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30 02:09:06

小孩厌食与教养相关,多种因素影响孩子食欲

小孩厌食与教养存在关联。目前,小孩厌食除了疾病因素外,更常见的是由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的,且与教养不当关系密切。食欲和神经精神状态紧密相连。不少独生子女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足,便采用哄、骗、骂甚至打等方式强迫小儿进食,这会使小儿产生反抗情绪和厌食心理。此外,吃饭不定时定量、吃零食过度,都会扰乱消化吸收的规律。有些孩子很偏食,不爱吃肉、鱼、蛋等荤菜,主要以素食为主。这样会导致人体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物质,比如保持正常味觉的锌元素。锌元素在一般植物类食物中含量少,且不易被人体吸收。体内锌含量降低,就会出现吃食乏味、食欲不振的情况。另外,过多的蛋白质饮食也会使孩子食欲减退。因为一下子摄入太多高蛋白物质,会让小儿娇嫩的胃肠承受不了。4. 小孩不爱吃蔬菜食品,极易导致小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进而导致生长发育不好。1、零食过多。有些家长时常会购买糖果、甜点心、巧克力、花生、水果等物品。他们让孩子随意拿着吃,孩子的小嘴整日都闲不下来。到了吃饭的时候,孩子自然就吃不下去了。

长此以往会引发小孩消化吸收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发展为小儿疳疾。其一,食无定时,有的父母孩子一哭就喂奶或喂饭,进食没有固定规律;有的父母在婴幼儿吃奶、喂饭时逗孩子玩,导致孩子无法集中精力吃奶、吃饭;其二,大一点的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或看小人书,随便吃几口就急着去邻居家或外面玩,时间长了就会影响消化液的正常分泌,造成食欲不振。4、受到精神因素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吃饭时当着孩子的面时常发生争吵;有的父母在吃饭时批评孩子的过错,这对孩子的精神刺激较为严重;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一个严厉,一个偏爱。在这种情形下,孩子容易出现厌食。小儿神经性厌食有一部分是家长宠出来的,而儿童厌食可能由躯体疾病和精神因素所导致。精神因素会引发厌食,这种因精神因素引起的厌食被称为神经性厌食,在幼儿中较为常见。小儿如果进食习惯不好,不仅会影响营养的摄取,还容易患上不少疾病,小儿神经性厌食就是其中之一。不良的饮食习惯会逐步降低小儿食物中枢的兴奋性,从而引发小儿神经性厌食。造成小儿神经性厌食常见的原因有以下这些:其一,经常让孩子独自一人先吃,而不与家人一起进食,缺乏饮食气氛。

5、孩子拒食时,家长强迫其进食,这会使孩子没有正常的饥饿感,也就不能引起食欲。8、有的父母生怕孩子撒了饭菜弄脏衣服和居室,不让孩子自己进食,这使孩子缺乏吃饭的兴趣。11、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自由限制过多,强迫孩子学习画图、弹钢琴、背唐诗等。如果孩子学得不好,他们还要大声斥责,这就造成孩子情绪低落,从而对食物失去兴趣。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治疗主要在于消除那些不良因素,以此来帮助儿童构建进食时的愉悦情绪,推动胃肠道腺体的分泌功能以及消化功能,进而增加食欲。具体的方法如下:其一,通过解释和疏导,去除孩子不良的心理因素,促使其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孩子自行进食时,父母不要训斥孩子,也不要包办代替,更不要用强制手段让小儿进食。不要让小孩子边吃边玩边看画册,也不应给小孩子多吃零食。培养孩子的进食兴趣,要尽量提供孩子爱吃的、色香俱全的食物。对于年幼儿童,可以在大人协助下,尽量让孩子自己进食,以此增加进食兴趣,促进食欲。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奖赏。家长可以记录孩子每天的食物摄入量,这样能清晰地反映孩子的进食情况。如果孩子饭量增加,就给予奖赏,比如带孩子郊游、看电视、讲故事等。不少家长因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着急,孩子也因为大人逼着他吃饭而厌烦。这样一来,吃饭问题就成了年轻父母伤透脑筋的一大问题。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孩子不愿吃饭呢?其实真正因为局部或全身疾病而对消化功能产生影响、致使食欲下降从而造成厌食的幼儿数量很少,而大部分幼儿是因喂养不当和存在不良饮食习惯而引起的。那该怎么办呢?就是要把已经错乱的饮食习惯重新改正过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来讲有以下几条:一是不能把零食当作主食,已经这样做的要进行改正。

2 会花样翻新来诱导食欲:给儿童准备的食物需注重新鲜且品种多样,除了蛋类、肉类之外,还应有各种蔬菜瓜果。实践表明,饭菜做到多样化、艺术化,做到色香味俱全,是刺激儿童食欲的好办法。4 饭前要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的情绪能够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增进食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随意给孩子吃零食,零食的数量和次数应该受到限制。尤其在饭前两小时内,一定不能让孩子吃零食。吃饭也要有固定的时间,孩子每餐吃的量要大致固定下来,避免养成有时多吃、有时少吃或不吃的不良习惯。儿童需要哪些营养呢?能做到平衡膳食的人,不需要额外补充某种单一营养素。否则,会打乱体内各种营养素的平衡状态。儿童生长发育很快,若营养供应不足,或者营养素不均衡,就会使脑神经细胞营养不良,进而造成智力障碍。1. 水:水对于维持生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它能够协助代谢过程,对调节体温起到作用,还能构成全身的组织,并且在各种食物的吸收和排泄过程中具有携带的功能。

水每日的需要摄入量是每公斤体重 25 至 35 毫升。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儿童发育缓慢,抗病力减弱,体重减轻,容易疲劳,出现贫血,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甚至会影响大脑发育,造成智力低下。瘦肉、鸡、鱼、牛奶、花生、豆类等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主要用于转化为生长发育的能量,儿童生长发育较快,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 2 - 4 克脂肪。乳类、蛋黄和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脂肪摄入不足会使小儿体质瘦弱、发育不好。脂肪摄入过量则容易导致肥胖症发生。⑸、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不可或缺的有机物质。一旦缺少维生素,就可能引发许多疾病。

蔬菜、水果、鱼肝油、牛奶、动物内脏中富含维生素。摄入维生素应以蔬菜为主。微量元素方面,只要按照上述营养素参考标准给予均衡膳食,微量元素摄入量基本能满足小孩生长发育需要,无需特殊补给微量元素。鸡蛋含蛋白的比例约为 10%至 15%,含脂肪的比例约为 11%至 15%;牛奶含蛋白的比例约为 3.5%,含脂肪的比例约为 3.5%;猪肉中,肥肉含蛋白的比例约为 2.2%,脂肪含量为 90%,瘦肉含蛋白的比例约为 16.7%,脂肪约为 28%。5%;4、牛肉:蛋白质约占 20%,脂肪约占 10%;5、羊肉: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介于猪肉和牛肉之间;6、鸡肉:富含蛋白质,脂肪较少;7、鸭肉:蛋白质约为 16 - 25%,脂肪约为 7.5%;8、鱼类:蛋白质在 15 - 30%之间,脂肪较低。10、含锌的食品中,首先推荐的有核桃、苹果、黑米、豆腐;其次包含扁豆、白菜、卷心菜、莴笋、金针菇、海带、杏、菠萝、山楂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孩厌食与教养相关,多种因素影响孩子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