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回复: 0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强国目标及后续系列举措解读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0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57107
发表于 昨天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2023年10月底召开,这次会议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重要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还部署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

12月2日,新华社刊发对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的专访,12月3日,新华社刊发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的专访,12月4日,新华社刊发对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的专访,这些专访就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如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如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等问题作出回答 。

12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潘功胜署名的文章《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文章针对确保金融工作正确方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等问题发表了看法,以下是文章全文。

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潘功胜

2023年10月底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国家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会议,还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金融工作,对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国人民银行将深入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当作当前最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好会议各项决策部署,全面推动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凭借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进行集中统一领导,以此来确保金融工作有着正确的方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关乎经济兴衰与国家安危,关乎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所以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金融管理主要属于中央事权,因而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召开,此次会议距离上次召开时隔6年,会议名称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变更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这进一步突出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金融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里的重要地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围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出了“八个坚持”,其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保证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有国家领导人引领方向,在于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给予科学指导。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家领导人对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作出部署,强调要强化监管,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党的十九大上,国家领导人对打好三大攻坚战作出部署,强调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党的二十大上,国家领导人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国家领导人对金融工作有着重要论述,这些论述科学解答了金融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也科学解答了一系列重大实践问题,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党对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还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下,要不断破解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难题,就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 ,规模很大 ,活力很强 。与此同时 ,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 ,融资结构有待优化 ,一些企业低效占用了大量金融资源 。金融乱象屡屡出现,腐败问题也一直无法杜绝,金融监管能力较为薄弱,治理能力同样不强,经济金融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依旧较多。要稳妥处理金融领域突出问题,推动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切实提高政治执行力,完善党管金融的体制机制,切实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对高质量发展予以有力支持,助力实体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国家领导人明确表示,千招万招,若管不住货币那都是没用的招数。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平衡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要始终保持稳健性,把货币总闸门管好,从而为稳定物价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促进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扩大就业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更加注重跨周期调节,更加注重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引导金融机构增强信贷增长的可持续性,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积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 我国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已超过200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余额超过300万亿元 近年来 我国每年贷款新增约20万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0多万亿元 盘活存量贷款 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 优化新增贷款投向 这三个方面对支撑经济增长的意义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与监管政策的协调配合,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持续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专项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助力科技创新、民营小微、先进制造、绿色发展、普惠养老等领域实现健康发展,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主动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重大转型,在战略方面,要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在策略方面,需弱化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向外扩散,对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一视同仁地予以满足,以此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运行。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给予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方面的支持,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速构建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

合理把握利率水平,以此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利率属于重要的生产要素价格,它会直接影响消费、投资、国际收支等方面。利率水平过高不利于经济平稳持续增长,利率水平过低同样不利于经济平稳持续增长。要坚持以我为主实施好利率调控,需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宏观调控的需要以及跨周期设计的需求,来引导和把握宏观利率水平。要保持利率水平与实现潜在经济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的效能,以此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发挥好利率自律机制的作用,进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的均衡,维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状态。今年以来,美元的利率水平处于高位,全球的避险情绪不断上升,促使美元指数攀升至2003年以来的较高位置,带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一起贬值。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呈现回升向好的态势,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对非美元货币还有所升值。中国人民银行将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制度,进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增强汇率弹性,更好发挥人民币汇率调节宏观经济的功能,更好发挥人民币汇率调节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让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依据宏观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形势,稳定市场预期,果断纠正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果断处置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三、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推动稳妥化解重点区域的金融风险,推动稳妥化解重点机构的金融风险。当前,我国金融风险总体处于可控状态,金融机构经营整体较为稳健,金融市场运行平稳,高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数量占比很小,高风险金融机构在金融系统中的资产规模占比也很小。中国人民银行会更出色地履行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与有关部门协作,针对少数高风险机构相对集中的省份,制定并实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方案,进一步降低高风险机构数量,降低风险水平,通过多种渠道补充资本。要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等关系,依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处置金融风险,依法保护最广大储户、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利益。

加强金融稳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源头的管控工作,做到对金融风险能够早识别,做到对金融风险能够早预警,做到对金融风险能够早暴露,做到对金融风险能够早处置,健全具备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的风险处置职能,强化存款保险常态化的风险处置职能,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的措施,丰富存款保险风险处置的工具。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维护外汇储备资产的安全,维护外汇储备资产规模的稳定。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健全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制度。



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面的工作。总体来看,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在国际范围处于中游偏下位置,中央政府债务负担不重。地方政府债务主要被用于基础设施投资,通常有实物资产作为支撑,对当地经济发展具备正外部性。大部分债务集中在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势头强劲的省份,这些省份有能力自行化解债务 。对于少数债务负担相对较重的地区,按照中央的部署,在地方政府承担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主体责任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指导金融机构,按照依法合规、平等协商的原则,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健全债务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深入推进金融领域的改革开放,构建健全的现代金融体系,该体系要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具备广泛的普惠性。

加快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传导机制,落实中央银行独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增强中央银行财务实力,为依法履职提供坚实支撑,完善广泛覆盖的现代支付体系,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支付体系。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推进我国征信市场发展。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大型商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推动中小银行回归本源与主业,健全公司治理及内部管理,促使各类金融机构在规模、结构、区域布局方面更趋合理,加强债券市场制度建设,统筹金融基础设施,提升债券市场市场化定价能力与市场韧性,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推动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人民币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跨境收付第一大币种,要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善境外人民币市场建设,提升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制度型开放,拓展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影响力,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和合作,务实做好中美金融工作组工作,务实做好中欧金融工作组工作,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规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金融标准制定中的影响力。

全面强化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育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人才队伍。

持续强化政治建设,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在政治、业务、作风、廉政方面达到更高标准,落实更严要求,作出更优表率,坚决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国家领导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当作第一议题,坚决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持续不断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人心、铸就灵魂,全方位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深刻领会国家领导人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有力推进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加强干部选育管用工作,发现守纪律、敢担当、能力强、群众认可的干部,培养这样的干部,使用这样的干部,努力营造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持续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支队伍要忠诚干净担当,通过高质量党建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此确保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做到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要做到求真务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升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培养敢打硬仗的作风,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加大腐败惩治力度,坚持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

持续深入推进中央巡视和审计整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务必保证整改到位、整改彻底。同时推进内外部巡视、审计、信访以及有关监督检查等所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加强廉政建设,改善内部管理,规范对外履职行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3 10:11 , Processed in 0.09387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