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市管理局进社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解决超24500群众诉求
市城市管理局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市系统推动城市管理进社区与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深度融合的工作。市区协同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城管服务站,把城市管理服务的位置向前推移,激活基层治理的细微末梢,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的格局。活动开展后,全市一共收集了 24500 余件群众诉求问题,并且解决了这些问题。在 1 至 10 月份期间,市民热线的投诉率相较于去年同期降低了将近 30%。党建共建深度融合打造红色治理“小网格”
四级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印发了《市区城管基层党组织“结对进社区”联系表》以及党员城管服务卡。市城管局的党组书记担任领导职务,带领 700 余名城管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提供服务。组织市区两级城管的 28 个基层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凝聚了市区街居四级党组织的力量,打造出红色治理的小网格。
党建协作能够凝聚治理的合力。它与市的“党代表工作室”“红色物业”“党员商户”等一起形成了党建协作的力量。通过“联席会”“城管议事桌”等形式,彼此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商讨社区居民反馈的涉及“违法搭建”“门前五包”“小广告治理”“车辆乱停放”等难题,大家群策群力,从而形成了统筹治理的格局。
丰富“贴心城管”品牌内涵。基层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党的事业、业务建设、文明创建“三位一体”进入社区。全市组建 241 支城管党员志愿者专业服务队,这些服务队定期开展服务活动。
https://img1.baidu.com/it/u=4187310616,554940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开门城管问需千家做好精准服务“三张清单”
建立“信息清单”,实行一户一档。开展“领导干部走街行动”,对辖区商户信息进行全面摸排。与主城五区 8 个办事处一同建立了近 3 万个辖区商户的“一户一档”。按照“一路一策”的管理原则,将信息分门别类地上传至智慧城管平台。开启“一键提醒”模式,以使信息在关键时刻能直达商户。开展市城区门前五包文明商户“红黄牌”评选活动,评选出了 400 家文明商户。
征集社区居民“需求清单”。依托城市网格,通过多渠道征集市民的“需求清单”。在全市建立了 193 个社区城管服务站,这些服务站位于市民家门口。上千名“城市小管家”每周轮流进入社区征集问题。通过 6 个在马路边的“城管服务驿站”,市民能够随时反馈问题并寻求帮助。定期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大家谈”和“城管议事桌”活动,让城管监督员、居民代表、市民巡访团能够各抒己见,现场填写需求清单。推广山东通“市民城管”APP,在微信公众号设立“城管回音壁”专栏,从而实现群众问题“码上通”和“掌上办”。
公开市政、园林、环卫、执法、智慧城管、水、气、暖公用服务等 6 大类 13 项城管民生“服务清单”,对照需求清单予以落实;市区统筹策划“城管开放日”,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新闻媒体以及中小学生,让他们深度体验城管工作。依托城管业务来开展专项服务活动,将聊城大学以及市政、园林、环卫、公用事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对接,指导并帮助社区把绿化养护、生活垃圾分类、防汛避险、照明亮化等工作做好;打造出“15 分钟便民生活圈”,对便民“三修点”进行规范设置,共设置了 120 个,还设置了“便民摊点疏导区”12 处等,对近 3000 个流动摊点进行了疏导,城市的烟火气让人感到温暖。
https://img1.baidu.com/it/u=369674124,162076624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协同治理并肩行动形成基层共治“大合力”
推行三级联动联勤工作机制。在城区建立 6 个位于马路边的“城管服务驿站”。市区和街道实行三级联动。把执法支队的 130 名执法人员划分成六个大队。区属城管执法人员有 136 名,街道城建人员有 46 名,他们按区域进行合署办公和联勤联动。共同对辖区内的违建以及市容秩序的“十乱”现象开展常态化的巡防和巡控。开发区的执法人员直接下沉到镇街,定期进行对接,并联合开展执法行动。
推行“1+N”这种多方协同办理的机制。借助城管委办公室的平台,对“1+N”部门的协同办理机制进行强化。发挥“城管+社区+公安”以及“城管+社区+通信企业”等多方面协同办理的优势,组织并开展了车辆违停的治理行动、小广告的治理行动以及架空“蜘蛛网”的整治行动等攻坚行动。其中,“城警联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市组建了 11 支城警队伍,主城区的城警队伍达到 30 人,发出了超过 12 万份的违停提醒,抓获了 66 个违法小广告团伙,清理了 62 万张小广告。架空线缆“拔杆净网”行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区的 82 条主次干道以及 115 条背街小巷的架空线缆“蜘蛛网”都已全部清零。同时,建立了城市防汛联动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分工,并且落实了社区基层负责人的“叫应”机制,从而能够有效应对今年的两次强降雨。
推行全要素法治保障机制。推动将《聊城市城镇容貌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聊城市户外广告设施和招牌设置管理条例》予以出台,参与将《聊城市文明养犬条例》《聊城市文明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出台,为基层治理提供法律依据。开展法律课堂进入社区,常态化开展“每周三、城管宣”活动,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活垃圾分类等身边事融入社区活动,常态化为市民提供法律政策咨询等服务;与住建等部门联合举办,依法查处非法采用地下水等行为,为城市治理提供城管全要素法治保障;与水利等部门联合举办,依法查处乱倒油污等行为,为城市治理提供城管全要素法治保障;与公安等部门联合举办,依法查处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为城市治理提供城管全要素法治保障;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依法查处占压小区绿地等行为,为城市治理提供城管全要素法治保障;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依法查处不文明养犬等行为,为城市治理提供城管全要素法治保障。
供稿 |市城市管理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