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近几年米读等网文平台以及快看等漫画平台都在积极投身微短剧 IP 。在这些平台中,网文的产量高且版权类型丰富,是最受微短剧青睐的 IP 来源。据统计,2021 年由小说 IP 改编的微短剧占总量的 88%,并且呈现一路增长的态势。
抖音与掌阅牵手,对番茄大力支持。快手与米读联合。短视频的各大厂纷纷向网文平台靠拢。它们看中的是网文 IP 能够提供的那种“天然剧本”。同时,相较于动漫游戏等 IP 形式,网文由文字转为影像后依然能够保有一定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而音频平台加入微短剧混战则是头一遭。
这些作品将在芒果 TV 和喜马拉雅双平台推出。
喜马拉雅的加入使得微短剧的 IP 来源有了新的途径。有声书具备现成的人物情节,其改编空间不受画面限制等特点,与影音作品相比,似乎比网文还要更接近一步。本次微短剧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喜马拉雅奇迹文学总经理杨勇说:“从音频到影视,无论是制作周期还是 IP 验证路径,都比文字更短,这就是我们的特色与信心所在。”
杨勇觉得,有声产品具备陪伴的属性。一集时长几分钟的微短剧,把用户的碎片时间利用了起来。从需求方面来看,这二者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所以,微短剧的形式能够较好地满足喜马拉雅用户的需求。微短剧快节奏且多反转的特质,一方面勾起了用户的观剧兴趣,另一方面也挑起了他们探究下文、想知道后事的好奇心。此时,喜马拉雅站内的同 IP 有声作品可以顺利地进行补位。这些有声作品能和微短剧一起,让用户既可以听,又可以看。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完成双向的导流。
喜马拉雅有胆量进入微短剧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其底气主要有两点。其一,源于平台本身的用户规模具有优势;其二,源于奇迹文学拥有近 2000 部的 IP 内容储备。杨勇称,此次参与微短剧项目的 IP 全部来自奇迹文学的原创 IP,这些 IP 采用与作者直接签约的全版权模式,这种模式比以往仅仅拿下有声书改编权更加自由,更有利于配合平台对 IP 进行多样化的开发。
杨勇向记者表示,喜马拉雅的有声产品并非仅仅是 IP 开发或变现的一种形式。它正在成为筛选优质 IP 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的有声书产品,先从作者的小说创作开始,到用户进行阅读,完成一次初步筛选。接着,由主播进行录制,再到内容上线。通过这些步骤,将这些 IP 以音频产品的形式交给用户进行了二次筛选。我们相信,那些在用户中拥有较高人气的有声产品,在影视化之后也同样能够获得成功。从有声到影视这个过程,与从文字到影视相比,这个 IP 的验证路径会更加高效。基于这样的共识,喜马拉雅确定了首批进行微短剧改编的作品,芒果 TV 也确定了首批进行微短剧改编的作品,达盛传媒同样确定了首批进行微短剧改编的作品。
杨勇称,奇迹文学的编辑团队具备较为丰富的内容经验。他们从用户数据反馈这一维度,筛选出适合微短剧改编的“种子 IP”;同时,从内容改编适配度这一维度,也筛选出了适合微短剧改编的“种子 IP”。用户数据方面,我们会更留意受年轻用户和女性用户喜爱的 IP;在内容方面,我们更看重这些 IP 的可视化效果,看重其节奏是否够快,能否与微短剧的快速反转相配合,以及能否成功营造出戏剧效果。
这次的微短剧项目是与视频平台芒果 TV 以及制作方达盛传媒一同开展的。喜马拉雅将充当出品方,会在短剧开发的全流程中全程参与,包括筛选 IP 并改编剧本,还有选角、拍摄、宣发以及未来作品上线后的运营等各个环节,我们都会深度地参与其中。杨勇称,喜马与芒果的双平台联合正在发挥出 1+1>2 的作用。比如在筹备期就对演员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就首批微短剧项目而言,在双平台的 title 之下,演员的参与度非常高,选角报名的人数众多,竞争颇为激烈。
微短剧项目手握全版权,或许会成为这种“追剧模式”的升级版。杨勇称,除了芒果外,喜马拉雅与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快手等平台建立了“平台 VS 平台”的合作关系,目前有多个由奇迹文学原创 IP 改编的影视项目正在推进之中。
除了有声和影视这两种形态之外,所有在 IP 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其他形态,都将在奇迹文学中得到推进。杨勇告知骨朵,奇迹文学属于喜马拉雅旗下的源头原创版权部门。它期望推动 IP 全版权形态的开发与授权,目前已有的形式涵盖出版、漫画、动漫、出海、剧本杀等。他们希望以原创网文 IP 为源头,开展以有声开发为主的全版权开发,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 IP 的活力,整体提升 IP 的价值。在网络文学的百花盛开的矩阵里,奇迹文学正成为一个重要的 IP 孵化基地。它以有声产品为主要特色,并且会进行全产业链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