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29 13:49:26

行政处罚种类相关内容及判断正误题目汇总

C、依法宣传法律知识 D、依法学习法律知识

E、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5.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

A、警告、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C、责令停产停业

D、行政拘留

E、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三、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 1 分,共 10 分。)

1. 理想的形式是主观的,但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 )

2.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

人存在地域上的不同,也存在信仰上的差异,所以,人们报效祖国的内心想法也会有所差别。

4.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泾渭分明的两种心理状态。( )

个体对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是衡量人生社会价值的标准。

6. 道德和习惯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含依法管理这一原则以及以人为本这一原则。

8.《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除公务员外的所有劳动者。( )

离婚在法律层面解除了夫妻之间的关系,由于这种解除,父母子女关系也随之消除,所以离婚之后,父母对子女不再具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诉讼时效指的是,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内如果不行使权利,那么就会丧失该权利的一种制度。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怎样看待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一致性?

2. 大学生应如何遵守网络中的道德要求?

3. 如何理解法的含义?

4. 怎样理解道德的认识功能?

五、材料分析、案例分析:(25分)

1、材料分析:(12分)

何不当初

马向东曾是一名长期受党组织培养教育的领导干部,然而他却蜕变成了一名腐败分子。这是他自己怎么都没有想到的,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为惨痛的悲剧。

马向东出身于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其父母早已离世,家庭经济状况较为贫寒。1970 年,马向东中学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市医药公司的药材仓库,担任搬运工人。凭借着内心对党朴素的阶级情感,马向东勤奋刻苦地学习,工作也十分扎实。他从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始做起,逐步晋升,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走到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20 世纪 80 年代初,马向东在沈阳的两家大型企业担任主要领导职务。那时,他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苛。当有亲戚朋友请求他走后门、买快货时,他全都一概拒绝。

1985 年马向东担任市商业局领导。事业发展较为顺利时,他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有些下属干部时常前往马向东家,一是汇报工作,二是联络感情。尤其在春节期间,他们以给小孩压岁钱为名,送给马向东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起初,马向东坚持拒绝,但后来觉得情面难以拒绝,担心不收会伤害对方感情,便收下了几份。不知这个防线一旦放松,就会难以控制。之后,每年给马向东送钱的人数在不断增多,送的金额也逐年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次数的增加,他们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渐渐心安理得起来。

1997 年初到 1999 年 7 月案发之前这段时间,马向东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陷得越来越深。马向东收受了一些私企老板以及外商的钱财。有的一次受贿金额高达十几万元,有的一次受贿金额高达几十万元。1997 年末担任常务副市长之后,他手中的权力变大了,前来跑前跑后讨好他的人也更多了,马向东的私欲随之更加膨胀起来。1997 年 1 月,慕绥新到沈阳担任市长。此后,他展现出好大喜功的工作作风,并且有明目张胆以权谋私的恶劣行径。这些行为直接诱发并助长了马向东的贪欲以及犯罪的胆量。

马向东觉得自己是商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他的智商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比社会上那些民营企业的老板要厉害很多,即便和国外的一些大老板相比也毫不逊色。看到他们那般富有且潇洒,他内心产生了不平衡,也期望在将来退下来的时候能够体验一下当老板的感觉。这几年,马向东大肆收取贿赂、聚集钱财,其目的也是为自己将来从官场转到商场提前铺好道路。

1995 年开始分管城建工作。在出境进行洽谈的过程中,趁着工作紧张劳累,马向东产生了放松修整的想法。接着,他开始由接待人员和下属干部带着到赌场开开眼界。之后,马向东被赌场的气氛以及赢钱的甜头所吸引。从 1998 年起,在到香港洽谈项目时,马向东大多会借机前往澳门参与赌博。在马来西亚、韩国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马向东偷偷跑到当地赌场想碰碰运气。起初是他用自己的钱去玩。1998 年 3 月,下属干部从他人手中借得巨额资金参与赌博,马向东得知后,不但没有坚决阻止,还多次在赌场接收下属干部给予的一些筹码去参与赌博。

https://img2.baidu.com/it/u=1220085847,230016766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74

