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从跟风读研到退学离校,我的随大流之路与迷茫经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007
发表于 2025-4-5 14: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吕煦宬

编辑|毛翊君

随大流的泡沫

2022 年的毕业季,我手中拿着“退学离校通知单”,陷入了困境之中。走到如今这一步,我自身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选择了跨专业读研,原本就没有科研基础,并且对做学术也缺乏热情。追根究底,这一切都可以归结为我当年盲目跟风去读研。

高中时我就读于市重点学校。凭借着自身的勤奋,我从班级倒数的位置一路冲到了年级前 10 名。在高考中,我取得了 650 多分的成绩,进入了北方的一所 211 大学,学习新能源专业。这个专业听起来很有前景,我没有询问爸妈的意见就选择了它。之后,我陷入了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每天不是打游戏就是睡觉,就这样一直玩到了大三。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周围的人都开始准备考研,要么争取保研,要么出国留学,而直接工作的人非常少。

我在思考,要是考上了 985 名校,那么好工作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后续的发展也一定会越来越棒。之后我上网进行了搜索,将目标确定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且想要跨考生物医学专业。我仅仅知晓这个专业会把计算机与之相结合来培养硕士,先努力挤进去再说。

后来我未进入复试,也未曾想过二战。这就意味着我承认了考研失败。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家里的亲戚都夸赞我成绩好且会念书。我是长子,或许这对我产生了潜在的影响,那就是要成为弟弟的榜样。他如今 13 岁,成绩不太好,我妈不让他玩手机,一直盯着他写作业。而我脱产在家考研,会觉得自己没有用处。

当年春招的双选会上,我拿到了一个 offer。这个 offer 是要我待在河北沧州的山里进行检修工作,年收入为八万。我内心并不甘心,于是接受了考研调剂。最后,我被华东一所双非院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录取了。家里人对此挺高兴的,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双非,只觉得有书读就是一件好事。

我有些难过,然而却无可奈何。那时候,我不再将读研视为提升学历的方式,而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暂时的办法。只是觉得自己抓住了一根能救命的稻草,先缓一缓,之后再出去找工作。在这些年考研热度高涨的情况下,逆向读研并非什么稀奇的事情,时常能够看到“双非院校硕士报考人数大幅增加”的相关报道。

起初,导师对我寄予厚望,表明要带我前往兰州的实验基地开展科研工作。由于我毕业于 211 院校,而我的同学中很多人的本科院校是二本或三本。在开始进行科研工作之后,我才发觉自己有些吃力。跨专业的我在知识层面很快出现了缺失。

实验过程较为繁琐,包含诸多细节,倘若稍有疏忽就容易出错。起初,我非常期待能有人来引领我,并且会为了与学长学姐建立良好关系,而去帮他们冲洗发酵罐以及配制发酵液。然而,最终我发现,他们自身也有很多事情要忙,根本没有时间来教导我。

实验室设备。讲述者供图

如果拿不出实际成果,我的 211 光环就会失效。导师认为硕士是有基础的,不了解我所遇到的困难,还在其他老师面前嘲讽我,说:“大哥,你这都不会做啊?”这种挫败感在整个科研过程中蔓延开来。其他人也对导师有怨言,坐在我旁边的博士很能干,却总是被导师拉去干活,帮忙做课题,他压力很大,我曾见过他在朋友圈里吐槽。



临近毕业时,在和导师商量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萌生了退学的念头。大家在拍毕业照,而我假装融入其中,强挤出笑容,脑海里却满是微信消息。导师叮嘱我要抓紧做实验,不然就只能另寻出路。之后,我按照他的反馈重新做了新的数据,得到的回复却是,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所有的都要从头开始做,“你这个再做一年都难以确定。”

我感觉自己被耍了,非常愤怒,于是脱口而出:“那我退学。”我延毕了一年,这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我不想在实验室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了,觉得再待下去自己就要抑郁了。如果要用心理健康来换取硕士文凭,我觉得不值得。而且我打算进入互联网行业,这与科研毫无关系。

我听闻今年考研人数在八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心中有些讶异。或许是前些年考研的热潮过于高涨,如今清醒的人增多了。而我呢,就属于当年盲目跟从大流去考研的那类人,并且还是其中表现不佳的那一个。

