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3-30 18:18:27

国家标准委征求浓香型白酒等国标意见,专家解读报批稿三大关注点

周一(7 月 23 日),国家标准委于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这则通知是关于征求《浓香型白酒》(报批稿)等 3 项食品领域国家标准意见的。通知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浓香型白酒上次进行国标修订,已经过去十余年了。随着酿酒技术和工艺持续进步与创新,浓香型白酒的细分品类变得越来越丰富,用十年前的标准难以涵盖如今的成长与创新。因此,此次报批稿与原标准相比,在产品定义、酸酯总量、感官要求、理化要求等多个方面都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意请教了重庆诗仙太白诗众酒业的总经理邹江鹏博士关于这次报批稿的事宜。据他所说,这次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最值得关注:

1、定义重大修改

浓香型白酒的定义是:以粮谷作为原料,运用浓香大曲当作糖化发酵剂,经过泥窖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固态蒸馏,再经过陈酿以及勾调而制成的白酒。并且这种白酒不会直接或者间接添加食用酒精以及非自身发酵所产生的呈色呈香呈味物质。

新标准进一步将固态法白酒与固液法、液态法白酒产品区分开来。

2、酸酯总量定义增加

新标准增添了酸酯总量的定义,其具体内容为“单位体积白酒里总酸与总酯的总含量”。同时,会把总酸和总酯依据各自的分析方法,折算成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摩尔数并进行加和,以此来表示产品中的酸酯总量。

https://img1.baidu.com/it/u=3117720300,179169425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17&h=500

将己酸的含量与己酸乙酯的含量进行合并计算,以此来代替原标准中的己酸乙酯含量。这样做实际上是解决了低度浓香白酒在抽检过程中酸酯所遇到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改变在于,新标准对浓香型白酒的酒精度指标进行了调整。其中,高度酒的酒精度范围为 45%vol 至 68%vol;低度酒的酒精度范围为 25%vol 至小于 45%vol。

3、感官理化指标修改

新标准修改了高度酒感官要求和低度酒感官要求在“色泽和外观、香气、口味口感、风格”方面的相关描述。

主要是把 2006 版标准里的“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改成新版的“窖香为主的、舒适的复合香气”,这样就弱化了己酸乙酯的概念,同时强调了窖香,这与浓香型白酒定义中取消了己酸乙酯为主体复合香是相互呼应的。

新世纪以来,消费者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消费需求旺盛,且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品质需求也在上升。在这个时期,白酒行业陆续推出了各种质量方面的表述。然而,这些表述有的十分简单,很容易让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虚假宣传;有的表述过于专业,致使消费者看了之后也不理解,索性就选择视而不见;还有的表述,纯粹是企业自己在说、自己在吹嘘,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最终的结果致使白酒的品质观一直未到达消费者层面。

所以,很明显,此次征求意见的报批稿,有三个倾向性:

更加注重白酒在消费端的表达,这体现了白酒在消费者“走心”。例如把“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改成新版“窖香为主、舒适的复合香气”,这样就弱化了己酸乙酯这个冷冰冰的概念,其目的是通过构建新的品质和价值表达方式,从感官方面帮助消费者对酒形成感觉、感知和感悟。其背后折射出的是白酒开始重视消费者且关注消费者。这种白酒表达方式既兼顾专业性又兼顾通俗性,既便于专业鉴定又便于引导消费。它不仅能让国内消费者方便地感知白酒的高品质,还能为中国白酒融入世界烈酒大家庭夯实基础,推动白酒的国际化。

白酒更加注重健康表达,这是白酒在市场层面的“走心”表现。例如对酒精度进行调整,其目的是顺应市场的低度化趋势。目前 42 度以下的低度白酒已占据市场销售的 50%,50 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已占到白酒市场 90%以上的份额。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在去年召开的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上所说的话,早已显示出中国白酒低度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并且低度化是顺应了健康化和时尚化的趋势。此次报批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修订内容,那就是解决了低度浓香在市场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必然会出现总酯低于国家标准这一问题。

与国际接轨。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未能大展拳脚,原因在于其独特的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此次报批稿清晰地表明,中国白酒正在研究烈酒的表达方式,其目的是能够早日融入国际市场。

其实,在周五(7 月 27 日)的新版《清香型白酒》国标审定中,不仅仅是《浓香型白酒》(报批稿),这几方面的目的也尤为明显。

https://img0.baidu.com/it/u=283927873,413118143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22&h=500

新版《清香型白酒》标准四方面亮点:

定义中明确了清香型白酒的生产会采用大曲、小曲、麸曲以及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同时会使用缸、池作为发酵容器,以此来凸显大清香品类的优势。

2、是取消产品分类,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

对于感官特征的表述,既具有专业性,又具备通俗性,这样既便于专业鉴定,又能引导消费。

酒度范围的要求与国际接轨,酒质分级的要求与国际接轨,酒体成分检测等理化要求也与国际接轨,从而凸显了国际化香型的优势。

据了解,此次浓香和国标以及清香和国标先后提出修订。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对白酒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产品风味有了新的需求,同时也对绿色健康有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白酒主动向国内外消费者靠近的举动,希望能让消费者享受到高质量的饮用体验。

现在新的国标处于征集意见和审定阶段。其修订出发点站在消费者层面,会顺应市场需求,也会顺应国际化趋势。

我为新国标而喝彩。同时,我期望更多有见识、有才能的人能够投身到新国标修订的工作当中去。

文 | 刘彬 编 |蒋冰雁 制作 | 蒋冰雁

来源|糖酒快讯(ID:)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家标准委征求浓香型白酒等国标意见,专家解读报批稿三大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