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理想汽车价格-理想汽车价格2024价目表-理想汽车价格及图片新能源车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911
发表于 2025-4-10 15: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李安琪

编辑|李勤

封面来源|理想汽车

拳拳到肉的车市价格战之下,理想汽车似乎得以独善其身。

理想凭借 10.5 万辆的销量,在三季度交出了一份很华丽的三季报。并且,连公司 CEO 李想都坐镇其中,已经开始谈论筹备年销百万辆的相关事项。

理想汽车的财报数据显示,其第三季度的营收达到了 346.8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271.2%。到了三季度末,理想汽车今年累计的营收为 821.2 亿元,之前所制定的全年千亿营收目标现在已经像是在口袋中拿到东西一样容易。并且,理想汽车还维持住了毛利率的增长,三季度的整体毛利率为 22.0%,而上个季度是 21.8%。

理想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三季度理想的净利润为 28.1 亿元,前三季度净利润累计约 60.6 亿元。这让理想手中拥有比同行更多的现金筹码:自由现金流达到 132.2 亿元,现金储备为 885.2 亿元。

理想汽车的增长较为顺畅。然而,不能忽视的是,至今尚未有真正的对手出现。问界新款 M7 的订单爆发仅仅出现在三季度末。到了四季度,这个强劲对手的增长速度已经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华为品牌给予了助力,问界 M7 和 M9 这两款车型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在理想公布财报的同一天,余承东在智选车模式的首款纯电车型智界 S7 的发布会上宣称,到 11 月 8 日为止,问界新 M7 的大订数量达到了 8.6 万辆,同时 M9 也获得了 3 万辆的盲订。

36 氪从产业链得知,一些问界品牌的通用零部件供应商,已接到每天 1000 套的出货要求。这表明,问界品牌的交付将会朝着单月 3 万辆的规模快速前进。

激烈的竞争风暴下,理想汽车也将不得不直面价格鏖战。

#01

避不开的价格战

实际上,理想汽车被卷入价格战的信号已经暗藏在三季度财报中。

细节表明,理想汽车的车辆均价呈下降趋势。36 氪统计显示,去年四季度理想车辆均价可达 43 万。而自今年开始,理想的车型均价在一季度约 39 万的基础上下降到了 36 万。

理想汽车过去5个季度的车辆均价

四季度理想给出的销量与营收指引如下:预计交付的车辆数量为 12.5 万-12.8 万辆,季度营收预计在 384.6 亿元-393.8 亿元之间。依据该指引,理想车辆的均价还会继续下降,达到 34.7 万元。也就是说,从去年的四季度到今年的四季度,理想车辆的均价下跌超过了 8 万元。

理想汽车有低价车型走量的情况。目前定位为中大型五座 SUV 的 L7 是理想的最低价车型,其售价区间在 31 万至 38 万元之间。CEO 李想在微博上宣称,在挑战 5 万月销量的同时,也在挑战 L7 月销 2 万辆。

可以看出,市场对性价比车型予以关注。在行业价格战愈发激烈的情况下,理想无法回避这场战斗。据 36 氪的了解,理想汽车此前已经开始实施购车优惠活动。有理想的销售人士向 36 氪透露,当下买车能够享受到 1 万元的保险补贴、5000 元的地方补贴以及 6000 元的置换补贴。“补贴的力度一直在增加,从之前的 1 万多提升到 2 万多,后续力度或许会更大。”

从销售侧的防御动作方面来看,当前问界 M7 和 M9 是理想的强劲对手。该销售人士称:“我们之前比较担忧特斯拉和比亚迪,然而现在华为问界强势崛起,明显能感觉到竞争在不断加剧,这会给销售带来一定的阻力。”

M7 所处的市场处于 20 万到 30 万元这个区间。理想汽车在同价位用于走量的车型 L6 要到明年才能够上市。而让一线销售更加担忧的情况是,问界 M9 是华为深度参与的产品,它具备理想 L9 所没有的品牌势能。

