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回复: 0

广州大学校训-广州大学校训英文翻译-广州大学校徽含义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43
发表于 2025-4-20 08: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师增城学院校训:“求真·立信·笃行。”

新时期广东精神:“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将“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校训”与“新时期广东精神”放在一起,我们能迅速察觉到二者的相通性与一致性。其一,有着相同的内在逻辑关系。增院校训以及新时期广东精神皆起始于崇德修身(包含求真与厚德),终结于生活践行,中间经由一个“信”字将两端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关系。这体现了从充实完善自身到扩展影响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间的“信”,一方面是凝聚在内心的诚信品质,另一方面是对自身选择正确性的信心以及始终坚持的信念,它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稳定持久的内在力量。其次,这些都体现了德育的普遍规律性。德育存在从外在表现到内在修养,再从内在修养到外在表现,从他律到自律进而到实际践行的一般规律。校训与广东精神对个体和全社会都有德育作用。德育是从社会、家庭影响开始的社会化过程,也是自我认知、自我构建的内化到自我完善、树立信念、确认选择的过程,还是努力践行的实践行动。这一过程呈现出从外在到内在,从他律到自律,再从内在到外在,从“内得于己”到“外施于人”的一般规律。“求真”是一个充实自己,将外在的知识等转化为自身素质的过程。“厚于德”也是如此。经过这样的内化,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知识、有道德、有内涵、讲诚信的人。接着就面临践行的问题,不能只满足于知书识礼,而要更注重在生活中的践行。这个过程是从外界获取知识、品德、道理、准则,在内心构建更牢固的信念,进而转变为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从“求真”到“笃行”,从“厚于德”到“敏于行”,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一般规律。再者,都展现了同样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达结构。新时期广东精神用三个短语共九个字进行了概括,这三个短语结构相同,都以“于”来连接,连贯顺畅,容易记忆和传播,也便于普及。而院校训则仅用三个词六个字进行了概括,这三个词都是动宾结构,要求十分明确,含义清晰明了,节奏明快,同样容易记忆和传播,便于人们掌握。由于有上述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学习并理解增城学院校训后,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新时期的广东精神。

比较增城学院校训与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相通性及共同点,能让我们在学习理解新时期广东精神时,更主动地去学习和践行“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在践行校训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能发现,校训除了与新时期广东精神有相通性和一致性之外,还拥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增院校训概括了本校的历史传统、校园文化和未来发展,具有强烈的校园特色。其一,增城学院的校训是本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增城学院校训的产生过程是,它于 2011 年被提出。2012 年提出了新时期广东精神,增城学院校训比新时期广东精神提出得早。它与新时期广东精神有相通性,并非对广东精神的模仿或抄袭。它是根据本校发展历史的一定阶段因势利导而提出的,具有独创性。增城学院刚创建的时候,一切都要重新开始。那时候,民办高校还是一个刚刚出现的事物,存在一个摸索和探究的过程。经过几年的积累,学院的风格和传统逐渐形成。在这个时候,学院适时地向全院提出了“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明确了新时期大学生的努力方向,这也是学院办学独特风格的凝聚。其次,从作用对象的角度来看,增城学院校训针对新时期的大学生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体现对大学生成长发展的期望。与新时期广东精神反映的是广东的整体的历史与现状不同,增城学院校训侧重于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大学生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要求。



新时期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是修身立德的过程,也是求知进取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天都在增长,每月都在进步,最终修成正果。“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既反映了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这种动态过程,又通过校训的倡导和践行,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去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新时期广东精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总结概括,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引导。“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立足于大学生自我发展,要坐言起行,需从眼前做起,从现在做起,刻不容缓地去“求”和“立”,还要持之以恒地“笃行”。从内容要求方面来看,“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更多地展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更直接的指导作用。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做人做事,并且要注重大学精神的培养。“求真”意味着要崇尚科学,坚守真理,追求完美,提升境界。“厚德”不仅被涵盖其中,还对科学的追求、真理的坚持以及客观规律的掌握予以强调。“立信”除了包含诚信做人的“诚于信”这一基本要求外,更着重指出诚信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凭借自觉修养去主动地“立”。一个“求”字和一个“立”字,既体现了对大学生成长的期望,也体现了大学生持续自我完善的自觉需求。“笃行”强调了对大学生有着更长远的期望。它强调了“行”的坚持性与一贯性。这意味着不但现在学了就应该去做,并且将来也要始终如一地去“行”,去进行实践。学校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生活,对人以后很长的道路有影响,是关键性阶段。大学生终要毕业离校走向社会,在人生以后历程中坚持、发展和运用学校中学得的道理、知识及修得的成果是最重要的。“笃行”一方面强调在学校期间践行要具有坚定性和一贯性。另一方面,更是着重于走向社会之后,要用一生的实践去执着且不懈地进行追求。

学习理解学院“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明白它与新时期广东精神的相通性和一致性,理解学院校训对于大学生成长的指导性以及其特性,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通过践行“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从而达到对新时期广东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在谈论“仁”和“义”的关系时讲道:“仁,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住宅;义,是人们行走的正路。”仁是修养的目标,义是达到目标的正确道路,循着这条路能到达目标。那些放着正确目标不去追求,舍弃正确道路不走,是值得悲哀的事情。我们不必舍近求远,完全可以就近达远。我们可以借用这个比喻来说,从身边开始做起,并且努力践行“求真·立信·笃行”的校训,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并贯彻新时期的广东精神,达到“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境界。这便是本文题目所揭示的内容,即沿着学院校训的道路前行,践行广东精神的行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12 06:23 , Processed in 0.1210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