此外,马向东觉得给自己送钱的大多是下属干部和朋友,他们不会出卖自己。他虽然利用职务和地位带来的便利收了他人钱财,但对于他人请托之事,只有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才帮忙处理,提拔使用的干部也基本符合条件。所以,他自认为问题不容易被发现。正是因为马向东有贪心和侥幸心理,才让他在犯罪道路上越陷越深。马向东于 1999 年 7 月 2 日被中纪委“两规”审查。之后在东北被关押了 17 个月。在此期间,他没有向组织交代自身的严重问题。他还千方百计地想要解脱罪责。甚至出现了串通案情以及违犯监规等严重问题。他企图以此逃避法律的制裁,然而结果却与他的期望相反。

2000 年 11 月 18 日,马向东被换押至江苏看守所。在此之后,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之下,他坦白并交代了自己的全部严重罪行。同时,他积极配合侦察机关,成功追回了全部赃款。此外,他还向组织上举报了慕绥新等一批高级领导干部存在的严重违法犯罪问题以及重要线索。

讨论题:

马向东、李真等身为“高官”却纷纷“落马”,你觉得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2).试述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

马向东之流贪官腐败堕落的这个过程,能给大学生在走好人生之路方面提供哪些教训呢?

2、案例分析(13分)

高某带着儿子在河边散步,偶然遇见了多年未曾见面的朋友方某。高某一见到朋友,就打开了话匣子,把儿子丢在一旁玩耍。两人聊得正兴致勃勃时,忽然听到了呼救声,他们赶紧上前查看,原来是有人落入水中了,而落入水中的正是高某的儿子,他不会游泳。高某和朋友自己也不会游泳,情况十分危急,于是他们大声呼救。这时,有个陌生人甲表示愿意搭救高某的儿子,不过要高某付钱。高某讲:“先把我儿子救出来吧,之后我肯定会酬谢你的,眼下我身上确实没带钱。”甲说:“没带钱也行,只要你写一张欠条,立下字据,同意给我 1 万元救命钱,我就帮你救儿子。”高某说:“少点吧,我本人已经下岗在家了,家庭经济状况也不佳,给你 3000 元可以吗?”甲某表示不同意。此时儿子的生命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倘若再不去救人,儿子的性命就难以保全。因此,高某只好同意给甲某 1 万元,并且当场写下字据。接着,甲某跳入河中,成功救起了高某的儿子。过了几天后,甲某拿着欠条去找高某索要钱财,然而高某坚决不肯付钱。甲某痛骂高某没有信誉,忘记了救命之恩,随后便提起了诉讼。

问:高某出具的欠条是否有效?为什么?

试题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

A 出现了 3 次,分别在第 1 次、第 11 次和第 14 次;B 出现了 7 次,分别在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第 5 次、第 9 次、第 10 次和第 15 次;C 出现了 3 次,分别在第 6 次、第 12 次和第 13 次;D 出现了 2 次,分别在第 7 次和第 8 次。

二、 多选题:

5. 存在 ACDE 的情况。

三、判断题:

10. 是×。

四、 简答题

1. 怎样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在社会环境里得以获得的。倘若没有社会,那么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就都没有办法被提及和实现。

个人若离开了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那么个人的权利、自由就无法实现。所以,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的责任、义务这两者是统一的。

但是,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与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并非简单对应。在道德要求方面,不能将享受个人的权利、自由当作承担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的先决条件。

社会存在和发展需要有承担责任和义务并为社会做贡献的行为,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人人要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样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权利和自由提供雄厚基础。人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恪尽社会义务时,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个人的自我价值也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2. 大学生应如何遵守网络中的道德要求?

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来获取最新信息,并且要让网络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地进行网络交往。网络交往需做到诚实且无欺,不能借助网络开展色情、赌博等活动,更不可侮辱、诽谤他人。同学们应利用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和约会网友,以防受骗上当。

要自觉避免陷入对网络的沉迷。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好处的,然而长时间沉浸在网络当中,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应当培养自律精神,在没有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能够自觉做到自律且不超越规矩。

3. 法的一般含义是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1分)

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意志在法律中有所体现,但这并非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1分)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的行为规范,并且由国家保证其实施。法律还反映了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

4. 怎样理解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尤其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它体现了一定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是一种方式,它能让人们去认识和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也能让人们去认识和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https://img1.baidu.com/it/u=2661520218,3874478594&fm=253&fmt=JPEG&app=138&f=JPG?w=590&h=401