做戏做全套

研一下学期时,我曾申请过休学。那段日子,我陷入了严重的内耗状态,每天晚上都必须依靠酒精才能入睡。在导员给我爸打电话之前,我才向他提及此事。我委婉地表示,想要实习就需要走休学的流程,并且承诺毕业后有很大可能能留在实习的公司。

因为我高中时成绩好,家里亲戚见面时都会夸赞我,所以我在家拥有“学霸”的话语权。我爸很信任我的选择。在大学期间,他曾给我资助七八千,用以支持我开发一个小程序。我最终没有取得什么成果,然而他也没有责怪我。我和我妈沟通得比较少,感觉和她存在代沟,不知道我爸向她透露了多少相关情况。

那次休学之后,有一个做会计的朋友跟我说互联网行业工资高,他劝我多去实习,这样毕业后才容易进入互联网行业。于是我就在上海实习了半年,期间做了两份互联网大厂的运营工作。这些工作主要就是做一些杂活,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我觉得相比待在实验室,这样的实习经历更有价值。

那时候,我从本科同学那里得知,研究生的底薪比本科生多几千块钱。我思量着休学半年后回到学校专心做实验,把落下的进度给补上,这样或许还能顺利毕业。在 2021 年 3 月左右,以拿到毕业证为目标,我回去就开始拼命做实验。然而,过了几周,却都以失败而告终。

实验室设备。讲述者供图

退学的那晚,我给我爸打了电话并向他诉苦。起初,我爸让我再坚持一下,因为已经熬到毕业论文这一阶段了。然而,当他看到我情绪激动甚至哭泣时,就改变了主意。为了让我爸同意我退学,我向他保证工作不会受到影响,之后他才点头同意。在挂电话之前,他还说觉得很不好意思,没有帮到我。我对此很有感触。

我爸学历仅为高中学历,曾经跑过出租,如今在老家山东的一个地级市从事废品回收工作。我妈读到小学毕业,依靠打零工来赚取收入。当年我考上研的时候,他们非常支持我,给我打钱用于购买资料和平板电脑,并且还曾提及,劝我以后攻读博士学位。

我没有过多考虑退学所带来的影响。当时我已经被逼到了极限。然而,退学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我丢掉了秋招时找到的工作。HR 向我告知,硕士文凭是一个硬性门槛,他们不收本科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这份待遇不错的 offer 原本是我退学的底气。那是一份在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研发工作,月薪为 1.5 万,年终奖还会额外多发三个月的薪水。

当时的我已下定决心,若能保住工作那就最好,若保不住就再去找工作。我担心家里的想法与我不同,于是便撒谎说能保住工作。在近两年来,我妈曾一两次跟我提起,说她认识一些在附近园区工作的人,一个月能赚七八千。她期望我能回山东,并且尽早安定下来,然而我并不想这样做。

家乡氛围较为传统,重视官职和农业。在高中时期,我的几个好朋友就已经打算好,大学毕业后要进入体制内或者国企,以追求稳定的生活。据我所了解,现在他们当中有一半人已经达成了这个目标,其中有的人仕途发展得很顺利,在保研之后又成功地通过公务员考试上岸。而我去了一线城市上学之后,接触到了很多在老家没有的东西,也意识到自己并不想融入像家乡那样保守的环境。爸妈没有人脉和资源,就算回去了,也无法帮我安排到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好工作。

如果我向我妈坦白退学的事情,她既不会同意也不会理解,并且还会伤心。她的性格比较强势。我爸让我不要把退学的事告诉其他人。到目前为止,我妈和我弟都不知道我实际上没有拿到硕士文凭,而我爸也不知道我失去了那份在杭州的工作。

自那通电话之后,我爸就再也没有跟我提及退学的事,然而我却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他的担忧。在得知我要退学的那个晚上,他给我叔叔打了电话,询问他是否有什么办法。我叔叔在市区开办了一个工厂,并且生意做得越来越大。或许我爸觉得,他人脉很广,也许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在去年过年的时候,叔叔还问过我,学校那边的事情进展如何。我说,已经没事了,都已经处理好了。



退学后没过几日,我与女朋友一同前往长沙游玩,借此换个环境来调整心情。旅行完毕后,我回到家中待了一阵子。由于担心家人会查看我的毕业证,所以我特意向同学索要了学校毕业证的模板、校长的签字以及印章等物品,然后前往淘宝花费两百元制作了一张假的毕业证并带回家。

