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名词解释:洋务派、中体西用、北洋水师相关知识全解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959
发表于 2025-4-6 2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洋务派:

同光年间,那些支持以及参与洋务活动的人,被统称为洋务派。其核心人物是清朝中央的一些官僚以及地方的一些官僚。在中央方面,以恭亲王奕訢、总理衙门大臣文祥等人为代表。在地方督抚之中,率先倡导洋务活动并且积极去实行的是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2、中体西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1861 年冯桂芬首先提出了这一思想。到 19 世纪 90 年代末,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地概括为“旧学为体,西学为用”。

3、北洋水师 :

北洋水师,也被称作北洋舰队或北洋海军。1888 年正式组建。它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并且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为强劲、规模最为宏大的一支。其主要军舰数量有 25 艘,辅助军舰 50 艘,运输船 30 艘,官兵人数达 4000 余人。在 1894 年到 1895 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全军覆没。1895 年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开始进行重建。1909 年将其合并为巡洋舰队。

4、官督商办 :

洋务派兴办民用企业主要采取“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仅有少量民用企业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它采取类似西方股份制公司的组织形式,会召集私人资本(商股),同时官方会借垫部分资金(官款)来筹建企业,并且会委派总办(督办)、会办等人员,由他们代表官方进行经营管理。他们大多以“半官半商”以及“亦官亦商”这两种身份来领导企业。这样一来,企业既具备许多商办的性质,同时又带有不少官办的色彩。这些企业是为了创造剩余价值而进行商品生产的,并且“盈亏全部归商来承担,与官没有关系”。

5、轮船招商局 :

洋务运动中创办了第一个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起初主要借助官款,只购买了三艘轮船。招商局总局设置在上海,在民用企业里成绩较为突出。招商局成立之后,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的垄断局面,并与它们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表明招商局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能够与外资轮船公司抗衡。

6、容闳 :

清末有一位改良主义者。他字纯甫,是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曾前往美国留学。1855 年回到国内后,在上海海关担任翻译一职。1860 年,他向洪仁玕提出创立银行制度等主张,此主张得到了洪仁玕的赞赏。1863 年,他参与筹备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72 年,他率领第一批留学生前往美国留学。1900 年,他支持唐才常组织“中国国会”,并担任会长。之后,由于清政府的通缉,他避居到了美国。著有《西学东渐记》。

7、同文馆:

这是洋务派创建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其主要作用是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它附设于总理衙门,一开始教授英语;在 1863 年 4 月,增添了法文、俄文馆;1872 年设立了德文馆;1896 年设立了东文馆;1867 年,设置了算学馆。同文馆的总管大臣是徐继畲(1795—1873)。两年之后,又聘请了美国人丁韪良来担任总教习,负责总管教务。同文馆逐渐演变成一所近代多学科的学校,既有外语专业,又有科技专业。所开设的课程,除了外语之外,还有各国的地理和历史课程,数理启蒙、代数学、《几何原本》、微积分等数学课程,航海测算、天文测算等天文航海课程,化学课程,以及《万国公法》、《富国策》等文理课程,还有汉文经学。学制分为 8 年和 5 年这两种。

二、问答:

1、简论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性质。

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一是为了能够“分洋商之利”,以此来维护民族以及国家的经济权益;二是期望能够盈利并且赚钱,通过民用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来填补军工企业的亏空。

一是为军工企业提供原料;二是为军工企业提供燃料;三是为军工企业提供运输;四是为国防需要提供服务,比如提供电报。

2、简评洋务运动。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具有进步性的改革运动。

它处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华民族希望通过对外开放以及对内进行变革,来实现自身的自强。这是中华民族实现自强的初步尝试与开端。

它开启了中国运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端,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并且促使了民族资本主义得以产生。

它和顽固派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是革新与守旧之间的斗争。其关键之处在于,究竟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还是要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⑤它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

洋务运动破产了,这证明地主阶级想要在维持封建制度的情况下,去学习西方的技术以达到求强求富的目的,是一条走不通的道路。

3、试论早期维新思想的内容及其评价。

(1)内容:

A、要求学习西方

早期维新派不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也不满清政府的卖国投降。他们开始察觉到,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无法抵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于是,他们希望向西方去寻找新的思想武器,进而探索能够挽救民族危机的道路。

B、要求实行“商战”

郑观应提出了“习兵战不如习商战”以及以商战固国本的主张,其目的是对付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他认为要想制伏西方人从而实现自强,最好的办法就是振兴商务。同时,他还主张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对外贸易。此外,他还提出了设立商部、开办商会、办理邮政、设立银行等主张。

C、主张君主立宪

马建忠介绍了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学说。表现出对君主立宪政体的热烈向往,也表现出对其的赞赏。郑观应大力宣扬“议院兴则民志合、民气强”的论点,并且明确提出要在中国构建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的主张。

(2)评价: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具有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反侵略且反封建的,并且为后续的戊戌变法运动在思想方面做了准备。

早期维新派对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认知存在欠缺,他们抱有一些幻想,并且不敢对外国侵略者展开较为坚决的斗争。

他们对清朝封建统治者存在不满情绪。然而,他们又缺乏胆量去触及封建专制主义的根本理论基础。所以,他们采取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态度。

他们希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然而却没有胆量去触碰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着严重阻碍作用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相反,他们主张与封建统治阶级进行妥协。

4、简述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特点。

民族资产阶级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层,即上层和中下层。

(1)上层: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通常拥有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以及本国封建主义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相较于中下层要更多。同时,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比中下层的矛盾要更小。

他们在清政府里大多获得了一个官职;他们在农村中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他们具有既是官员又是商人,或者既是绅士又是商人的多重身份。

(2)下层:

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企业,通常规模较小,资金也比较少。有的是刚刚从手工工场发展起来的,在机器设备方面,不如上层企业;在经营状况方面,同样也不如上层企业。

他们和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比上层大,同时与外国资本主义的联系比上层少;他们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比上层大,并且与本国封建主义的联系比上层少。

他们试图挤入上层的行列。然而,在当时的那种情况之下,他们沦于破产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和中下层之间,并非有一条不可跨越的沟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21:34 , Processed in 0.0977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