道德借助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能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与原则,也能让人们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有了明辨善恶的认识基础,进而能正确选择自身的道德行为,指导道德实践,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五、 案例分析

主题分析:

一、人生价值观的严重扭曲是一部分人走向犯罪的根本原因

人活着到底怎样才具有价值呢?是只为个人的私利,还是为无产阶级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这是价值观的核心所在。“倘若我们选取了最能够为人类的福利而进行劳动的职业,那么,沉重的担子就无法将我们压倒,因为这是在为大家而奉献自己。”这是马克思在中学时代的一篇作文里所提出的价值观。后来在《共产党宣言》里,他与恩格斯代表无产阶级郑重宣告,他们的人生价值目标在于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达成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进程中,一直是以“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毛泽东曾指出,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时常会发生。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当我们为人民而死的时候,就是死得其所。为党、为阶级、为民族解放,为人类解放和社会的发展,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牺牲,那是最值得的,也是最应该的。由此可知,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是全心全意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为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而拼搏奋斗。在当今的中国,共产党员的价值首要在于为广大人民所渴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最契合全国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与改革开放前进行对比,我们遭遇着价值取向方面的多种选择。尤其因为社会经济的成分、组织的形式以及就业的方式等越来越多样化,各类价值观念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人们的价值选择产生着影响。市场经济存在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享乐消费、游戏人生等消极方面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人们产生着负面影响。同时,在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和“分化”行动中,价值观的渗透和腐蚀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马向东等人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严重扭曲,致使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信仰崩塌,走上了腐败堕落的道路。这些人长期漠视政治,不进行学习,他们的头脑被金钱、名利和欲望所充斥。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本是违法违纪的行为,然而他们却不以为意,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他们将清贫视为寒酸,把贪欲当作富有,把坏事当作好事,把可耻的东西当作本事来炫耀。人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原本正确的和错误的被颠倒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政治信仰必然会很快就像沙子一样消散、崩塌。

一部分人从小贪开始,逐渐发展到大恶,这种量变最终导致了质变,使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实给予我们这样的教训和启示:一些党员在人生观方面出现了问题,其根源在于世界观。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产生了动摇。共产主义的人生观是以科学的世界观为基础的,它包含在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基础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信念,以及在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基础上确立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共产党员、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定且彻底地秉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不能想象,一个缺失科学信念的人,能够真切地理解并接纳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普遍本质及规律性的原理,能够切实地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念,能够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倘若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作为根基,而相信迷信鬼神,那么对人生的认识就会偏离科学的轨道。共产党员应当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这种政治信念是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它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对历史发展规律以及自身使命的自觉意识。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与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是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我们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会淡化这种政治信念;如果改革发展前进道路上出现种种问题、挑战和困难,就会放弃这种政治信念。那么,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观就会发生改变。

古人有言:“不要因为坏事微小就去做,不要因为好事微小就不去做。”小的瑕疵若不防范就会失去大的节操,古人都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作为现代人,在物欲横流、光彩耀眼的社会里,更应当始终以此为警戒,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有些领导干部,喜欢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衷于搞那些华而不实却能引起轰动的事情,热衷于为自己增添光彩的“政绩”,然而对于每一笔哪怕数量很少的礼金,都一概接受。马向东曾担任沈阳市商业局长。在其任职期间,所收礼金中最少的仅有几百元。然而,他却觉得这点小钱不值一提,只是当作礼尚往来。正因如此,他的妄念逐渐滋生,胃口也越来越大。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到了 1999 年,他竟敢一次收受 50 万元,并且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由此可见,人性的泯灭往往是从量变开始,逐渐发展到质变,最终让人难以自拔。人们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先是贪图针这样的小利,接着贪图银这样的中利,而后贪图金这样的大利,这是他们由不廉洁逐渐走向腐化堕落的一条普遍规律。

