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重庆言子儿大师吴文:从巴渝脱口秀到世界文化交流的雄起精神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0627
发表于 2025-4-23 21: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文定义,重庆言子儿指重庆人把方言、俚语、俗语以及歇后语都称作“言子儿”。他把这些言子儿利用故事、段子进行包装,使其成为脱口秀,在巴渝地区广泛流传开来。不过,这已是 10 多年前的事了。

如今 56 岁的吴文坐在《商界》新媒体记者的面前。他接受了一次采访,这次采访看起来与他之前的经历不太相关。吴文依然是那个能说会道的吴文,然而他所处的江湖已经发生了变化。

折腾不息

美国黑人出于种族利益而在街头进行游行,他们口中呼喊着“雄起!雄起!”这样的情景,你能够想象得到吗?

吴文谈到这件事时露出了笑容。当年他的言论非常火爆,甚至流传到了海外,远渡重洋。美国国际文化科学院还为他颁发了一个世界文化交流奖。

雄起,它代表着阳刚之美,是一种能够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吴文身上体现得尤为真实。

吴文从小在市井中混生活,他的骨子里蕴含着一股坚韧的力量。早年他在剧团担任业余演员,那时候他的收入少得十分可怜,“只有有戏才能够演出”这种情况让他感觉很不稳定。他狠下心来,决定自己独自开展工作,但凡有茶馆的地方,他都去尝试过。他的经营项目是曲艺,经营地点是流动的,经营人数只有他一人,注册资金为两百。吴文是最早的文化个体户,他成功申请到了一张独一无二的工商执照,到现在人们提及他时都还很得意。

1985 年,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在全国范围内大受欢迎。当时茶馆的生意十分冷清,这让吴文心里很不痛快,他心里想着:“真希望能拿炸药把电视台给炸了!”吴文的脾气比较执拗,但他更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人偏偏要往石头上撞,结果头破血流,而我懂得运用迂回战术。”

1990 年代初,吴文获得了一份夜总会主持人的工作。那时候,作为一名主持人,只需在台上走走台步、报报幕,就能获得上百元的报酬。而吴文以评书的表演方式登台报幕,他嬉笑怒骂、诙谐幽默,把台下的宾客逗得前俯后仰。有宾客专程跑来听吴文讲段子,还说:“你多讲点,歌少唱一首都没关系。”

这段时期吴文在夜总会很受欢迎,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吴文发现了重庆言子儿。那时有专业剧场邀请吴文去演出,他的出场费是 200 元,而普通演员的出场费是七八十元,这比普通演员的出场费高很多。原本这种差别待遇让吴文很有成就感,但是当他得知同台演出的“傻儿师长”刘德一的出场费高达 3000 元时,他又陷入了很大的落差感之中。

刘老师出演了电视剧《傻儿师长》,成为了明星,正因如此,他的出场费很高。1995 年,吴文果断地离开了夜总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开拓他的音响制品领域。两年后,吴文的第一张重庆言子儿磁带上市了,其销量比香港四大天王的还要好。之后,“吴言子儿”在西南地区声名大噪,他的出场费也随之大幅提高,达到了 5000 元。

然而,存在着比当前所处环境更广阔的天地。在一次长寿体育馆的演出中,潘长江、刘欢等知名的大腕明星全都来到了这里。“4 万元一首歌,仅仅唱了四首!”吴文打听到了刘欢的出场费,心中感慨与别人的差距还是非常大。人与人相互比较,往往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奈,吴文觉得仅仅偏安于一隅的“言子儿王”是不够的,“想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我必须得上电视。”之后,一部名叫《奇人安世敏》的方言剧就这样顺应时势而产生了。

重庆言子儿源自世俗草根。吴文看待问题的方式很实际。在同一个舞台上,别人能获得这么高的出场费,他就想自己为何不能。无论是世俗还是倔强,归根结底,吴文不是不知足,而是要“雄起”且绝不妥协。

(《吴文言子儿》的磁带那个年代几乎每个家庭都有)

