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将突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善劳动力要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于 8 月 30 日报道,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吹风会上,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会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置于更重要地位,会着力对劳动力要素进行改善,要建设一支能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具备较高职业技能与道德素质且结构较为合理的劳动者队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字表明,到 2020 年年底时,全国技能劳动者的数量超过了 2 亿人。在这些技能劳动者当中,高技能人才约有 5800 万。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所占的比例接近 30%。从实际状况来看,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特别要指出的是,高技能人才的求人倍率,也就是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长期处于 2 以上。工信部和教育部进行的调查显示,仅在制造业的十大重点领域里,到 2025 年时技能人才存在缺口,这个缺口将近 3000 万人。
人社部近期印发的《“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表明,在“十四五”时期,要新增技能人才 4000 万人以上。同时,要使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到 30%,东部省份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要达到 35%,中西部省份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比例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 2 至 3 个百分点。为达成目标任务,方案从以下环节着手:一是技能人才培养环节;二是技能人才使用环节;三是技能人才评价环节;四是技能人才激励环节。同时围绕健全完善技能中国的政策制度体系,以及实施技能提升行动、技能强企行动、技能合作行动,提出了 20 条具体的举措。
https://img2.baidu.com/it/u=2260898571,260790395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13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在发布会上表明,我国当下大力推进的芯片行业、半导体行业以及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在用工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尤为巨大,在短时间内,招工用工方面出现了较为显著的缺口。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称,“十四五”期间会展开大规模且高层次的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此举能缓解我国当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因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与中国创造的重要根基,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李忠表示,“十四五”期间会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进行完善。会依据市场需求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制度,还会制定“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的规划,并且会深入地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
稳步扩大培训规模,重点加强多类人员的技能培训,包括高校毕业生、城镇青年、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人口、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突出高技能人才培训、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储备技能培训、通用职业素质培训。积极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广泛开展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以确保“十四五”期间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约 7500 万人次。
https://img1.baidu.com/it/u=1706037662,329886150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1638
强化安全生产技能方面的培训,以提升劳动者在安全生产方面的素质。将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加以完善,促使职业技能竞赛朝着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达成培训供给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构建起由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包含技工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及行业企业作为主要力量的多元培训载体。
推动培训市场全面开放,通过优化审批服务这一方式,同时探索实行告知承诺等方式,以此来激发培训主体的积极性,进而能够有效增加培训供给。
企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训资源优势也要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的职业院校开放。新建一批公共实训基地,对其功能布局进行优化,提高其开放性,完善企业利用公共实训基地开展实训的有关制度。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行动,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机制,开展县域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试点。
今年 5 月底时,据了解,全国有 5200 多家企业完成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备案。同时,1800 多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也完成了备案。并且,有 230 多万名企业技能人员经评价合格,从而取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