华为问界的销售渠道遍及 228 座城市,其门店数量超过 1000 家。到 10 月底时,理想在全国的门店有 372 家,覆盖了 133 个城市。在品牌以及销售渠道都不具备优势的这种情形下,理想的四季度之战不太好打。

面对行业竞争,CEO 李想在财报电话会上作出表示。他称,他们内部的认知如今极为一致。在面对华为时,他们的心态是 80%处于学习状态,20%是怀有尊敬之情,并且没有丝毫抱怨。

一家初创企业,在迈入千亿收入规模之际,遇到一个万亿收入的科技榜样,这是很幸运的;同时,能够有这样一个可以学习的榜样,也令人兴奋。

#02

打磨筹码、加大投入

可以预见,今年四季度。如果理想计划将销量走势扩大到近 13 万辆规模,那么挑战将会空前加大。一方面需要继续倚赖现有三款家庭车型的产品优势,另一方面还需要在价格上更果断地采取行动。

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加大了资源投入,正紧追行业主流节奏。今年 12 月,理想会向 Max 版车主全量推送 AD Max 3.0 的正式版本,此版本能提供全场景 NOA 功能,并且统一采用 BEV 架构。自动泊车功能将会升级。明年上半年,会向用户推送 AD Pro 3.0 版软件。并且会将 AD Max 的部分算法能力释放到 AD Pro 上。

公司总裁马东辉于财报会上表示,在今年秋季的战略会上,公司内部形成了共识,即未来会将智能驾驶技术当作核心战略目标。当下,理想智能驾驶的研发人员约为 900 人。到明年年底,智能驾驶的研发人员将达到 2000 人左右。而在 2025 年,这一人数会超过 2500 人。

具体来说,理想能够推动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工作。它会推出涵盖高速和城市场景的多款车型的全场景 NOA。并且会加大对智能驾驶 AI 算法以及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在投入方面,未来将会提升对车辆、测试、算法以及人员的研发投入。其目标是在明年上半年跻身智能驾驶经过市场验证的第一梯队。

2024 年到来,理想扛过了风暴剧烈的四季度。例如 12 月发布的 MEGA 这款 MPV 产品,它将是理想在纯电车领域的首次作战。该车型的最大卖点包括 5C 电池技术、800V 高压平台以及超充网络,凭借这些,能够实现充电 12 分钟就可补能 500 公里。

理想的纯电补能网络为匹配新车上市而逐步投入使用。理想称,当下其超充站已在全国高速沿线建成且运营了 130 座。到今年年末,理想超充站将会建成 300 座。理想 ONE 以及理想 L 系列车型具备即插即充、免密支付等功能,并且还对所有新能源用户开放。

理想与供应商一起梳理了 MEGA 上的 NUDD 零部件,NUDD 是新产品早期质量风险识别和管理的方法论,包括新特性、唯一性、因难性、差异性这四方面。接着制定了质量管控和产能爬坡的专项项目,以此来确保 MEGA 出师顺利。

李想表示,除了 MEGA 之外,2024 年上半年会发布理想 L6。下半年会交付三款纯电产品。他说这是公司创办到现在产品最为丰富的一年。

李想对如何实现上百万辆规模进行了展望。他认为在如今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理想会从 3 个维度以及 9 个层面来开展筹备工作。

第一是在企业共识层面,企业文化、用户品牌以及企业战略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协同性需要达到非常好的程度;第二是在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层,涵盖产品与研发、销售与服务以及供应与制造这三个层面的协同;第三是在整个职能体系建设层面,包含人力与组织、IT 与流程以及财经与公司运营这三个层面的协同。

李想觉得,这 9 个层面会构成“短板理论”。每一个方面都必须做得足够好,这样在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才能够成为一家每年销售超过 100 万辆的智能电动车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19:24 , Processed in 0.12180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