改造客观世界没有尽头,改造主观世界也没有尽头。确立和坚持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历经一个长期不懈地艰苦努力的过程,一个持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过程。即便有些党龄较长,历经诸多严峻考验的老党员、老干部,也不能轻易放松对自身思想的改造。我们所处的客观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所以我们的主观思想会随之不断地发生改变。在改革开放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党员的思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各种复杂因素和思潮的冲击。有些觉得自己思想改造已经挺好的人,有些认为自己已经为党和人民立下很大功劳的人,却在金钱、权力、名利、美色的诱惑之下,或者在封建鬼神迷信的迷惑之下,丧失了共产党人的立场,走上了歧途。事实表明,每个共产党员都不能放松思想改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刻都不能间断。对此,我们要有清晰的认识。

一位哲人说得好:面对物欲横流等诸多诱惑。若想不做日后后悔的事情,就一定要把“何必当初”转变为“何不慎初”。细细琢磨,这一处的改动,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何必当初”,往往是在事情已经出现差错时的叹息,是在无奈之下的悔恨,是在毁灭已经发生时的哀鸣;它是一种迟到的觉醒,也是一种无法挽回局面的“后悔药”。“何不慎初”,这是一种理智的思考。“杜渐”就像是一个阀门,它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如同预防针一般。同时,它也是自省的长鸣钟。

慎初是一种境界,属于修养的范畴。它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修养以及世界观的改造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孟子曾说:“人必须先自己侮辱自己,然后别人才会侮辱他。”假如每个人都将这种境界视为与个人的生命和人格同等重要的东西。在面对任何诱惑和陷阱之时,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正正派派地做人,扎扎实实地干事。这样就可以从容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本职岗位上建立功勋、成就事业。既不愧对党,也不愧对人民,更无愧于那短暂而美好的人生。

慎初是对人格的自我反省。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言:“人一旦有了对人格的自觉意识,必定不会甘愿沦为禽兽,并且品格也必然会自然提升。”若要做到慎初,就一定要正确地认知人生价值,竭力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以及思想道德的纯洁。古人讲:“不注重小节,最终会累及大的德行。”“不要轻视小事,小的缝隙能使船沉没;不要轻视小的物件,小的虫子能毒害身体。”我们绝对不能贪图小的利益而忘却大义。不能仅仅为了追求暂时的快乐就迈出那危险的第一步,这样会导致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之中,并且难以自拔。

权利和权力的认识如果被扭曲,这是会走上危害人民利益歧途的思想原因。对权利的扭曲认识会导致走上歧途,对权力的扭曲认识也会导致走上歧途,二者都是走上危害人民利益歧途的思想原因。扭曲的权利认识以及扭曲的权力认识,都是走上危害人民利益歧途的思想原因。

公民的责任关系在社会联系中是最内在且最基本的。所以,人的价值意义只有在承担责任时才能真正且完全地实现。人应该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履行义务。只有个人承认他人和社会的权利,也就是履行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够真正获得个人利益。一方面,人生权利需要与特定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及法律规定相契合。若超越了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界限,那么它就丧失了自身存在的根基。而履行人生责任则是人生价值关系得以统一的基础。人作为价值的物质承载者,从其现实性角度来看,是主客体的统一体。价值主体具有对他人和社会的需求,也有获得物质和精神满足的要求;而价值客体则必须满足其他价值主体的社会性需求。

领导干部拥有权力,权力并非特权,而是要为人民服务,要体现出承担更多义务。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认识手中掌握的权力,这是能否用好手中权力的关键所在。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领导干部首先应把自己当作公民。他们在享受权利方面与普通群众相同,而在恪尽职守、为人民服务方面,则承担和履行着高于普通公民的更大义务,这便是权利的真谛。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五代伶官传序》里讲道: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有勇有谋的人却大多被自己沉溺喜爱的事物所困扰。每当有“投来所好”和“可乘之机”纷纷向你而来时,你一定要把住“慎欲”的关口,避免坠入欲壑难填的境地;每当歪风浊浪不期而至迎面袭来时,你一定要做到“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每当自己刚刚有了非分之想的念头,你一定要理智思考,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绝不能心存侥幸,知法犯法……

能否拒绝诱惑并保持廉洁自律,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人生的真谛。人生最为美好的事物应当是造福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珍贵的生命,是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及所投身的事业。“欲望如同烈火,若不加以遏制就会蔓延成燎原之势;贪婪恰似洪水,若不加以遏制就会汹涌成滔天巨浪。”每个共产党人都必须自觉去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郑培民说“当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要珍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珍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视淡泊的生活,珍视短暂的人生。要勇于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自觉抵制酒绿灯红的影响。不断增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自律意识,把个人的幸福建立在为他人谋幸福的基础上。从点滴做起,慎初慎微,抵御一切私欲和贪欲。只要做到这些,我们就不用再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后悔药”了。