他们一直以为我要去杭州工作,直到我离开家。那张假毕业证如今还在我的出租屋,我把它当作鼠标垫用。在家人看来,我是能够拿到杭州硕士人才补贴且未来能在杭州落户的人。因此,杭州成为我唯一的选择,要做戏就得做全套。

住青旅求职

到了杭州后,我选择在东站旁的一家青旅住下。因为工作还没确定下来,所以我不敢租房。我只能凭借本科学历去参加社会招聘,在简历上写下自己的经历:有两份互联网大厂的实习经历,还组建过一个小规模的辅导团队,就像个小作坊。关于薪资要求,我希望如果工作不忙的话,一个月能有 8000 块;如果需要加班,那就必须一万以上。

互联网运营岗、电商运营岗,还有教培机构的理科老师等岗位,我都投了。然而,都没有后续的消息,只获得了两次面试机会,一次是线上的,一次是线下的。在面试时,我没有对退学的经历进行隐瞒,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说是因为身体原因。对方也没有继续追问。不过,由于是社招,HR 会问很多与岗位相关的专业问题,我完全无法应对。

在杭州待了半个月,每天仅住宿这一项就要花费五六十元。我上学时攒下的那点积蓄,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无奈之下,我只好前往上海,因为觉得那里的机会更多。到了上海之后,我摒弃了之前对工作的那些要求,花了几天时间,凭借上学时的兼职经验,找到了一家从事留学辅导的小公司。

这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团队,其中包含老板在内大概有五六个人。老板向我表明,入职后的前三个月属于实习阶段,在此期间不会为员工缴纳社保,工资按照每天进行发放,每天的工资还不到 200 块。他的态度十分强硬且清晰:你来或者不来,悉听尊便。而我没有其他的选择。公司位于陆家嘴,所以我在那附近找了一家青年旅社住了下来。

上海青旅附近街景。讲述者供图

上海的物价相对高一些。每天的住宿费用就需要七十多元。如果再点一份外卖,那么工资就所剩无几了。我并不后悔退学这件事。然而,错过了那份待遇优厚的工作,要说完全不遗憾,那也是假的。后来,我得知那家公司加班情况很严重,于是也就放下了心中的遗憾。

我不羡慕那些拥有硕士文凭的同学。他们当中很多人毕业后进入了电气、电网等体制内工作。他们起步时的待遇很差。我听闻,在山西太原,国家电网每个月仅给一位硕士发放两千多的薪资。然而,或许工作几年之后,他们的收入会变得较为可观。在体制内或国企,硕士确实是比较受欢迎的。

在那家小公司工作时,我没有停下求职的脚步。过了两三个月,我等到了一个教育平台提供的课程设计岗位。这个岗位属于新业务,急需招人,我一天参加了三场面试,最终拿到了 offer。最初的薪资是 1.1 万,再加上项目奖金和提成,平均一个月能拿到 1.5 万。

2022 年 10 月,我在上海安顿完毕。之后,我才将自己已经离开杭州的消息告知爸妈。我并未完全坦诚相告,而是对他们说,这是原来杭州那家公司的新业务,我被派往了上海分公司。撒谎是为了让之前的谎言得以延续,使一切看起来都顺理成章。

公司的业务发展速度较为迅速。起初,团队的人数仅有二三十个。过了一年多的时间,人数接近两百人了,并且其中大部分是 95 到 00 年出生的。在部门里,既有来自名校的硕士,也有普通一本院校的,两者的比例大概是四六开。去年春节过后,业务量开始增多,公司对老员工的绩效考核变得格外严格。

我们的客户均为各大高校的课程负责人,他们对课程内容的要求颇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进行沟通。由于压力的缘故,我们的第一任组长,一位复旦硕士,选择了离职。公司的高层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有些领导不懂装懂,擅自插手业务,犯下低级错误后还拒不承认,在客户面前出了丑,这使得我们后续的工作难以推进。

去年中秋过后,组长换成了一位应届硕士。她是自己主动申请上去的。我认为她不擅长管理,常常想法随意且不稳定,不想在这样的人手下工作,于是在年底选择了辞职。关于这件事,我还没有告诉父母,打算等到春节回家时再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23:40 , Processed in 0.12109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