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的刘静课题组经过多年对液态金属可变形机器原理的探索,系统地提出了构筑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液态金属基本要素和设计思想,这为人形机器人进一步向柔性化、敏捷化以及更类人化、智能化发展勾画出了新的发展蓝图和技术路线,其前瞻性评述文章以“Metal based Soft”为题,在《 》期刊上发表。文章第一作者为博士生李楠,通讯作者为刘静研究员。
图A-G为各类电动和电磁执行器。图 A 表明液态金属表面张力驱动的电气控制行为能够充当一个执行器,并且多个这样的执行器可以进行集成;图 B 呈现的是基于电动执行器的货物交付系统;图 C 展示的是类似天然肌肉的层状液态金属驱动器;图 D 显示的是基于液态金属的人工心脏;图 E 为柔性电磁执行器;图 F 呈现的是采用液态金属可拉伸导线和软永磁体的微型电磁夹持器;图 G 展示的是磁性液态金属纸的蠕虫状运动。
图A-J为液态金属开关,逻辑器件,执行器控制。图 A 是用于温度控制的开关材料;图 B 是电控的液态金属开关;图 C 是磁控的液态金属开关;图 D 是 2×2 交叉棒阵列的柔性忆阻器;图 E 是能精确控制氧化层厚度的柔性二极管;图 F 是柔性热致变色触觉逻辑控制系统;图 G 是基于液态金属的逻辑控制单元的两种不同形式;图 H 是 DC-AC 变换器;图 I 表明二极管具有很高的拉伸性,能够承受高达 500%的变形且不会出现故障;图 J 是具有逻辑计算和执行器控制功能的液态金属机电一体化装置。
图A-J为可拉伸液态金属柔性导线。图 A 是在室温下通过同轴湿纺工艺来制备液态金属包芯线材;图 B 是于室温下运用顺序微流体纺丝和注射方法快速制成液态金属丝;图 C 是用于制作空心线壳的 PVA 材料;图 D 包含多个液态金属导体铁芯且为单一弹性体(SEBS);图 E 利用 Ga 的相变特性来制作线材;图 F 可连续生产 PDMS 空心线套;图 G 是辊涂技术;图 H 是在水凝胶上通过电化学氧化生成连续的镓线;图 I 是一种中间嵌有弹性体的液态金属纤维。
图 A 到 G 是基于液态金属的可调刚度结构,其中包含相变粘接,还有形状调整以及可调承载能力。图 A 表明液态金属的相变能够显著提升其粘附性能;图 B 展示的是涂覆液态金属的 PDMS 柱的粘附行为;图 C 呈现的是液态金属与表面之间的间接接触附着力;图 D 所指的是用于对机器人机械手位置进行补偿的形状适应性材料;图 E 显示海参组织硬度的可逆变化引发了固液的快速转变;图 F 说明利用液态金属的固液相转变可以提高柔性执行器的承载能力;图 G 表示材料的刚度能够通过外加磁场来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