七十二般变化



吴文也会有感到无奈的时候,然而他具备见招拆招的能力,总是能够从那些负面的情况里找到好的一面。

重庆九龙坡区文化局的吴文开办文化公开课,海报内容为《故事的创作和表演》,然而来听课的都是七十多岁的老年人,他们前来听课的缘由仅仅是“吴文的言子儿很好听”。

吴文明白,在面对这些老头老太太时,不能以教徒弟的方式来对待,必须改换一种方法。接着,他与他们一起摆龙门阵、聊家常,教导他们讲段子和笑话。“历经二十几堂课之后,听的人越来越多。”最终,他凭借此开创了一门“学好语言艺术,防止老年痴呆”的课题,并且引起了市里面的重视。通过运用语言艺术来防止老年痴呆,吴文可谓是开创了先河,他笑着对记者表示:“这反而成为了正能量。””

不要固执己见,人应该懂得变通。这是吴文的方法论。他给记者讲了一件小事:当年重庆言子儿很流行,有一次他去逛街,遇到三个人非要请他吃饭,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都在做盗版磁带,尤其是他的《重庆言子儿》,让他们每人都赚了 100 万。按理来说,吴文应该对他们大声责骂,然后拍桌子离开,但他却和他们一起喝酒欢笑,吃完了这顿饭。

其实吴文的第一盘磁带仅赚到“稿费” 1 万元。后来吴文变得聪明了。他说:“你出本金,挂你的版号,我用我的表演作干股,授权给你一家,赚的钱我们分成嘛。”吴文用这种“当时从未听说过”的方式去鼓动出版社。大家知晓吴文的东西好卖,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借此,吴文在那个年代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重庆言子儿给予吴文的,一方面是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人脉资源。在那个时候,重庆城里无论是大大小小的婚丧嫁娶之事,还是开业庆典,甚至过年团拜等活动,经常都能见到吴文前来捧场的身影。其他明星在捧场走穴时,通常是完成工作拿到钱后就离开,但吴文却多了一份心思,借着这些机会去结交各种各样的人。

说书的遇见说书的就讲书的事,杀猪的遇见杀猪的就谈猪的事。碰到做钢材生意的,得说螺纹钢的型号,碰到卖水泥的,就得问水泥的标号。社会宛如一个大染缸,汇聚了各种行业和人物。吴文在其中游刃有余,很多朋友都是经由他的介绍而相互结识,甚至在生意或业务上展开合作,就像做钢材生意的通过他结识了卖水泥的。如今流行的说法是,他自己构建了一个被称作“吴文”的人脉平台。

当年在西南地区很有名气的方言影视剧是《奇人安世敏》,还有吴文的故事作品。

安世敏把脉生意场

当年吴文拍摄了电视剧《奇人安世敏》,这部电视剧的取材来源于清末民初西南民间那个机智多谋的人物安世敏。而这种机智多谋的特质,可以说是吴文的本色演出。

早年吴文在成都,他以文化单位代表的身份参与了花博会项目。承办公司邀请了著名策划人王志纲。当时支付了 100 万,拿出的策划案在吴文看来不是很难,他觉得自己也能做。于是吴文开始钻研策划,思考一些点子。很多时候,给别人提提建议,最后就形成了策划。

如今有一个现象很有趣:有越来越多的生意人向吴文拜师。大家都对吴文说:“吴老师,你点子多,给我们出出主意吧。”很难想象一个曲艺工作者会有多大的商业头脑,然而有时候,局外人却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

吴文与一个地产商进行了一次见面,他们约谈的是形象代言的相关事宜。这位地产商打算在湖北的某避暑景区获取土地来盖楼,然而,该地区的避暑度假楼盘已经非常密集了。在闲聊之中,对方向吴文表达了自己的抱怨,说:“吴老师,如今拿地真的是太难拿了啊。”吴文忍不住说道:“无缘无故地拿东西当然不好。你不如去搞一个文化广场,举办一些文化节,就像张艺谋的《印象》之类的。这样既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又能提升知名度,政府肯定会支持的,这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这位地产商顿时眼前一亮,接着立刻向当地政府汇报了此想法,此举动果然引发了当地政府的兴趣。地产商看到了转机后,再三恳请并说动了吴文出任项目的艺术总监,而且还亲自操刀制定方案,最终顺利通过了当地政府的审批。这位地产商对吴文既感激又佩服,甚至按照曲艺界的规矩,向吴文磕头拜师。

商界情况在不断变化,旁观者往往能看得更清楚。对于吴文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阅历。具体表现为:其一,从老百姓和消费者的角度去看待商业问题;其二,运用文化的方式来解决商业问题。

