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回复: 0

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石油化工联合会属于部级单位吗-石油化工联合会会长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791
发表于 2025-4-13 10:3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 月 13 日上午,此次大会由多方面主办、承办和协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参与主办;山东省工业和信息话厅参与主办;烟台市人民政府参与主办。烟台市工业和信息话局承担承办工作;普凯源国际石油化工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承担承办工作。山东隆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与协办;烟台黄渤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参与协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国际交流与外企委员会参与协办;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参与协办;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山东裕隆石化有限公司参与协办。2024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在黄渤海新区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此次大会将“锻造大变局下的全新竞争力”作为主题,邀请了中外的领军石化企业,还有主要的化工园区,国内石化重镇的决策者们也被邀请了,同时还邀请了中外知名的咨询公司,数十家国际组织的代表们以及专家学者,大家齐聚一堂。与会代表聚焦于加快发展石化行业的新质生产力。他们探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当中,借助高科技、高效能以及高质量的生产力提升,来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达成绿色低碳且高质量的发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李云鹏指出,今年开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比较弱。地缘政治方面存在冲突,国际贸易也有摩擦等问题频繁发生。外部环境逐渐变得复杂严峻且具有不确定性,这使得全球石化产业在前行的道路上较为艰难。与此同时,中国依然是全球石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擎。今年 1 至 7 月,石化行业中规模在以上的企业,其营业收入达到了 9.35 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5.3%。同时,这些企业实现的利润为 4982.3 亿元。此外,进出口贸易总额为 5528.7 亿美元。其中,化工行业的营业收入是 5.5 万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1%,利润为 2515 亿元,增长了 6.5%。中国石化行业的经济运行处于稳定状态且有进步,同时也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它展现出了行业在增长方面的坚韧特性,以及超大规模的市场所具备的潜力和优势。

李云鹏强调,当前世界在发生变化,时代在发生变化,历史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开。当前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同时还有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矛盾、地缘冲突与供应链稳定的矛盾、新技术市场化应用与单边主义的矛盾等多重矛盾和挑战。石化行业必须通过创新来寻找出路,只有具备敢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变革的勇气,锻造全新的竞争力,培育新的动能和新的优势,才能够突破增长和发展所面临的困境。要坚持创新驱动,以此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发展循环经济,进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要深化数智赋能,以便培育发展新动能;要坚持互利共赢,从而打造全球石化“生态圈”。

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表明,烟台属于重要的工业城市。其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包含了 41 个工业大类里的 37 个。烟台拥有 63 家上市公司。并且形成了两个两千亿级产业,分别是有色及贵金属、绿色石化。还有四个千亿级产业,即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汽车、食品精深加工。同时也有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集群。烟台以打造世界级化工基地为目标,着力做强万华化学和裕龙石化这两大龙头企业。同时,积极建设裕龙石化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以及烟台化工产业园这三大千亿级化工园区。其规划是到 2026 年,三大化工园区新增投资要超过 4000 亿元,总产值要超过 5000 亿元。并且力争在 2035 年,全市石化产业规模能够突破万亿元。

山东省副省长周立伟指出,山东省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当作主攻方向。山东省深入推进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山东省着力构建高端化工标志性产业链。山东省培育形成了炼化、化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 7 大板块的产业体系。2023 年全省化工行业的营收为 2.8 万亿元,利润为 1142 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占全国规上化工行业的 19.6%和 20.7%。今年上半年,全省化工行业实现营收 1.42 万亿元,利润 358 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占全省工业的 24.7%和 16.2%。在稳定全省工业运行方面,全省化工行业发挥了重要的压舱石作用。

黄瑜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称,石化化工行业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要对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部署予以贯彻,需统筹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这两方面,要扎实推进《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 - 2027 年)》的各项重点任务,加快培育新的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的生产效率,打造出先进且高效的产业体系。

