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928 发表于 2025-4-2 04:17:20

张亮麻辣烫羊肉含猪肉鸭肉,再出事甩锅加盟商

知名品牌张亮麻辣烫再次遭遇假羊肉问题,有人发布视频吐槽其“挂羊头卖鸭肉”,多家门店售卖的羊肉经检测含有猪肉和鸭肉。经过一番调查,张亮麻辣烫如同四年前那样将责任推给了加盟商。在其开设的 5800 多家门店中,98%是由加盟商开设的。

作者|陈畅

来源|市界

羊肉里检出了鸭肉

知名品牌张亮麻辣烫出事了。

近日,博主“猴大腕”发布视频进行吐槽。此视频引发了关注,事件起因是该博主在张亮麻辣烫的一家门店,以每盒 18 元的价格购买了 3 盒散装羊肉。在购买时,对方承诺能保证 100%是真羊肉。然而,送检之后却发现里面竟然有“猪肉和鸭肉”。

该博主对张亮麻辣烫这么大的牌子竟然卖假羊肉这件事感到震惊。为了确认这是否只是个例,他又前往另外两家张亮麻辣烫门店购买了羊肉,送检后结果依然显示含有猪肉和鸭肉。于是他一怒之下将相关视频发布到了网上。

张亮麻辣烫不仅卖假羊肉,且卖的价格比真羊肉还高。该博主在视频里提出疑问:“3 盒羊肉为 1 斤,经计算一斤需 54 元,相较于市面上的真羊肉贵了 20 块钱。缺斤少两最多算是谋取钱财,而知假售假不仅是谋财,更是在危害生命。”

(曝光张亮麻辣烫羊肉造假的视频博主抖音截图)

8 月 4 日,张亮麻辣烫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称,在视频中被检验的“羊肉卷”是门店私自进行采购的,并非由指定供应商统一配送的产品,并且该“羊肉卷”在门店内进行了售卖。品牌总部将会根据合同以及管理细则的规定,对门店进行相应的处理。

但网友的怒火并未平息。有人说“弃车保帅,早就猜到肯定会把责任推到加盟商身上,做加盟的好处就是如此,即便总部供应的货物,出了事也能赖到别人头上”。还有人说“又贵又难吃,现在连基本的食品安全都无法保证了”。

8 月 7 日,眼看着舆论在不断地发酵。张亮麻辣烫在其官微上公布了一则公告,该公告是关于对涉事门店相关问题进行持续跟进以及整改措施的情况。

张亮麻辣烫在公告中率先就相关问题致歉。称涉事加盟门店在 7 月期间,以 25 元/斤的价格分 3 个批次购买了总计 20 斤羊肉卷,并且进行了售卖。经权威部门检验报告显示,该羊肉卷检测出了猪肉成分。同时强调,门店是按照真羊肉的市场价格购买送检食材的,不存在知假售假的主观故意。不过,涉事门店已经主动将全部私自采买的食材下架了。张亮麻辣烫对涉事门店给予了保留加盟资格的处理,同时将其保证金全部扣除。

网友针对此则官方回应再次提出质疑,他们问道:“哪里的羊肉是 25 元一斤呢?”“什么样的真羊肉能 25 元/斤,还被切成卷?”“这收据也太假了吧。”在农业农村部官网,「市界」看到,到 8 月 9 日为止,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羊肉的平均价格为 63.90 元/公斤,换算后约等于 31.95 元/斤。

8 月 7 日晚,博主“猴大腕”针对这两份公告再次发布视频并提出质问。其一,此事件绝不是单店的行为;其二,公告中的进货单未盖公章,收款人也未签字,这对供货方的正规性引发了质疑;其三,要求对所有吃到假羊肉的消费者依法进行赔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张亮麻辣烫门店就曾有过售卖假羊肉的情况。2019 年的时候,海口的张亮麻辣烫所销售的牛(羊)肉卷被指出其中鸭肉含量达到 60%。在那时候,张亮麻辣烫还称这些食材是由加盟商自行采购的。

钱浩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还开过肉类加工厂。他认为对于张亮麻辣烫的假羊肉事件,张亮麻辣烫门店将假羊肉当作真羊肉来售卖,其核心原因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并且有一些羊肉风味卷,1 斤的成本低至 5 到 8 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麻辣烫连锁加盟店存在诸多乱象。品牌商企图在供应链方面赚取加盟商的钱财,而加盟商又渴望快速收回成本,正因如此,问题频繁出现。在这些问题当中,一方面有监管力度不够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有总部管理未能到位的因素。