重庆某火锅老板邀请吴文喝茶,在闲谈过程中,吴文直接说道:“你历经数年辛苦挣钱,一下子新开了一家新店,可手中依然没有现金流,直营店铺把人累得够呛。你最大的利润来源在于加盟,既能收取加盟费又能收取配送费,因此品牌知名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吴文见到火锅老板后一直点头,接着说道:“我有一个办法,能够让全国各地都知晓你这个品牌,并且这个办法不需要你花费一分钱。”



火锅老板摆了摆手,觉得吴文在胡扯。吴文早就有了主意:每家加盟商向总部缴纳两万块钱,100 家加盟店就能有 200 万元。半年后拍出一部《某某火锅传奇》的电视连续剧,接着把当地的播映权交给当地加盟商,加盟商可以把播映权卖给当地电视台,也可以要广告时段来打自己的广告。

每个加盟店一年发传单,一年打点腰鼓,一年登报纸,这些花费都不止两万块。并且,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肯定比我这个电视剧的影响力大。吴文的点子让火锅老板非常赞赏。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这可算作一种文化产业思维。可以说,在文化领域里我是商人,而在商业领域里我是文化人。吴文如这样评价自己的跨界。

执念与洒脱

1998 年,重庆言子儿正处于鼎盛时期,吴文凭借这一时期崭露头角。与此同时,另一位川渝艺术家李伯清凭借“散打”也正走红。而在这个时候,郭德纲刚刚创立了德云社。此外,周立波还要再过八年才开创海派清口。在那个时候,就川渝地区来说,文化产业的好时光还没有降临。

当时吴文筹备拍摄《奇人安世敏》,需要 300 万元资金。他将周围的老板朋友都找了一遍,一方面请他们吃饭,另一方面请他们洗脚。然而,得到的回应却是:“吴文,300 万啊!我拿这 300 万去装修个酒楼会非常漂亮,而你却拿去做成几盘光碟给我?!”

如今,文化产业迎来了好时光。然而,时代似乎已经不再属于吴文,或许吴文已经不再以公开的形式讲重庆言子儿了。从开始讲重庆言子儿,到后来拍摄《奇人安世敏》,再到进行商业策划,这体现了一个重庆男人对名利的持续追逐,他骨子里有着要崛起、要争一口气的决心。

这是执念,但也有洒脱。

这些年吴文收徒弟,且不收一分钱学费,其唯一条件是人品要通过考核。他在培养徒弟时因材施教,不会限制徒弟们只在演艺方面发展。结果是,有的徒弟成了娱乐连锁店的老板,有的徒弟成了全国一呼百应的明星经纪人。而吴文不参与徒弟们的产业,除了逢年过节的问候以及心意之外,他与徒弟们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往来。

赵本山的本山传媒资产达数十亿,其徒弟既是员工也是徒弟。大老板赵本山乘坐私人飞机,居住在豪华别墅。而吴文则完全相反,他没有自己的公司,连一间商业性质的工作室都没有。他说:“我只是和几十年的朋友一起搞策划,我不会使用电脑,我把概念说出来,由朋友来打字。”

吴文对互联网并不了解。然而,在采访的前几日,有个人通过某种关系找到了吴文,创建了一个名为“重庆言子儿吴文”的微信公众号,并且把他说言子儿的视频上传到了网络上。他听闻,首次发布上去就获得了上万的点击量,并且还是在没有进行推广的情况下,这一结果还算可以。

江湖已非当年之江湖,然而吴文有着自己的情结,有着自己的处世之道。他内心怀揣着一种执念与洒脱相互交织的矛盾,不断地前行着。

采访最后,吴文拿出手机。他给记者看了前一天发的一个朋友圈,内容是重庆策划界在鹅岭国学院论道。接着,他指着合影照片对记者说道:“来的都是重庆策划界的高手。我们站在鹅岭这个地方,它是重庆城的制高点,我们要为重庆各界人士排忧解难。”

吴文作为巴蜀笑星且是国家一级演员而被众人熟知,如今他还是商业策划方面的高手。

这的确挺矛盾的。

移动设备快速阅读本文:

微信扫描二维码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宏智网络】 ( 京ICP备20013102号 )

GMT+8, 2025-5-8 07:29 , Processed in 0.1041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