论道:“待诏(文征明)凭借小楷闻名于天下,他比较在意的是隶书罢了,唯独篆书他不会轻易输给别人,然而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所书《千文》有四种字体。楷书书法极为精工,蕴含《黄庭》《遗教》的笔意。行书字体苍劲润泽,可称作玉版《圣教》。隶书也巧妙地得到《受禅》的精髓。篆书严格遵循阳冰的门风,并且楷书有小的法度,值得珍视。文征明的书法温润秀劲,稳重且老成,法度严谨同时意态生动。虽没有雄浑的气势,但具备晋唐书法的风采。他的书风较少有火气,在尽情书写时,常常流露出温文尔雅的气息。他或许因仕途坎坷的遭遇而消磨了英年时的锐气,然而大器晚成让他的风格逐渐变得稳健。他有一些传世的书作,其中包括《醉翁亭记》,还有《滕王阁序》,以及《赤壁赋》(下图所示),另外还有《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征明:明代吴门四杰之一,江南四大才子与书画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