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回复: 0

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文学汉语言介绍专业怎么写-文学汉语言介绍专业知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791
发表于 2025-4-12 17:4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想要写出一篇能吸引人的文章吗?我们专门为您整理了关于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的分析范文,希望能给您带来灵感并供您参考,希望您能阅读。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以来在高校中被视作一个重要的基础专业,有着自身的优势。然而,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以及高校转型改革的冲击,该专业的弱势与不足开始显现出来。教育观念较为滞后,课程体系存在不合理之处,专业发展定位也不明确,这些问题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处于尴尬的境地。本文通过对其所面临问题的分析,为其转型发展给出了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现状;对策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相对滞后

汉语言文学专业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既定的教育教学观念,并且在较长时间内难以发生改变。比如,教师会依据“生平—思想—艺术”这样的模式来组织文学类课程的教学;也会按照“原理—举例—练习”的模式来组织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教学模式是因循守旧的,教学方法也不思革新。在课堂教学中,“我说你听”这种单向传播仍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这显然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是不利的。

(二)课程体系不够合理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于培养合格且优秀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当我们翻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表时,能够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等课程方面。这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存在不足,缺乏文理之间的相互渗透,同时也缺乏宏观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这样的弊端在于毕业生的思维较为局限,视野也较为局限,并且他们缺乏分析问题的实践技能,也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三)专业发展定位不明确

专业发展的定位对专业课程的规划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若专业发展定位清晰明确,那么教师的教学就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恰当的手段,同时学生的学习也能有清晰的努力方向和明确的标准。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增设了一些实践类和拓展类课程,如语文微格教学、书法、逻辑学、文化营销、秘书、新闻传播等。尽管如此,这些课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这些增设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专业短板,但同时也使得专业的特色更加模糊。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转型对策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互联网时代,要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人才。首先,教师自身需要转变思想,对教育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其次,要跟进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持续学习专业知识。并且,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以保证能够输出更全面的知识。其次,教师需把传统的“以师为本”思想转化为“以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教学内容与性质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像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同伴教学法等。通过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二)完善课程体系

2015 年浙江万里学院针对用人单位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这项调查中,52.2%的用人单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首先应具备的知识是“文书写作处理”。其次,用人单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还有管理类知识、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现代办公技术等。由此可见,如今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是具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软性指标在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未得到明显的培养体现。另外,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针对实践课程制定出严格且合理的考核办法,只有让学生重视起来,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效果。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品格方面的培育,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品格。也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育,使学生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还要注重对学生道德的培育,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这样就能为学生日后工作的良性发展打好基础。

(三)找准人才培养定位



高校专业需结合时展的形势来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优势在于语言文字,在新时代要持续把它当作一项基本技能来培养,要做到“人有我优”,做到做精做强。在人才培养过程里,需要增加其他相关知识的学习,像新闻传播等;也要增加其他相关技能的学习,如金融法律和信息处理技能等。这样能突出一强多能的特点,促使人才培养朝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时代在发展且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进行更新转型。高校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的发扬者,应当积极转变思维,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对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从而为社会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陈灵强、徐凯和王欣对地方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转型策略,该成果发表在《台州学院学报》2013 年第 2 期。

江艳丽指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该成果发表于 2015 年第 1 期的《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14:10 , Processed in 0.1016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