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政策支持下我国医药发展道路及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分析
我国医药在多政策的支持引导下,走上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走上了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也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实现这些发展道路的手段,对制药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制药企业发展现状
疫情促使医药市场规模得以加快发展;中国属于第二大医药市场,然而 TOP10 的药品仍然被国外的药企所垄断。
2021 年,辉瑞 - 拜恩泰科的 mRNA 新冠疫苗复必泰的销售额是 369 亿美元,在全球药品销售额中位居首位。艾伯维的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修美乐的销售额为 207 亿美元,紧随复必泰之后。全球药品销售额位列前十的药品包含新冠疫苗、单抗药物以及化疗药物等;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其占据着 40%的市场份额;中国以 12%的份额位居第二;瑞士以 7.7%的份额位列第三;在 2017 年到 2021 年期间,全球医药市场的价值逐年上升,在经历了增幅放缓之后,2021 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 12.5%。
我国制药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占比逐年在上升。
生物制药企业的销售费用投入在 2021 年增幅为 9.6%。研发费用投入比例远高于其他类型企业,2020 年达到顶峰 37.3%,后开始下降。
政策起到引导作用,制药企业将注意力放在研发上,朝着创新驱动的方向发展,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022 年,国家出台了若干政策。这些政策是关于制药企业的发展和改革的。国家引导国内制药企业逐渐具备创新驱动的能力。国家引导国内制药企业逐渐具备与国际接轨的能力。这些政策促进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https://img0.baidu.com/it/u=1059652942,3797265940&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27&h=356
制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助力制药企业达成高质量价值循环发展。
围绕产业升级,首先要实现制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有价值地进行临床价值发现;能够高效地开展研发,避免资源浪费;能够做到合规、自主且可控的安全生产;能够进行精准营销;能够获得合理的商业利润;能够形成完整的生态。
药企商业模式的本质为“制药价值循环”。药物发现、临床开发、生产、销售这四个环节若能完善运行,就会产生现金流。只有当这四个经营环节都能够完善运行,形成整箱的制药价值循环时,才算是一个完善的创新药企业商业模式。
制药企业数字化是一种技术手段。它能帮助企业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它也能帮助企业在各个运营环节中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其目的是帮助制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制药企业的数字化水平处在较低的状态。制药企业转型的驱动力,大多是来自决策层对数字化转型所抱有的期望。
我国制药企业中,有 70%处在工业 2.0 阶段。仅有 20%处于工业 3.0 阶段。还有 10%处于工业 1.0 阶段。据统计可知,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基础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制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力,一方面是企业决策层有着相应的期望;另一方面是医药行业有合规方面的要求;还有就是企业业务存在创新方面的要求。
制药企业的信息化投入预算有所增加,制药行业的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两极化”这样的特征。
https://img2.baidu.com/it/u=2211776303,218211930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信息化是数字化的前置阶段。数据表明,2021 年有 38.3%的制药企业在 2021 年的信息化投入超过了 1000 万。到了 2022 年,这部分的比例提升到了 43.3%。从制药企业在信息化上的投入排序来看,企业会首选研发信息化系统进行建设。
以下是报告节选正文内容:
原文标题:中国制药企业发展现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