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 02:13:23

机械表误差标准:不同机芯不同范围,与价格无关

一、机械表误差标准是多少

机械表的误差范围允许是±30 秒/日。经过天文台认证的机芯,其平均误差范围在-4 秒/天到 6 秒/天之间。具体的误差取决于手表所使用的机芯,并非价格越高误差就越小。自动机械表的动力来源于佩戴者手腕的摆动,通过摆动产生能量给发条上弦。一只完全上条的自动机械表大约可以持续运行 36 小时。在保证每天正常佩戴的情况下,它能运作 15 小时左右。如果超过这个时间不戴,或者摆动不足(即佩戴者运动量少),就会导致手表停走。对于机械钟表的走时误差,现行行标有规定。

日历机械手表 I 型(男表)走时瞬间误差范围如下:优等品每 24 小时的误差在-30 秒到+45 秒之间;一等品每 24 小时的误差在-40 秒到+75 秒之间;合格品每 24 小时的误差在-60 秒到+105 秒之间。并且其延续走时都大于或等于 36 小时。

日历机械手表 II 型(中型表)走时瞬间误差有不同等级。优等品每 24 小时误差在-35 秒到+65 秒之间;一等品每 24 小时误差在-50 秒到+95 秒之间;合格品每 24 小时误差在-70 秒到+135 秒之间。并且其延续走时均大于等于 35 小时。

并且其延续走时都大于等于 34 小时。

并且其延续走时都大于等于 36 小时。

并且其延续走时都大于等于 30 小时。

并且其延续走时都大于等于 28 小时。

二、机械手表如何调整减少误差

手动上弦机芯的手表,应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进行一次上弦。这样能让手表在接下来的 24 小时内有充足的能量来运作。

自动上弦机芯的手表,其能量源自佩戴者手臂的运动。所以在正常佩戴的情况下,不需要手动上弦。只有当佩戴者的运动量不足以给发条补充足够能量时,才可以采用手动上弦的方法来弥补。并且在上弦时,表冠转动应控制在二十圈以内。

自动上弦手表如果超过 40 小时未曾佩戴,在再次佩戴时,需要将表冠转动二十圈左右,这样就能再次启动机芯的驱动系统。

为防止湿气进入表壳,需确保表冠时刻处于锁紧状态。同时,为保持手表的防水性能,也应让表冠时刻处于锁紧状态。

机械表长时间静置不用,其发条会放松,导致表款静止不动。此时若要重新佩戴,务必先重新上紧发条,之后再校准时间。一般来说,机械表在发条最松的时候,会出现时针、分针减慢或变快的情况。因此,应该先上满发条,以免校准时间后没有标准动力驱动指针。即便 是半自动上链款,也应先用手动上链至八分满(上满会卡坏发条),然后再进行时间校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机械表误差标准:不同机芯不同范围,与价格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