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日入近10亿虽财报亮眼但必须变革的背后原因
文丨古芳 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正经社(ID:)
(本文约为2700字)
【正经社“科技前沿”观察之52】
近期美团发布了财报。然而,今天我们不详细谈论这份财报。我们只想说,每天收入接近 10 亿元的美团似乎必须要发生改变了。
财报表明,美团在过去的一年中营收达到了 3376 亿元,并且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2%;净利润为 358 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 158.4%;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是 437.72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88.2%;在第四季度,其盈利状况非常好,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98.49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125.1%。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看似光鲜亮眼的财报背后有着付出。这种付出包括上千万骑手在内的配送者以及商家的付出。同时,在京东入局并且有 AI 加持的情况下,美团承受的压力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了。
千万骑手辛苦钱,带给美团3000多亿
为什么说是骑手,攒起了美团的3000多亿呢?
缘由是骑手成为了市值近万亿元美团的核心竞争力。财报表明,其主要收入来源于配送、佣金、广告以及其他方面。具体而言,在 2024 年,美团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总收入为 2502 亿元,同比增长 20.9%。其中,配送服务的收入为 980.7 亿元,同比增长 19.3%;佣金收入为 922.9 亿元,同比增长 23.6%。
由此可见,以外卖为核心的配送是美团的基本盘。
谈到这里,需要简单梳理一下美团外卖的发展历程。大家都知道,美团是以团购业务起步的,并且它还是当年那场“千团大战”中唯一留存下来的。
如果时间回到 10 年前,这家公司有两个擅长之处。其一为地推,其二是烧钱。那时候,美团将目光投向了外卖这块大蛋糕,雇佣了众多地推人员,推出了“0 元管饱”等举措,从大学生高校市场开始,迅速通过投入大量真金白银抢占了一大片市场。
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数据,全年每月平均有单的骑手数量为 336 万。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是,为何说这是大众的辛苦钱,而美团却赚得如此之多呢?
美团官网显示,在样本地区进行的调研中,2024 年 1 月至 10 月期间,美团外卖的总体超时率是 0.75%。
可以想象,若一个白领去送外卖,这工作或许真的不一定能胜任。就连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的副处长王林,在体验了一天外卖小哥的生活后,都曾坐在北京的马路边,望着车水马龙感慨道:“外卖行业是不容易的。”
从上面的配送时效数据来看,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送的速度快的话,可能赚得也快。 或者:依据上面的配送时效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送得快就有可能赚得快这样一个结论。
这话什么意思?
换个官方的说法,配送时效以及活跃商家的规模能够带来极为出色的用户体验,并且推动着收入和利润持续地增长。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得知,美团的骑手数量确实不少。2024 年中秋时,美团 CEO 王兴在写给员工的家书中透露,在 2023 年,有 745 万骑手在该平台获得的报酬超过 800 亿元。从多方面资料来看,目前美团稳定的骑手数量处于 80 万到 100 万之间,兼职和全职等合并后的数量大概为千万规模。
美团通过骑手与商家的联动,形成了坚实的生活营收阵营。2023 年是一个例子,其核心本地商业佣金收入为 746 亿元。2023 年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达到 387 亿元,利润率为 18.7%。
2024 年时,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利润提升到了 524 亿元,利润率为 20.9%。由此可以看出,本地业务在美团的经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较好的财报成绩并不能让美团掉以轻心,因为赚取这么多钱的赛道,刘强东也已经盯上了。
https://img2.baidu.com/it/u=1313086718,97598120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19&h=500
真正将军的,是京东的连环出击
其实,最开始看上美团这块生意的不只是京东而是抖音。
2022 年 3 月,抖音推出了“抖音来客”平台,开始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进军。到了 2024 年 6 月 15 日,这距离 2022 年 3 月已经过去了两年,抖音宣布“团购到家”业务不再新增商家,并且正式上线了外卖业务。
抖音的想法较为简单。它拥有八九个亿的日活用户,所以不担心没人点外卖。然而,后续的成绩表明,抖音的想法有一定的单纯性。美团也并未显得过于担心,因为流量是流量,刷视频是刷视频,用娱乐软件来点外卖,在某些方面还是不如一些天然的购买方式来得顺手和熟悉。
真正将美团一军的,是京东,并且还是连环出击。
2025 年 2 月 11 日,京东对外宣布开始进入外卖领域。在上线 40 天之后,其日订单量达到了 100 万。
不过,这不算什么,毕竟美团底子太大。
真正的炸弹是“社保”。
2 月 19 日,京东作出宣布。京东将逐步为其外卖的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同时,京东也将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2 月 24 日过了几天后,京东再次加大力度,宣布要承担外卖全职骑手的五险一金所有成本,其中包括个人需要缴纳的那部分。
这些信息引发了全网的热议,大家都在关注美团是否会跟进。随后,美团明确表示,将会为“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并且正在搭建信息系统,预计在二季度开始实施。
从这一点上,京东的确影响着美团的改变。
原因很简单,美团的骑手数量很多。缴纳社保这件事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美团曾表示早年在人社部的指导下积极进行了试点尝试。然而,真正促使美团迈出缴纳社保这一步的,是京东。