她针对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给出 4 点建议:其一,将创新当作主导动力,顺应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速把科技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产业以及产业链当中,构建起产、学、研、用、金相互结合的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其二,把绿色作为发展的基本底色,搭建起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体系;其三,把数实融合当作主要手段,加快数字化的转型进程,提高智能化的水平;其四,把国际合作当作重要路径,坚持高质量的引进来以及高水平的走出去,深化开放合作,为全球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德雁指出,烟台属于中国首批 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列。烟台大力推进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同时也积极发展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在 2023 年,烟台的 GDP 成功突破 1 万亿元,由此成为中国第二十五个万亿级城市。目前,烟台正在系统地推进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推进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正在推进城市生活的绿色低碳转型。烟台致力于推动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同时,烟台也在为深化高水平开放合作开辟广阔空间。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赵东以及总经理赵东作了一个报告,题目为《顺应时代大势 引领行业发展 奋力走在新型工业化道路前列》。他明确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这一大背景之下,绿色低碳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创新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开放融合则是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中国石化致力于引领石化的发展。它积极构建起“一基两翼三新”的产业格局,凭借科技创新来带动产业的发展。全面地提升了“含绿量”。持续地深化了对外的合资合作,不断地提升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以及国际化的水平,努力地走在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列。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汝新着重指出,石化工业正处于低碳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发展高技术、高效能且高质量的产业,这是新质生产力所具备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企业全新竞争力的集中展现。要达成这“三高”,需要从以下五个方向作出努力:其一,加强统筹工作并且进行市场研判,持续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其二,持续推行差异化的发展策略,优化产品的供给结构;其三,强化创新方面的驱动作用,提升科技的支撑以及引领能力;其四,实施数字化的赋能举措,帮助强化核心功能;其五,完善发展的机制,提升现代化的治理能力。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及副总经理阎洪涛着重指出,当遭遇行业产业的深刻变革之时,我们需牢牢把握机遇,勇敢迎接挑战,在技术创新领域、绿色发展领域以及数字化等领域协同施展力量。预测显示,在温和转型的情况下,2050 年中国石油需求达到 3.8 亿吨。即便处于深度转型,需求也有 2.75 亿吨。国内石油能稳产 2 亿吨,维持一段时间后会逐步下降。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且这种局面难以改变。所以,石化行业需要持续坚定地做好油气勘探开发以及增储上产的工作,以确保能源安全。中国海油会持续秉持减油增特的理念,同时推进发展化工新材料的转型升级之路。它会积极去探寻特色炼油产品的相关业务,也会努力探索特色化以及高端化化工产品等方面的业务。

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副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张方,对中国中化以科技创新推动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的实践进行了介绍。他表明,中国中化凭借科技创新推动了材料科学的高端化发展,从化工新材料的芳纶实现全面国产化开始,到近两年实现对位芳纶国产化并取得快速发展,未来还将开发杂环芳纶,这充分展现了中国中化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表明,万华是全球聚氨酯行业的领军企业。万华在应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国家需求方面会有所行动。面对碳排放致使气温升高以及塑料污染这两大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万华会持续进行环保生态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未来万华会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致力于发展电池(储能)材料、风电光伏化工材料以及可降解塑料等,以此来应对生存方面的挑战;其二,开展聚氨酯产业的创新工作,推动高端聚合物新材料、营养化学品等的发展,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提供服务;其三,对合成生物学、电化学等前沿技术进行开发。

韩国石化协会会长指出,LG 化学首席执行官辛学喆称。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然而全球贸易紧张情况以及供应链中断现象,仍时常成为头条新闻。可持续发展是转化危机的关键所在,并且是石化行业未来发展必须要走的道路。LG 化学成为了韩国首家宣布目标的石化企业,其目标是 2050 年实现净零碳排放。LG 化学还将开发碳捕集与利用 CCU 等突破性技术来达成这一目标。

全球首席执行官凯伊岚指出,中国化工业务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2023 年,全球化学品产量中,有不少可归因于中国,比例达到 43%及以上。中国工业需要凭借自身一流的创新能力,以及清洁和绿色化学,渗透到欧洲和全球市场。他希望能够与中国展开合作,共同构建具有竞争力且公平竞争环境的绿色化工。

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总干事克里斯·雅恩指出,中美化工行业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在石化领域取得进步,能够推动美国化工行业的提升。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政府层面,中国都需要与国际进行多方合作,尤其在化工产品以及污染物和废物处理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欧洲化学理事会总干事马可·曼希克称,若持续提升产能,却无相应市场,便会给全球市场带来压力。所以,欧洲需与中国携手合作,一同探寻合作途径与解决方案,持续优化政策,以推动全球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能源理事会的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指出,如今的世界能源体系已不再能满足需求。消费者驱动的新能源带来了冲击,获取和负担能力方面也存在危机,且这些情况无处不在。可再生能源革命正面临着风险,并非所有的能源用途都能够实现电气化。这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十年里,将会需要更多的能源来满足新的以及不断变化的需求。面对诸多挑战,需要构建一种推动力。这种推动力能够协调各种不同的需求。同时,还需采用多种方式,以促进能源转型的达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4 14:02 , Processed in 0.0926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