四、对大学生的几点启示

人生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人生价值的两个不同方面。这二者既存在差异,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且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存在的条件。个人提高自我价值,就是要力求在各方面取得进步,以实现自我完善。这个过程以及目标的实现,是个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条件。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和发展。这意味着个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以满足,同时也意味着满足的方式和程度是由社会所决定的。所以,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江泽民同志在近年来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历史条件时,多次向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说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呢?倘若仅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活,那么其意义是相当有限的。”为国家、社会、民族、集体、他人的利益而工作,需尽心竭力。要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有真正的意义,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

(二)实现人生价值,意味着实现具体的人生价值目标

人们树立一个又一个价值目标。在追求这些价值目标时,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要依据社会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人生具体的价值目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若在同一价值取向上,多劳多得、按劳取酬是合理的,那么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显然体现了一种更高的道德境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把最高的道德境界当作普遍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层次和境界是空洞且无意义的。相反,整个社会的发展正持续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行。

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具有客观性。对于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也存在着客观的标准和尺度。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这种评价标准和尺度客观性的最好证明。

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或一系列实践活动构成的完整人生,若符合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方向,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其成果能满足社会需要,最终必定会获得肯定性评价。历史只会承认那些凭借自身劳动成果为人类造福且使自身变得高尚的人是最有价值的。

(四)当代大学生应当坚定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很重要。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它能从某一方面决定人生理想、人生信念以及人生道路等方面的问题。选择何种价值目标,对人们的行为有定向作用,尤其是政治价值目标,对决定人生价值的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共产党的总体价值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实现现代化。当代大学生若能自觉树立这样的价值目标,便可调动自身全部的热情与精神力量,在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在实现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不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各种错误的价值目标所吸引,进而将人生价值的实现引向错误的方向。

共产主义的价值观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的。这种世界观属于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范畴,它能够成为指导无产阶级以及革命人民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社会以及正确认识人生的重要指南。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学说之所以具有无限力量,正是因为它是正确的。”它是完备且严密的,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绝不会与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以及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进行的辩护相妥协。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工具,无产阶级才能够准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能够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能够让人生价值观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之上。因为这样,所以无数革命先烈即便处于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之中,依然对共产主义怀有必定能够胜利的信心。

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这是解决人生价值问题的关键之一。 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需要被正确处理,而这对于解决人生价值问题至关重要。 要解决人生价值问题,关键之一就是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生哲学,会对“人的价值”进行抽象且孤立的谈论。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常常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分离开来并且对立起来,大力宣扬个人主义价值观。然而,马克思主义觉得,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脱离个人与社会、与阶级、与集体、与他人的关系的,这是因为人的社会性而决定的。集体是个人获得全面发展才能的手段的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集体由多个个体组成,若没有个体,集体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且神秘。个人力量不发挥,集体的力量就无从谈起。然而,没有集体和社会,个人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尊重个人的个性,尊重合理的个人利益。努力在集体中,促进个人的发展,满足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要求。让个人的聪明得以发挥,让个人的才智得以展现,让个人的个性得以发展,让个人的力量得以增强。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它强调集体价值和人民的价值,对个人主义价值观持反对态度。然而,它并不否认个人的正当利益,而是力求将集体主义原则与个人价值的正确实现相统一。

共产主义价值观具备革命进取精神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还充满了集体主义精神。共产党员拥有这样的价值观,无论处于何种条件之下,都能够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保持下去。

六、案例分析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以下条件:其一,行为人需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二,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其三,不能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此行为无效。本案案情表明,甲某借助高某儿子生命处于危险这一危难情形,让高某不得不接受其条件。高某是因为没有办法才被迫接受了那些苛刻条件。由此可见,高某出具欠条这一民事行为,是由于甲某乘人之危才发生的,并非是高某内心真实的意思表达。所以,高某出具的欠条不具备法律效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政处罚种类相关内容及判断正误题目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