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有哪些-资产管理公司是干嘛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911
发表于 2025-4-10 2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 年上半年,在泛资管领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一同成为被罚的主角。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依据南方周末“牧羊犬—中国金融业合规云平台”(即牧羊犬平台)进行统计分析后得知,在 2024 年上半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总共被罚款超过 2000 万元。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东方”)的三家分公司也收到罚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被罚的主要原因包括“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以及“非金融机构资产不良属性认定不审慎”。

其他泛资产管理行业的合规度呈现出这样的态势: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合规度差异较大,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而信托业的合规度又出现了旧有的问题再次出现的情况。

泛资管业罚金暴涨

2024年上半年,泛资管行业合规度迎来监管层面的高度关注。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经牧羊犬平台统计分析得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上述四家各地派出机构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和罚没金额分别为一定数量和一定金额,总体来看,资管行业处罚信息数量为 485 条,罚没金额为 9779 万元,同比上升约 155%和 492%。罚单量和罚金两项合规指标呈巨幅上涨态势。

对此,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徐成洪在不良资产处置领域深耕多年,他对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称,近两年,有一些金融融资平台出现爆雷情况,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同时,金交所被集中关停,这体现了金融监管的升级和加码。

与此同时,金融监管存在“双罚制”(也被称作“两罚制”,其含义是对法人犯罪既处罚法人中的自然人,又处罚法人)这一趋势,在近年来的罚单中有所体现。2023 年上半年和 2024 年上半年,资产管理行业的机构罚单数量与个人罚单数量较为相近。2024 年上半年的个人处罚信息总量同比上升约 154%。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经过梳理得知,大部分资产管理行业的罚单受罚主体既包含了处罚机构,也包含了处罚机构有关部门的直接责任人。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北监管局在 2024 年 6 月 14 日披露了关于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通信托”)的 22 条处罚信息,这些处罚信息一共涉及 21 名国通信托的从业人员。从绝对数值来看,在资产管理行业里,私募基金行业的机构处罚信息数量是最多的,有 180 条;其个人处罚信息数量也是最多的,为 209 条。

从机构罚单金额这个维度来观察,2024 年上半年,把中信中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因“中核钛白定增事件”(在《中信、海通卷入,机构投资者“被割”:中核钛白“定增融券”资本局》中有详细说明)而收到的一张 4650 万元的天价罚单剔除掉。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被罚的金额是最高的,达到了 2283 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约 3161%。



四大资管均涉资产分类不准

2024年上半年,哪家资产管理公司收到的罚单量最多?

牧羊犬平台显示,上半年期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处罚信息数量达到了 10 条,在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处于首位。而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从 2021 年正式开始对外营业之后,一直没有收到过罚单,其合规程度比较高。

哪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被罚金额最高?

2024 年上半年,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资管”)被罚 485 万元,同比上升约 1113%。

为何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被罚金额如此之高?

牧羊犬平台显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中,有半数以上的罚单案由存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的情况,同时也存在“非金融机构资产不良属性认定不审慎”的问题。

资产风险分类标准是什么?监管有哪些政策底线?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进行查询后得知,在 2014 年,由原中国银监会、原中国保监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共同制定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监管办法》的第一百二十一条有这样的要求:集团(此办法中所称的集团指的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附属法人机构以及特殊目的实体等其他附属经济组织所组成的集团)应当强化资产质量管理,构建起完善的资产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并且要逐步达成动态评价。预计可收回金额若低于账面价值,就需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且足额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何在不良资产分类上都存在合规问题?

前述律师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分析指出,依据监管部门的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分类需准确呈现其资产质量,需对每一种风险级别的资产计提相应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当下,AMC 常常上调分类级别,从而致使资产风险分类不够准确。这是在打政策的擦边球。其主要目的是使资产质量数据看上去更好。这样做能够节约风险准备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利润并且实现考核指标。

中国信达 5 月收到一张 735 万元的罚单,即金罚决字〔2024〕26 号。这张罚单除了资产分类不合政策要求外,还涉及“房地产行业统计数据不准确”以及“附属机构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实际上,中国信达此前就曾被监管指出涉及这两项问题。2023 年 12 月,中国信达及其分支机构曾有相关行为。这些行为包括涉及“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还包括“对附属法人机构管理不到位”,以及“为银行规避资产质量监管提供通道”等。因这些十一项问题,中国信达及其分支机构收到了一张罚单,罚单金额高达 1340 万元。



中国信达对上述问题的整改进度情况如何?中国信达在回应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时表示,监管机构此次的处罚是基于 2021 年检查所发现的问题。该公司全面展开整改工作,并且把这当作一个契机。它有针对性地对内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持续推动制度方面的完善以及系统的建设。同时加大了督导检查的力度,不断强化各经营单位的资产质量,着力加强内控合规长效机制的建设,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合规稳健的经营水平。

信托业逐步回归本源

2024年上半年,信托业的合规度如何?

牧羊犬平台显示,信托业机构的罚单数量为 10 条,同比上升约 11%;信托业机构的罚单金额为 1880 万元,同比上升 141%。在这些罚单中,国通信托以一张高达 585 万元的大额罚单(鄂金监罚决字〔2024〕33 号)占据信托业机构罚单的榜首位置。

该罚单表明,国通信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事实,包括违规开展通道业务、虚增房地产类信托规模以规避监管以及少计表内不良资产等,总计 13 项。在这些违法违规事实中,房地产信托问题以及违规开展通道业务在上半年的信托业合规领域属于重灾区,并且是信托业的“旧疾”(具体情况详见《时隔两年,房地产信托又现违规丨金融合规榜》)。

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泛资管业的罚单所涉及的违法违规事实都发生在 2023 年或者之前。信托公司在其官网所回应的整改情况表明,随着信托业违规项目的清算结束或者整改完成,信托业未来的合规程度或许会朝着好的趋势发展。那位律师也认为,在近两年来,信托业已经逐渐回归了本源。当下,信托公司更倾向于开展财富管理以及家族传承方面的业务。

基金业合规“两极分化”

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和信托业呈现出“高罚金、低罚单量”的现象,与之相比,基金业的合规情况截然不同,呈现出“高罚单量、低罚金”的态势。同时,在上半年,基金业的细分领域合规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罚单量非常高,而公募基金管理人的罚单量非常低。

具体来说,证券类私募管理人的机构处罚信息数量与股权类私募管理人的相近。证券类私募管理人的机构处罚信息数量为 93 条,股权类私募管理人为 87 条。不过,证券类私募管理人被罚的金额比较高。

其中,有两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他们因出借期货账户而被处以 30 万元罚金,并且在 2024 年上半年私募基金机构罚金中位居榜首。其余罚单的案由主要有:虚假报送登记信息;基金产品未备案;未及时更新登记信息;相关从业人员不符合登记要求。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廖浩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19:26 , Processed in 0.1203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