靠加盟商撑起来的

全国有 5000 多家门店,一遇到问题就将责任推给加盟商,这种行为就像是壁虎断尾一样。这种做法真的合适吗?博主发出了这样的灵魂一问。实际上,以张亮麻辣烫为代表的很多餐饮企业,它们其实是依靠加盟商来发展的。

张亮麻辣烫是由 85 后东北小伙张亮在 2008 年创办的。官网表明,历经 15 年的发展,到现在,张亮麻辣烫在全球已拥有 5800 多家加盟门店,并且把店开到了澳大利亚、韩国、美国、新加坡、加拿大等 12 个国家,每年为超过 2 亿次的顾客提供用餐服务。

红餐大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在 2023 年 3 月这个时间节点,从麻辣烫连锁品牌来看,超过 5000 家门店的品牌仅占 0.6%。在这些品牌当中,张亮麻辣烫在门店规模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在增长速度上也是位列第一,因此它被赞誉为“东北麻辣烫之王”。

(上海地铁口的张亮麻辣烫。图源/视觉中国)

即便如此,张亮麻辣烫扩张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歇。打开它的官网首页,关于暑期优惠加盟的宣传便映入眼帘。这些宣传包括:首年加盟时免交加盟费;新店首次订购设备可享受 9.6 折优惠;老顾客推荐新顾客可获得 5000 元奖励等。

张亮麻辣烫的加盟队伍很庞大,而直营店仅有 100 余家。可以说,是一个个加盟商撑起了张亮的麻辣烫帝国,这一点毫不夸张。并且,这不仅体现在店铺数量上,还体现在营收方面。

公开资料表明,在 2018 年的时候,张亮麻辣烫的营收接近 50 亿元。从加盟商那里、连锁餐饮从业者那里、食品产业专家那里以及机构那里得来的多种观点都说,像麻辣烫这类加盟的品类,总部主要赚取的不是品牌使用费,而是原材料差价费。也就是说,公司会统一采购原材料,然后把价格提高后卖给加盟商。钱浩透露,这个加价的幅度通常在 15%到 25%之间。

华创证券对杨国福麻辣烫的经营构成进行跟踪分析后认为,其调料收入的业绩贡献度约为六成左右,食材收入的业绩贡献度也约为六成左右。

餐饮咨询顾问康健是知乎大 V,他告诉「市界」,据他了解,通常的连锁品牌供应链利润最少有 15 个点,最多有 30 个点,这是非常可观的。那些纯粹割韭菜的品牌,其利润甚至能达到 300%到 500%。

张亮麻辣烫加盟处的信息表明了上述观点。就北京地区而言,以最小 80 平方米店铺标准来看,品牌商标使用费每年仅 1.98 万元。设备及首批物料费在 7 万至 8 万元之间。杨国福麻辣烫的招股书显示,其加盟费在常年营收中所占比例不到 5%,而“销售自产货品”以及“销售向第三方采购的货品”在总体营收中所占比例接近 80%。且销售自有产品的毛利率也最高,达到45%。

它们更像是麻辣烫原材料的“搬运工”,而不是麻辣烫公司。

加盟商们为了赚钱,就不得不去想办法避开系统,在采购渠道上寻找利润的出路,不过这种想法不但难度高,而且风险还很大。

一位咨询过张亮麻辣烫加盟事宜的网友表示,其合同规定除青菜之外的所有食材都要由总部统一供应。

一位曾加盟过杨国福的人士向“市界”描述了公司对采购的严厉程度。每月都会进行例行巡查,主要是检查是否有外购商品的情况出现。如果一旦被发现有外购商品的情况,就会罚款 2000 - 5000 元。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当地加盟总代理为卖出更多货品,会在商家拟定的采购单上私自增加订购量,这些订购量远远超出他们的销售能力范围,并且还会不定期在群内给加盟商施压,质问订货量少的原因。

以次充好赚得多

张亮麻辣烫掀开的,只是羊肉造假的冰山一角。

在全网范围内,麻辣烫、麻辣香锅、烧烤、冒菜等这些品类中,羊肉、牛肉造假的情况经常能看到。前不久,德国顾客海雯娜在青岛啤酒节上遭遇吃到假羊肉串的事情,此事引发了很大的轰动。她觉得自己吃的羊肉不是真的,可能是鸡肉或者鸭肉,之后经有关部门调查,这一情况基本是真实的。

