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回复: 0

公安部数据: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情况及成都汽车保有量变化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6861
发表于 昨天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界面新闻记者 | 唐俊

公安部近日发布了相关数据,到2023年9月底时,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4.3亿辆,其中汽车数量为3.3亿辆,新能源汽车数量是1821万辆。

从汽车保有量城市排名情况来看,成都、北京、重庆位列前三,它们的汽车保有量都超过了600万辆。其中,成都超过北京,进而成为全国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

汽车不限购,20年数量涨至18倍

2003年,成都机动车保有量为34.5万辆,那时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此后成都汽车数量持续攀升,到2015年,成都超过重庆,成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第二城。

截至今年6月底,成都汽车保有量突破600万辆大关,此后近两月仍在持续增长 。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630万辆,这一数字是20年前的18.26倍 。北京目前的汽车保有量约为20年前的3倍 。

北京汽车保有量增速较为缓慢,这是因为采取了限购政策。北京自2011年起开始实施机动车购车摇号,每年仅放出10万个名额,这极大地降低了汽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

在成都买车无需摇号,成都当地政府甚至鼓励汽车消费。疫情期间,成都发放了多轮汽车消费券。今年3月发布的《成都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销售企业在大型购物中心、特色步行街、机关、场镇等场景开展促销活动。

成都大力促进汽车消费,原因是汽车是成都重要产业之一。据《成都日报》报道,成都现有32户汽车生产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乘用车、客车企业以及货车等车型。成都汽车产业规模突破2100亿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八。成都计划在2025年实现汽车本地整体产量100万辆。



行政区域面积扩大,同样为成都在统计上直接增加了汽车保有量,除此之外汽车销量也有所增加。2016年,简阳市被纳入成都市代管,简阳市人口数量超过100万。

成都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快,致使川A牌照不够使用。从2022年4月起,成都启用川G牌照。当下在成都新上牌的汽车,大多只能选择川G牌照,只有极少的情况下才会有极少量川A牌照放出。

重庆机动车保有量高,原因在于重庆行政面积大,人口众多。比如重庆巫溪县与重庆主城区的距离超300公里。把重庆所有区县人口统计起来,重庆人口达3213.3万,比成都和北京都多1000万 。

据公安部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有9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这一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个城市。其中,上海和苏州的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另外,郑州、西安、武汉、天津、东莞、深圳、杭州这几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400万辆。

未进入拥堵榜前十

成都的汽车数量是最多的,然而它并非是最拥堵的城市。北京的汽车保有量与成都差不多,却常年处在拥堵榜前列 。

在百度地图公布的2023年第二季度百城通勤高峰拥堵排名中,北京处于首位,成都排在第11位。在通勤高峰时段,北京汽车行驶的平均时速是24.27km/h,成都则是31.71km/h。

北京交通拥堵情况加剧,这并非是因为北京人更热衷于开车出行。与之相反,无论是依据百度地图的报告,还是高德地图的报告,都显示出北京市民在绿色出行意愿方面位居全国首位。按照两地政府部门所制定的规划,在2023年时,成都中心城区内绿色出行率将不低于68%,而北京中心城区的绿色出行比例要达到74.7%,相比成都高出6.7个百分点。(注:绿色出行指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方式)

成都和北京在人口方面比较相似,到2022年底,北京人口有2184.3万人,成都人口有2126.8万人。在面积方面,北京面积是1.64万平方公里,成都面积是1.43万平方公里。两座城市主城区都是沿着环路向外延伸拓展。在交通管理上,北京和成都都实行尾号限行政策。



然而,北京的房山区内,有不少面积是山脉地形。门头沟区内,同样有不少面积是山脉地形。延庆区内,也有不少面积是山脉地形。怀柔区内,还有不少面积是山脉地形。密云区内,依旧有不少面积是山脉地形。而成都,除了有一条狭长的龙泉山之外,基本都是平原地形,人员分布更为分散。

界面新闻记者依据官方数据进行计算,得出这样的结果:北京超过90%的人口(不包括延庆、怀柔、密云、平谷)居住在55%的土地面积上;成都90%的人口(不包括简阳、彭州)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约为75%,人员和汽车的分布自然更为分散。

成都的路网密度比北京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今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成都的路网密度是8.6公里/平方公里,北京的路网密度仅为5.9公里/平方公里,路网密度更高能让汽车有更多道路可通行,进而降低堵车概率。

两个城市都是按环状向外扩展,北京的道路基本是东西走向或者南北走向,几乎不存在“斜线”,成都的环路呈圆形,各个方向都有道路呈“放射状”向外扩展,通达性更佳 。

这一点反映到公共交通上,在北京出行时换乘次数更多,直达比例较低。在高德地图2023年第二季度交通报告里,北京公共交通的换乘系数在全国是最高的,达到了1.666,也就是说在北京乘坐公交出行平均要换乘1.666次才能抵达目的地。北京公交的直达比例仅为33%,在大城市当中是最低的。成都公共交通的换乘系数为1.635,直达比例为36%。

此外,长期生活在成都的市民向界面新闻表示,一些成都周边地市的居民将车牌落户在成都,是因为担心以后成都出台汽车限购政策。这些车名义上属于成都,可实际平时不在成都行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城市拥堵。而北京不存在这种情况。

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成都的拥堵状况愈发严重。在2019年,成都在百度地图拥堵榜上排名第30位,到了今年二季度,其排名已升至第11位 。

成都在呼吁公众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目的是减缓拥堵。当前,成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557.8公里,日均客流约590万人次,这两项排名在全国均位列第五,排在北上广深之后。成都地铁第四期建设正在推进,预计2024年完工。成都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报批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3 01:38 , Processed in 0.1087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