国海证券曾对此进行测算,依据现行的骑手外包模式来看,如果社保费用会与第三方劳务公司按照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的话,那么就能够减轻其成本方面的压力。
如果要像京东那样全部承担,并且还要考虑各种兼职和全职的情况,外界就会担心美团需要拿出的钱可能会更多,而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有所体现。
公开资料表明,单从业绩方面来看,美团的外卖业务是较为稳固的。当年的百度外卖、饿了么外卖以及后来的抖音外卖,它们都未能在美团面前保持独立,而是屈服于美团。然而,自美团宣布开始上社保之后,其股价便明显开始呈现出下探的趋势。
美团的第二个改变,可能是经营策略了。
这些举措使得美团整个核心本地商业(外卖、到店、闪购、民宿及交通票务等)收入同比增幅达到 21%至 2502 亿元。
京东有其优势。其流量和技术生态无需多言。即时零售与京东到家在配送方面表现出色。在微信引流端口方面,美团所拥有的,京东也具备。更为关键的是,京东向商家承诺提供更低的点位或佣金,相较于美团,这确实具有吸引力。
这意味着,即便不看后续的发展情况,仅仅从进攻的态势来看,对手深入城池这件事,在配送端以及商家端,都会对美团的“抗压增长”能力进行考验。
在这一背景之下,AI 是否能够成为美团在 2025 年实现突破的道路,这成为了很多方面所关注的重点。
王兴,会用AI“压榨”兄弟们吗
美团在 AI 领域动作频繁。公开资料表明,美团不仅开发出了一款名为内部大语言模型,还在积极借助数据优势和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一款“原生人工智能”产品。
美团对宇树科技、硅基流动、光年之外等公司进行了投资,同时采用内外结合的策略来打通技术上的瓶颈;此外,美团正在探索无人配送,借助 AI 与机器人技术,试图大规模扩大商务场景的配送服务。
https://img0.baidu.com/it/u=2533188092,283182423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8&h=324
从纯粹的商家角度来看,AI 的应用肯定会在某些方面给美团带来提升,比如在商家运营服务、配送管理和用户体验等方面,这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外界可能更关心的是,相比于技术给经营效率带来的改善,AI 会成为新一轮压榨兄弟们的工具吗?仅就骑手这个群体而言,抛开商家不谈,就值得被关注。
美团对骑手的要求怎样?用两个字概括,以往欠佳,如今渐佳。
新浪财经曾有公开报道,北京卫视的系列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播出之后,“副处长送外卖 12 小时赚 41 元”的这个视频登上了热搜。美团再次被质疑“压榨”外卖骑手,并且成为了众矢之的。
从各方面的信息来分析,美团对于骑手的配送时效,像准点率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达到了极致。一方面,这样做有利于为消费者构建良好的体验;另一方面,部分骑手或许就不得不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而付出一些努力。
此付出一些隐性成本的,比如超时罚款、投诉……
美团在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它一直在持续构建一套机制。美团官方进行宣传,在过去的几年里,平台一共召开了 421 场骑手恳谈会,倾听骑手的声音,对算法进行改进,落实权益保障。
美团宣称会取消配送超时的罚款,会落实“防疲劳”的措施,并且在 2 月开始陆续启动试点。
正经社分析师察觉到,在这方面,社会上的呼声实际上是比较大的。几天之前,京东的刘强东还特意针对此发表了言论,他说:“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所运用的商业模式以及所使用的技术算法,都不应该成为压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工具,企业的利润和市值更不应该以没有保障的底层生活作为基础。”呼吁所有快递员和骑手都应享有五险一金待遇,并且强调中国几大平台的利润完全具备支撑这一保障的能力。
刘强东的发言较为简洁,其意思为:我京东将会为这些兄弟们提供最为优质的保障。而对于其他平台而言,是否跟随京东的做法,这考验着它们自身的良心。
细细想来,刘强东的发声是有一定道理的。2024 年底,中央网信办等四个部门发起了“清朗·算法治理”行动。此行动要求平台公开算法逻辑,保障用户的选择权,还要遏制“大数据杀熟”等问题。
而AI技术又很可能同社保等经营成本存在博弈。
摩根和瑞银的研究表明,美团具备消化缴纳社保对利润所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依据当前美团骑手的收入情况来看,如果美团效仿京东,那么企业和个人或许需要承担大约 200 亿元的相应成本。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订单成本呈现出提高的趋势,高盛进行的测算表明:每单成本将会提高 0.1 元到 0.2 元。并且购买客单价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这笔钱由谁来出呢?目前美团外卖有两种服务费,分别是履约服务费和技术服务费。如果企业想要持续经营且利润持续增长,那么多出来的成本大概有三种转嫁途径:其一,由消费者买单,也就是提高商品的单价;其二,提高商家的点位抽成;其三,将成本扣在骑手身上。
美团是一家擅长做数学题的公司。它在押注 AI 时,会对相关方面进行充分的技术和商业盈亏模型论证。至于 2025 年这部分成本该如何计算,或许只有随着时间的推进才能知晓答案。不过有一点能够确定,在当下的舆论和竞争环境中,美团很可能会做出综合各方面利益的抉择。
写在最后:
很多人都用过美团,大多数人也接触过骑手或者商家。美团的财报很亮眼,这离不开它巨大的商业生态优势以及所创造的价值。希望就像刘强东说的那样,AI 的到来能给所有人带来幸福与惊喜,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正经社》出品】
CEO 担任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负责责编工作,唐卫平进行编辑工作,杜海负责百进的编务工作,安安负责校对工作,然然也参与校对工作。
声明:文中的观点只是供参考的,不能当作投资建议。投资是存在风险的,进入市场需要保持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会持续去做价值发现这件事,同时也会持续进行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的任何一篇原创文章时,都必须获得授权,并且要完整地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不然就会被视为侵权行为。
美团-WR 在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代码为 83690,京东集团-SW 在香港证券市场的股票代码为 09618。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