我曾在青岛的火锅店工作过。店里所切的那些所谓的准冻羊肉卷和牛肉卷,全部都是合成肉。上海的火锅店也有过被曝光的情况,那里的羊肉全是从临沂进货的假羊肉。一位火锅店的员工毫不掩饰地说道。

真羊肉的价格是五六十元一斤,而一整只鸭子才卖几块钱,你自己算算这价格的差距有多大。该员工向「市界」说道。

打假者探访假羊肉串制作工厂的视频显示,假羊肉串是用鸭肉、羊肉精、增香剂、防腐剂等制作的,其成本仅为 3 毛,并且专门供应给烧烤摊。

康健坦陈,这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去指责某一个企业的情况如何,说得难听些,这是整个行业一直以来都存在的不良习惯。当下市场上所售卖的羊肉卷,绝大多数都并非纯羊肉卷。只要是标明“风味羊肉”的,那肯定是在作假,其中大部分是用鸭肉制作的,并且还掺杂了一些由鸭肉或猪肉混合而成的羊脂肪。

他说自己曾在河北某牛肉工厂亲眼见到,“100 公斤牛肉加上 200 公斤水,最终能产出 300 公斤肥牛。”

(火锅中的核心品类,各类肉片。图源/视觉中国)

麻辣烫并非重灾区。你去研究一下合成牛排,比如 100 克或 80 克的菲力牛排,注水能够达到 200%以上。钱浩向「市界」透露称,这些合成牛排被包装成整切牛排,在自助西餐、街头烧烤中大量存在,甚至还出现在披萨配料里。

商家造假的目的仅有一个,即利用便宜的食材进行以次充好的行为,以此来控制成本,进而赚取更多的钱。并且,由于他们长年累月积累的造假“经验”,使得假食材很难被察觉和查出。

以之前所说的注水肥牛为例。它的保水工艺十分优良,在检测的时候也表明确实只有牛肉成分。然而,在消费者的眼中,这被视为另一种造假行为。康健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钱浩逐一说出了各种劣质原料的成本和产地:牛排的成本最低是每片两块钱,临近保质期出货的价格能低到 1.2 元每片,要是不行还可以偷偷改包装,接着再卖一年。像那种五种组合装的丸子,一斤批量采购的成本是两块钱,主要产地是山东诸城。另外,地道肠配料表里所谓的鸡肉,实际上大部分都是鸡脖泥甚至鸡骨泥,一斤的成本是 3 块 6。

各大平台直播间所标榜的内蒙羊、草饲放养山羊,对此钱浩表示,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河北唐县的羊,这些羊被拉到内蒙转了一圈,然后当作内蒙羊来售卖。他还说,不然的话,一个唐县每年有 1200 - 1300 万只羊,它们都去了哪里呢?

一些使消费者的认知得到刷新的食品内幕,与市场监管存在的漏洞以及造假违法所需要承担的成本有关。

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蒋保双从专业角度向“市界”进行分析。他指出,食品造假、掺假通常会有三种法律后果。具体而言,行政处罚包含没收、罚款、吊销许可证以及行政拘留。其中,最高额度的罚款能够达到货值金额的二十倍。尽管法律对食品问题有着详细的规定,然而食品造假掺假的现象却难以得到遏制。主要原因是食品问题方面的普法教育不足,同时食品经营者和从业者的生存与生活保障需求需要被关注和提升等。

钱浩表示,若真要进行追究,食品造假的违法成本实际上并不低。然而,由于整个行业内卷的情况极为严重,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在合法的范围内降低成本,这种状况逼迫着食品技术人员去打擦边球。

普通消费者如何识别食材是否造假呢?康健作出了回答。从外观和味道方面来看很难辨别。最关键的是要看价格,价格太便宜的食材肯定存在问题。在购买渠道上,也应该选择正规的。

他作为从业者最后发出呼吁,商家的卖点应当是经过提炼后用于宣传的,而非编造出来的。他们完全可以表明卖的是羊肉风味卷,而非纯羊肉。就如同蜜雪冰城对外公开售卖奶精那样,这反倒成为了一种营销策略。

在以前信息极度不对称的时代,商家存在误导消费者的空间。然而如今,信息越来越对称了,商家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思路,诚信经营才是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正确道路。康健建议道。

不少消费者直言,对于“挂羊头卖鸭肉”这种情况,想要吃得明明白白是很困难的。他们认为,直接说鸭肉就是鸭肉,说鸡肉就是鸡肉就好,大家并非一定要吃羊肉不可。

(文中钱浩为化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亮麻辣烫羊肉含猪肉鸭肉,再出事甩锅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